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城鎮

平安城鎮

平安城鎮是河北省遵化市的農業大鎮,目前全鎮有32個村從事食用菌生產,食用菌大棚1904個。僅2006年全鎮食用菌銷售就實現1.4億元,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之一。食用菌生產品種以香菇、白靈菇、茶樹菇、雙孢菇、姬菇等為主。

2019年7月24日,平安城鎮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平安城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下轄地區:39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86)0315
  • 地理位置:河北省遵化市
  • 面積:95.7平方公里
  • 人口:50001人(2017年)
  • 機場:唐山三女河機場
  • 建制時間:1984年
概況,簡介,名稱由來,地理位置,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基礎建設,資源條件,社會保障,歷史古蹟,

概況

簡介

平安城鎮位於遵化市西南部,全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大秦線貫穿全鏡,遵玉公路由東向西穿鎮而過,清東陵高速公路交通便利,隨著“京秦二期”和“鎮區主路”即將竣工通車,轄區內高速、公路、鐵路將形成南北貫通、東西交錯、四通八達的優越交通環境。全鎮轄區總面積9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9000畝,常住人口50001人(2017年)。

名稱由來

平安城鎮古來就是軍事、商貿重鎮。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因勞累過度而染疾,得知當時平安渡口溫泉鄉里有神井,其水能醫百病,便移至溫泉井之旁的保國寺內,一面診治,一面靜養,不久病癒,太宗大快,賜水井為“聞泉香”,並令士兵在此建土城,賜名“平安城”。

地理位置

平安城鎮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平安城鎮地處遵化市西南端,與玉田、天津薊縣交界。平安城鎮食用菌生產基地位於遵化市西南25公里處。全鎮有39個村,農業人口47251人。南部、北部為山區,中間為平原,土地、水利、電力資源豐富,是遵化市的一個農業大鎮。
平安城鎮下轄1個社區、3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平安城三村。大秦鐵路、遵玉(田)公路過境。引灤入津工程自東向西穿過境內匯入薊縣於橋水庫。
該鎮是全市著名的產糧區,歷史上素有“小烏克蘭”的美譽。為全市人口最多,面積最大鄉鎮。

歷史沿革

1953年為平安城、麻各莊、後所屯、中灘、夏家峪5鄉,
1956年合併為平安城鄉,
1958年屬五星公社,
1961年析建平安城公社,
1984年改平安城鎮。

行政區劃

河北唐山遵化市轄13個鎮、9個鄉、3個民族鄉,648個行政村:遵化鎮堡子店鎮馬蘭峪鎮、平安城鎮、東新莊鎮新店子鎮黨峪鎮地北頭鎮東舊寨鎮鐵廠鎮蘇家窪鎮建明鎮石門鎮西留村鄉崔家莊鄉興旺寨鄉、西下營滿族鄉、湯泉滿族鄉東陵滿族鄉劉備寨鄉團瓢莊鄉娘娘莊鄉西三里鄉候家寨鄉小廠鄉
平安城鎮1997年,面積69.7平方千米,人口5萬,轄平安城一村、平安城二村、平安城三村、平安城四村、京五營、東賈莊、東戴莊、後所屯、駱馬莊、小豐臺、中灘、張家街、趙家街、王家街、西小莊、西門莊、河南街、東門莊、蓮藕池、西潘莊、東潘莊、小麻各莊、麻家庵、大麻各莊、西李莊子、夏家峪、劉各莊、馬各莊東村、馬各莊西村、東梁各莊、高家坡、姚各莊、孫莊子、圍莊子、孫莊子、良莊子、蔣辛莊、寺下莊、國各莊、劉官屯等39個行政村和平安城鎮居委會。
代碼 130281103:~001平安城鎮居委會 ~200平安城四村 ~201西小莊村 ~202王家街村 ~203張家街村 ~204趙家街村 ~205平安城一村 ~206平安城二村 ~207平安城三村 ~208東戴莊村 ~209京五營村 ~210後所屯村 ~211東賈莊村 ~212小豐臺村 ~213駱馬莊村 ~214中灘村 ~215東潘莊村 ~216西潘莊村 ~217東門莊村 ~218西門莊村 ~219河南街村 ~220蓮藕池村 ~221西李莊子村 ~222大麻各莊村 ~223小麻各莊村 ~224麻家庵村 ~225夏家峪村 ~226劉各莊村 ~227國各莊村 ~228寺下莊村 ~229蔣辛莊村 ~230馬各莊東村 ~231劉官屯村 ~232姚各莊村 ~233東梁各莊村 ~234高家坡村 ~235圍莊子村 ~236孫莊子村 ~237梁莊子村 ~238馬各

