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唐至明代年間,為恩城州治(今榜圩街綠林屯鐘南山處)。
清初至同治年間,在州府外圍的坡墩屯立棚為圩,當時有廣東、玉林、賓陽等地來的客商常駐,後形成圩場,州府頒布的榜文,經常拿到圩場張貼,取名“榜圩”。
1951年,並縣後,稱為第七區公所,管委會。
1984年,改為鄉級鎮。
行政區劃
2016年,榜圩鎮下轄1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184個自然屯、37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榜圩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平治社區,榜圩村、紫塘村、隆足村、百吉村、永旺村、安坤村、隴旺村、長安村、樂圩村、福吉村、常星村、春德村、六里村,鎮人民政府駐前進街120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榜圩鎮東北部屬
石山地區,西南部屬土嶺,中部地勢較平坦,呈不規則的長方形。
水文
榜圩鎮主要河流有達洪江、福吉河。
自然資源
榜圩鎮有
耕地面積3133.33公頃,其中水田1840公頃。有林面積1.05萬公頃,
森林覆蓋率69.5%。
人口
2016年末,榜圩鎮有1.07萬戶,共3.98萬人,其中
農業人口3.59萬人。
根據平果市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榜圩鎮
常住人口為16700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67%;常住人口中,男性占50.65%,女性占49.35%,性別比為102.62;常住人口中0-14歲占15.44%,15-59歲占51.57%,60歲及以上占32.99%(其中65歲及以上占25.14%);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14年。
經濟
綜述
2016年,榜圩鎮實現
財政總收入1499.96萬元,同比增長6.7%;生產總值3.9億元,同比增長7.1%;
農民人均純收入8772元,同比增長23%。
2018年,榜圩鎮有
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
農林牧漁業
2016年,榜圩鎮農業生產總值29978.45萬元,同比增長7.6%;完成
水稻種植2820公頃;新增甘蔗種植面積126.8公頃,推廣“雙高”甘蔗面積34.93公頃;新種桑樹95.33公頃,小蠶供育有9戶,收購蠶繭有5家;蔬菜大棚種植面積200公頃;火龍果、大青棗、柑橘、葡萄等水果新種面積9.13公頃;新種桑園95.33公頃、新種油茶12公頃;新增林下養雞養殖戶20戶,林下養雞出欄肉雞335萬羽。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末,榜圩鎮有公辦幼稚園1所,私立幼稚園5所,教師20人,在園幼兒233人;鎮中心國小1所,村級國小12所,教師80人,在校小學生1236人;適齡幼兒入園率98%以上,
義務教育鞏固率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6年末,榜圩鎮有文化廣播站1個,村文化室14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16年末,榜圩鎮有
衛生院1所,
村衛生室13個。
社會保障
截至2016年末,榜圩鎮有鄉鎮養老院1所,入所老人4人。
2016年,榜圩鎮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7.83%。完成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46萬人,參保率95.17%。為農村和城鎮6120名60歲以上老人發放養老金324.4萬元;為城市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2926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補助39.03萬元;為330名殘疾人發放殘疾扶助金17.6萬元;為178名優撫對象發放優撫資金18.5萬元;為470人發放新農合補助金211.22萬元;為167戶五保戶176人發放救濟金28.6萬元;為36戶發放大病救助金12.5萬元;為1356戶4120人發放民政救濟糧16噸。
精準扶貧
2016年,榜圩鎮完成12個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其中4個項目為通屯道路硬化、4個項目為屯內道路硬化,建設規模2.4千米,完成2個戲台和2個文化活動室建設,投入資金140萬元,惠及永旺村、龍旺村、安坤村3個貧困村。有164戶貧困戶獲得“以獎代補”產業扶貧補助,發放資金45.03萬元,發放小額信貸475戶2350萬元,實現119戶492人脫貧出列。
基礎設施
2016年,榜圩鎮實施“一事一議”項目25個,項目總投資209.11萬元,其中項目涉及屯級路硬化10.72千米,小型農田水利設施4處、水利灌溉工程2.3千米、村、屯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籃球場建設2個。全鎮184個自然屯建有籃球場22個。
交通運輸
榜圩鎮境內有都(陽)鳳(山)省路穿鎮而過,屬四級公路,1998年重新修建舊城至榜圩油路,已全面竣工通車,榜圩至巴馬油路也全線貫通。1999年全鎮實現村村通公路。
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