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村村(雲南省昌寧縣耈街彝族苗族鄉平村村)

該村隸屬於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耈街彝族苗族鄉,地處耈街彝族苗族鄉西南部,東鄰新廠村,南與鳳慶縣魯史鎮接壤,西與漭水鄉隔江相望,北鄰橋頭村,到耈街彝族苗族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耈街彝族苗族鄉政府所在地49公里,距昌寧縣縣城44公里。該村轄平村、下寨、馬鹿塘、新寨、中山、易木6個村民小組,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34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村村
  • 地理位置:雲南省
  • 國土面積:18.46平方公里
  • 海拔:1600米
  • 適合種植:包穀、水稻、小麥、豆類、烤菸等
  • 主要收入:以種植糧食、烤菸、林果等
  • 基礎設施: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等
村情概況,人口衛生,自然資源,基礎設施,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村務公開,農村經濟,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18.46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1150毫米左右,適合種植包穀、水稻、小麥、豆類、烤菸、泡核桃、茶葉等作物。該村農民收入以種植糧食、烤菸、林果和畜牧業收入為主。
雲南省昌寧縣耈街彝族苗族鄉平村村村莊遠景雲南省昌寧縣耈街彝族苗族鄉平村村村莊遠景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201戶,共有鄉村人口766人,其中男性396人,女性370人。其中農業人口747人,勞動力35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755人,彝族11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755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人;享受低保6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耈街彝族苗族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耈街彝族苗族鄉衛生院49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186戶,占農戶總數的94%。

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耕地總面積1103畝(其中水田300畝,旱地803畝),人均耕地1.46畝,主要種植糧食、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24614.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38.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5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501.2畝,其它面積1473畝。
雲南省昌寧縣耈街彝族苗族鄉平村村梯田雲南省昌寧縣耈街彝族苗族鄉平村村梯田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全村有196戶通自來水,有5戶農戶飲用井水,有20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76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48戶。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到耈街彝族苗族鄉道路為土路,距離最近的車站49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1輛,機車15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32畝,有效灌溉率為21%。
2009年底,全村裝有太陽能17戶,建有小水窖126口;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的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其中有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95戶居住土木結構住房。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1所,國小校舍面積500平方米,擁有教師4人,在校學生116人,距離岔河中學11公里,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12人,其中小學生93人,中學生119人。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2人,其中男黨員29人,女黨員3人。2001年至2006年,該村黨支部被評為鄉級先進基層黨組織。村委會由村支部兼村主任、副支書、副主任組成。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2人。

村務公開

該村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布,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公告和會議方式公開財務。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簽訂農業承包契約20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03畝,集體有固定資產10萬元。

農村經濟

2009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319.3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3.47萬元,占總收入的51%,畜牧業收入50.5萬元,占總收入的19%(其中出欄肉豬530頭,肉牛93頭,肉羊283頭),林業收入58.46萬元,占總收入24%,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5.9萬元,占總收入的0.6%,工資性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0.7%,農民人均純收入2900元。全村外出務工收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人,在省外務工4人,在省內務工7人。

地圖信息

地址:保山市昌寧縣岔河--新寨子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