基礎建設

平東線至夏家峪(京山線)是平安城鎮南部13個村、近二萬民眾通往主要公路的唯一道路。可是,近十年來由於過往車輛多、路基不好等原因,致使路面破損嚴重、坑窪不平,頻發交通事故,道路經常堵塞。同時,也給沿線13個村的經濟發展帶來許多困難:中灘村、西門莊等粉條加工、生豬蛋雞養殖專業村,因道路不暢,使生產原料和成品銷售運輸成本上升、運輸損耗加大,加工戶和養殖戶收益受損;隨著食用菌大棚、紅芳香南瓜種植和核桃、蟠桃產業基地迅速發展,優質乾鮮水果外運困難,運費上漲,加上運輸時顛簸降低品質,造成產品收購價格和市場銷售價格降低,競爭力差,極大影響了產業發展,民眾增收困難;另外由於交通不便,農產品加工企業不願落戶,造成了產業鏈條無法進一步延伸,現代農業產業經濟和特色經濟發展緩慢,難以形成規模。
2004年平安城鎮成立了食用菌協會,2006年註冊了“寶傘”牌食用菌商標。為使小蘑菇做成大產業,平安城鎮黨委、政府積極轉變職能,加大扶持力度,重點強化四項服務:一是資金服務。二是技術服務。三是配套設備服務。幾年來,鎮黨委、政府免費為發展食用菌生產架設電線600米,安裝變壓器20台,修路20萬平方米。四是銷售服務。在鎮黨委、政府的努力下,以食用菌協會為載體,組織了600多人的銷售隊伍,與北京、天津、濟南、廣州等地市場保持密切聯繫,積極開拓市場。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市場波動將會給產業發展帶來巨大影響。2005年,鎮黨委、政府引進深圳大野視頻公司,投資1.1億元,建設了年加工能力3.5萬噸的食用菌深加工項目。該項目設計占地100畝,目前實際占地70畝;設計建築面積20940平方米;主要生產保鮮、烘乾、速凍、醃漬和罐頭等五大類食用菌深加工產品。項目按邊建設邊生產,滾動發展的原則,分三批投入。2008年實現滿負荷生產。該項目全部投產後,預計可年銷售食用菌收入實現2.16億元,實現利稅6000萬元,帶動農戶3000戶,並可進一步延伸拓寬平安城食用菌的產業鏈,推進新型食用菌品種的開發。全方位延伸食用菌產業鏈條,為食用菌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資源條件

