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來賓,來者上賓,在來賓這個年輕的城市轄區里,有一個平凡的小村莊,名字叫“凡村”,與另兩個小村莊“平洞村”以及“普托村”組成一個村民委,叫做平洞村民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凡村
- 行政區類別: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興賓區,城廂鄉,平洞村民委,凡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政府駐地:來賓市
- 人口:400多人
- 方言:壯語
- 著名景點:平洞水壩漂流
- 主要經濟來源:種稻子、種甘蔗
- 村戶:200家
凡村簡介,凡村民俗,凡村的發展變化,
凡村簡介
凡村,一個很普通的小村的名字,和很多人的名字重名一樣,中華大地上,村名是凡村的,沒有 100 個,也有幾十個。我這裡所介紹的村子-凡村,是我的家鄉,行政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興賓區,城廂鄉,平洞村民委,凡村 。凡村、平洞村、普托村,三個自然村,組成了一個村民委員會。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居民新建房子的分散,在當地,也多出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地名,只是,不會,也不可能形成行政地名,而已!
平洞村和凡村,兩個小村莊具有很明顯的區別和特色,兩村隔河而分,凡村坐落在半山腰上,地少,山嶺多,整個格局有前窄後寬的格式,村前的空間少,村後的空間大,像個有後院沒前庭的小農家;平洞村卻剛好相反,坐落在山腳,背對大山嶺,村前有一大片寬敞的地,村後的山少,像是個有前庭沒有後院的小農戶。因為村莊選址的不同,因此發展及影響也不同,因為在山腳,每年發大水,平洞村都會受到洪水的威脅,凡村卻沒有這樣的憂慮,可能是少了這份危機感,凡村的經濟發展比不上平洞村。
村民:400多人
村戶:200家
實際住戶:100家
遷往城裡的村戶:100家
國小:平洞國小
主要經濟來源:種稻子、種甘蔗、養魚、養雞、養豬、運輸、外出打工。
凡村民俗
1.除夕晚上開燈過夜,寓意來年更好。
2.大年初一不串門。
3.大年初二開始走親戚。
4.大年初六有個鄰鄉有個大廟會,三五鄉的古燈廟會,很多村民都會趕一個多小時的路去逛這個廟會。
5.大年初七,本村的廟會,是村里一年到頭最熱鬧的一天。
6.正月十五,元宵節。
7.正月二十,回頭年。回頭年的意思是,先祖們的魂魄在大年初一的時候,回來家裡過年,正月十五,過完年後,要回陰
間,但是走到半路的時候,發現忘記拿傘了,所以會在正月二十回來拿傘,回來的時候再過個小年,叫回頭年。
8.三月清明節
9.四月臘八粥
10.五月端午節,以前,這個時候村民們都要包粽子,還要在門口插上辟邪的一些草帶,不過已經很少人這樣做了,而是改為加餐。
11.六月六,鰲山廟會。
12.七月七,牛郎織女節,殺雞宰鴨過節。
13.七月十三、十四,鬼節,是一年中僅次於春節的節日。
14.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吃大餐。
15.十二月二十四,幾家合殺一頭豬過年。
凡村的發展變化
1. - 1980 集體公社,生產大隊,土地集體所有。
2. 1980 - 土地改革,分到農戶。
3. 1980 - 1992 使用的工具以木製為主,木梨、木車、牛車,泥牆、瓦屋,做飯燒柴火,菜以炒為主,飲用水要到河裡挑,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黃豆、紅薯、木薯。
4. 1993 - 2000 使用的工具以鐵制為主,鐵梨、鐵車、手扶拖拉機,磚瓦房、平房,做飯燒柴火,菜以炒為主,飲用水要到河裡挑,部分村民已經開始打井,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黃豆、紅薯、木薯、甘蔗。
5. 2000 - 2008 現代交通工具增多,機車、農用運輸車、鐵牛,沼氣、煤氣取代傳統的柴火,晚餐以火鍋的形式去取代炒菜,房子以兩層以上的樓房為主,甚至出現了五層的樓房,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甘蔗。
6.2008 - 2012 大批村民往城裡搬遷,村里產生很多大學生,樓房林立,水泥路鋪通全村,家家用上自來水,各種農機、運輸車、微型小車很多,村民去乾農活都是騎機車去,而且還執行8小時工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