平淡不同於平庸與淡而無味,是深厚的感情和豐富的思想用樸素的語言說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說往往平淡而有思致。平淡又稱質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淡
- 不同:平庸與淡而無味
- 特點:全用白描,不加修飾
- 又名:質樸
詞語讀音
基本解釋
- [flat;prosaic]∶人的品性渾厚淡泊
性貴平淡 - [ordinary;insipid]∶平常;沒有曲折。
平淡無奇 - [bald]∶特指詩文、書畫風格自然而不加雕琢。
主題愈是富於詩意,表現得愈平淡或者至少是愈簡略。
引證解釋
三國 魏劉劭 《人物誌·九徵》:“是故觀人察質,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聰明。”
《晉書·郗鑒傳》:“ 彥輔 道韻平淡,體識沖粹,處傾危之朝,不可得而親疏。”
宋 王鞏 《王氏談錄·性貴平淡》:“公言人性貴平淡,若加以識器,即所謂宰輔器也。”
明 張居正 《雜著》:“故人之才性,以平淡為上。”
明 李東陽 《書米南宮真跡後》:“ 米 稱 顏柳 挑踢,用意太過,無平淡天成之趣。”
清 劉熙載 《藝概·詩概》:“平澹天真,於五言為宜。”
秦牧 《藝海拾貝·<茅台、花雕瓶子>》:“大抵本領高強,作品寓意深厚,耐人尋味的畫家,才敢於在畫幅上蕭疏平淡地僅僅畫上一點東西,而留下很多的空白。”
唐 韓愈 《送無本師歸范陽》詩:“奸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澹。”
宋 文天祥 《跋胡琴牕詩卷》:“或謂游 吾山 如讀 少陵 詩,平淡奇崛,無所不有。”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百年心事歸平淡,刪盡蛾眉《惜誓》文。”
陸蠡 《私塾師》:“目-前簡直是歸隱了,沒有訪問,沒有通訊,我過著平淡而寂寞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