平安城鎮是遵化市的農業大鎮,平原面積廣,有耕地6.9萬畝,盛產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是遵化市糧食生產區之一。全鎮有農業人口4.7萬人,人均耕地卻不足1.5畝,人多地少。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由於糧食價格一度下跌,農民種糧效益下降,增產不增收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加之當地無礦產資源,大多數農民致富無門。這時食用菌生產開始在北方興起,因食用菌生產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產品為綠色無公害食品,營養價值高,保健作用強,倍受廣大民眾歡迎,且生產成本低,效益高,被農民視為打開致富之門的“金鑰匙”。平安城鎮除了大力發展食用菌外,還因村制宜,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經濟,截至2008/年已初步形成了南北山區村優質核桃、“高光效”蘋果,中部平原村紅芳香南瓜、蛋雞養殖、花生米及粉條加工為特色的生產布局。一是做好一“加”一“減”文章。在平原區鼓勵農民嘗試增加土地複種指數的美國紅芳香南瓜種植、甜玉米種植以及減少土地複種指數的蘆筍種植。其中,紅芳香南瓜在以蓮藕池村為專業村的基礎上,擴展到周邊11個村,全鎮種植面積將突破5000畝,從業農戶達到 700戶,年總收入超過1000萬元,人均創收超過4600元。蘆筍種植以京五營村為中心,抓好廣野300畝、平安食品160畝訂單種植。二是在南北山區打造特色林果產業帶。南部山區以劉各莊村、夏家峪村、寺下莊村為重點,栽植優質核桃3000畝,發展高光效蘋果325畝,年總收入可達760萬元,人均年純收入達9000元。北部山區以劉官屯村為試點,新建一個占地200畝的優質蘋果示範園,建成後,年可創產值 550萬元,人均增收2000元。三是鼓勵農民發展規模養殖,提高經濟效益。該鎮在用地、用電、用水上提供方便,鼓勵農民發展規模養殖。已建成國各莊蛋雞、西門莊生豬等 3—5個畜牧養殖專業村,年可創產值1.5億元,為農民戶均增收1200元。四是發展特色加工村。繼續抓好以京五營、孫莊子、高家坡等5個村為主的花生米加工,以中灘村為主的粉條加工和以小豐臺村為主的芭片加工等特色加工業,形成專業加工村。該鎮一村一品特色經濟已與食用菌產業一道成為鎮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
食用菌大棚食用菌大棚
平安城鎮黨委、政府在充分調研,客觀分析本地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確立了“依靠本地本鎮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工作思路,決定把食用菌產業做為農業調結構、促增收的富民工程來抓,全力以赴,做大做強。為了提高農民對發展食用菌生產的認識,多次組織農村黨員、民眾到遼寧、福建、河南山東、北京、天津、保定、石家莊等地考察食用菌生產和市場銷售情況,並通過召開黨員大會、觀摩會以及利用冬、夏兩季黨訓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發動,增強農民發展食用菌生產的信心和決心。
遵化市平安城鎮黨委、政府把服務“三農”、創新科技、引領發展作為農村科技工作的指導思想,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突出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這條主線,培育壯大了農業主導產業——食用菌產業,真正實現了富民強鎮。平安城鎮共轄39個村,目前有32個村從事食用菌生產,生產規模達到4,000萬棒,實現銷售收入1.4億元,為農民增收7,500萬元,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小蘑菇做成了大產業。
食用菌生產是一項投資較大的農業項目,農民投資建一個占地1.6畝的大棚(均為磚混結構,鍍鋅管框架),需投資5萬元左右,其中大棚投資2.6萬元,菌棒投資為2.4萬元。隨著農民的進一步認識,平安城鎮食用菌生產已經成為全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亮點,年產4500萬公斤的香菇、白靈菇等,只能賣鮮菇,在鮮菇的深加工方面還具有很大的投資空間,為達到菇農和投資者的雙贏目的,當地黨委、政府提供了各種優惠條件,如廠地、資源、優惠政策等。2004年食用菌銷額為8000多萬元,解決農村剩餘勞力8000多人,占農業總收入的50%左右。到2004年底,全鎮已有食用菌大棚1559個,涉及32個村,生產規模達到3500萬棒。涉及四個品種:香菇、白靈菇、雙孢菇、茶樹菇,其中香菇占80%)白靈菇占10%,雙孢菇、茶樹菇占10%,年底產值可達8000多萬元。食用菌因其具有高營養價值、無公害和多種維生素的優點,深受各地市場的歡迎,目前全鎮食用菌主要銷往北京、天津、山東、河南、廣東、上海等地,銷售渠道為以平一村劉鴻生為會長的食用菌協會,主要是經紀人隊伍的銷售,目前全鎮共有食用菌經紀人200多人,完全能夠保證食用菌新鮮產品的銷售。
如今的平安城鎮,以稻草秸稈、牛糞為主要原料的雙孢菇、杏鮑菇等新型食用菌品種已推廣開來,廣大農戶在示範園區的引導、帶動下忙著降低生產成本,調整食用菌生產結構。以香菇為主,雙孢菇、杏鮑菇等食用菌新品種共同發展、循環利用、循環農業的格局逐步的形成。面對新時代和新要求,平安城鎮秉承以人為本,建設科學發展示範鎮,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之路。

社會保障

循環利用,著力最佳化農村環境為了做到真正讓農村經濟循環起來,平安城鎮努力探索新農村建設發展新模式。針對食用菌生產中產生的大量廢棄菌棒隨意堆放,導致雜菌污染食用菌大棚的問題,該鎮正在研究利用廢棄菌棒生產複合肥料以及採用秸稈汽化技術,進行液化氣生產的試驗,並取得了相應技術成果,可望年內在平一村試點推行。從主導產業衍生出的“原材料—食用菌—廢棄菌棒—複合肥液化氣”這一循環發展模式,不但進一步美化、淨化了農村環境,而且有效促進了農民生活習慣的改善。
茶樹菇茶樹菇
“六字真功”,力保社會和諧穩定
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是科學發展的根本保障。近年來,平安城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在解決信訪隱患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矛盾糾紛如果不及時化解,老百姓心不齊、氣不順,科學發展無從談起。因此,該鎮從加強信訪矛盾預警機制建設入手,探索推行了“親、準、實、快、活、信”六字接訪處置工作法,即:加強感情溝通,接待來訪體現一個“親”字;把握問題關鍵,對待問題掌握一個“準”字;堅持秉公辦案,對待工作突出一個“實"字;提高應變技巧,處理事件體現一個“快”字;注意隨機應變,化解矛盾體現一個“活”字;領導親自上陣,主動解決問題,落實一個“信”字,連續三年無一例群體越級訪,被市委、市政府評為“誠信平安鄉鎮”,基本實現了“由亂到治”的根本轉變。

歷史古蹟

平安城鎮東賈莊哥德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23年(1889年),1900年被義和團燒毀。1902年,荷蘭籍梅榮久神父重建哥德式教堂,建房24間,文革期間(1975年)教堂被拆毀,剩4間鐵瓦洋房作為東賈莊村國小教室使用。 改革開放後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86年縣民宗局將歷經百年的教會所屬房產悉數歸還給天主教唐山教區作為宗教活動場所。
東賈莊天主堂東賈莊天主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