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村(雲南省楚雄市元謀縣姜驛鄉下轄村)

以平村(雲南省楚雄市元謀縣姜驛鄉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以平村隸屬於雲南省楚雄市元謀縣姜驛鄉太平村委會,屬於 山區。距離村委會7公里,距離鄉42公里。國土面積4.24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氣溫17.3℃,年降水量7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115畝,其中人均耕地2.1畝;有林地3156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2戶,有鄉村人口51人,其中男性25人,女性26人。其中農業人口51人,勞動力31人。該村有僳僳族51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療50人,參合率98.04%;享受低保1人。其中農業人口51人,勞動力3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1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16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畜牧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9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6.9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花生、玉米特色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以平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面積:4.24平方公里
農村經濟,基礎設施,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文化建設,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115畝(其中:地115畝),人均耕地2.1畝,主要種植玉米、花生、高粱等作物;擁有林地3156畝,其他面積3086畝。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4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90萬元,占總收入的47.24%;畜牧業收入3.08萬元,占總收入的29.6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頭,肉牛10頭,肉羊100頭);林業收入1.14萬元,占總收入的10.99%;第二、三產業收入0.06萬元,占總收入的0.58%;工資性收入0.88萬元,占總收入的8.51%。農民人均純收入161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8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人(占勞動力的3.92%),在省內務工2人。
以平村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實現通水、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2戶通自來水,有42戶飲用井水。沒有通電、有線電視,無電視機;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戶(分別占總數的33.33%和25%)。該村到鄉不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2公里。全村無汽車、拖拉機、機車。全村無沼氣池、太陽能、小水窖;未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0畝。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1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42公里。該村無公廁、垃圾集中堆放場地,人畜混居的農戶12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以平村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畜牧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98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畜牧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戶,共鄉村人口51人,其中男性25人,女性26人。其中農業人口51人,勞動力31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2.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12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貢茶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姜驛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2.00公里,距離中學42.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人,中學生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5.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0人,黨員中男黨員0人,女黨員0人。 團員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地理條件差,無水利設施,交通、信息閉塞,不通電,學生上學不便。。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利用本村現有資源發展畜牧業和種植業。

文化建設

以螞蟻堆、 邦東、馬台、博尚及瀾滄江茶馬古道和南美拉祜族文化等為特色的歷 史文化,以平村革命老區和博尚革命戰鬥歷史為代表的革命歷史文 化,以瀾滄江、南汀河、五老山、旗山、叫雨山等為亮點的山水文化, 以南美拉祜族文化為特點的民族民俗文化,以碗窯土陶、昔本鹹菜、 稀豆粉米線和滷子米線為代表的工藝、飲食文化異彩紛呈,影響廣泛。 擁有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10 個,其中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個。非物質文 化遺產153 項,其中有18 個項目被列為全市第一批民族民間傳統文 化保護名錄。區內民間文化豐富,民間藝術歷史悠久,風格獨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