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情概況
平東鎮位於海豐縣東北部,東北與陸河、陸豐兩縣交界,西南與公平水庫接壤,西北與黃羌鎮毗鄰,南與城東、可塘兩鎮相連。1974年從公平分出建制鎮,鎮委、鎮政府駐日中圩,距縣城22千米。全鎮總面積133.22平方千米(2017年),轄日中社區和坑口、九龍、茅陂、平東、大塘、南門、谷兜、新平、雙墩9個行政村,86個村民小組,16550人(2017年),屬革命老根據地“九龍峒”所在地、公平水庫移民地區和海豐大湖公平省級自然保護區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態農業鎮。
全鎮方圓 126平方公里,其中:山林地 11萬畝,已全部造林綠化,耕地2.5萬畝,可供開發利用的台坡地2.8萬畝,水面1萬畝,均適宜種植糧食、甘蔗、水果、西瓜、蔬菜、速生桉和發展豬、牛、雞、鵝、鴨等養殖業,是一個農業綜合開發前景十分美好的山區鎮.
方言
平東全鎮通行客家話,亦有軍話方言點分布如雙墩村委會龍吟塘村。
歷史沿革
1949年7月解放,1950年建政屬二區;1953年屬公平區;1957年撤區成立平東鄉;1958年與公平鄉組成公平人民公社;1961年2月劃出另組成平東人民公社;1963年又並人公平人民公社;1974年6月析置平東人民公社;1984年3月廢社設區;1986年冬撤區建鎮。
人文地理
鎮區聚落沿公路呈長塊狀分布,建築多為平房式的岩石瓦木結構。地處丘陵地帶,北、東、南部為丘陵,最高的鍋蓋山海拔479.2米,西臨公平水庫。農業主要生產稻穀、番薯、花生、甘蔗、蕎頭、芝麻、木薯、菸葉、芋頭等,“平東蕎頭”、“坑口芋”為當地土特產。林業主種杉、松等。畜牧業主要養牛、豬、三鳥等。工副業主要有運輸、磚瓦、泥土工、加工業等。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錳、硫鐵、錫等。設有國營硫鐵礦廠和鎮辦錳礦場,曾每年開採4000多噸。建有南門、平龍等中小型水庫和水電站,還建了一批電灌站。有公路通縣城及陸豐縣等地。從公平水庫可航至公平鎮,旅遊勝地有“南門吊澗”等。
經濟發展
近幾年來,鎮委、鎮政府確定了以公路建設為龍頭,以種養為主導的發展路子,認真實施“一種二養三加工四開發五招商”的戰略部署,立足於打基礎,促發展,上台階。一九九八年,鎮工農業產值1.5億元,農業總產值突破l.2個億,農民人平純收入達到2000元;糧食種植3萬畝,總產8500噸;甘蔗種植1萬畝,總產4.5萬噸;水果種植1.5萬畝,掛果0.5萬畝,總產2000噸;西瓜種植0.5萬畝,總產12500噸,速生桉種植1.5萬畝,養牛1萬頭,養豬3萬頭,養三鳥(雞、鵝、鴨)20萬隻.
隨著鄉鎮企業的崛起,出現了一批規模大、檔次高的種養大戶。
鎮建有南門、平龍兩座中型水庫,合計庫容量2800萬立方十,解決農業生產灌溉用水,已配套建成水電站,裝機容量1250千瓦,併入縣電網,電力充足,村村通電照明;華照樓水庫首期工程已竣工,第二期工程正在加緊籌建之中,電話實現程控化,BP機成立服務台,模擬、數碼行動電話設立差轉台,全鎮已裝電話600門,配BP機2500個,人行動電話飲用水清潔衛生,十分方便;10萬平方米的日中經濟小區初具規模,商住樓、辦公樓、宿舍樓如雨後春筍,方興未艾,日中老區改造不斷完善;省道1924線海豐至陸河公路穿鎮而過,變平東的終點站為中轉站,平東段9.76公里沙礫路基工程已完工通車,鋪設水泥路面工程正在加緊進行之中。該公路是粵東山區的梅縣、五華、揭西、陸河、紫金等縣與沿海地區交流的重要通道。
該鎮“九龍洞”有生薑、芋頭、六養等名稀特產品。曾遠銷香港、日本等地。可供遊覽參觀的有明朝屯軍開鑿的“南門吊洞”、宋朝立的“將軍碑”和今朝新開發的“上塘渡口大壩”。
優勢
平東鎮可享受老區、山區、貧困地區、移民地區、沿海地區等優惠政策.最大的優勢在於山多地廣,勞力充裕,礦產資源豐富,對於建立糧食、甘蔗、水果、西瓜、蔬菜、耕牛、生豬、“三鳥”、淡水魚、豐產林等十大商品生產基地和創辦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鄉鎮企業是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5504
|
男
| 8075
|
女
| 7429
|
家庭戶戶數
| 3319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5447
|
家庭戶男
| 8032
|
家庭戶女
| 7415
|
0-14歲(總)
| 5874
|
0-14歲男
| 3057
|
0-14歲女
| 2817
|
15-64歲(總)
| 8344
|
15-64歲男
| 4328
|
15-64歲女
| 4016
|
65歲及以上(總)
| 1286
|
65歲及以上男
| 690
|
65歲及以上女
| 596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5123
|
16550人(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