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壩清真寺是貴州省平壩縣的清真古寺之一,光緒五年(1879年)白璧光、馬輔臣、張品揚等12人籌銀200兩先購置地基1塊,後經15年籌建。 平壩清真寺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000餘平方米。是平壩縣境內現有清真寺中修建時間最早、建築規模最大的清真寺,是城內回族民眾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和傳統節日集會的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平壩清真寺
- 地理位置:貴州省平壩縣
- 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
- 著名景點:禮拜大殿
歷史沿革,規模建制,建築特點,風格特點,主要建築,交流合作,地理交通,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從1983年起至1989年,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幫助及穆斯林民眾的鼎力支持下,陸續籌集經費14萬元,在原清真寺舊址上相繼完成了清真寺的重建、增修和造型。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增修當街房子7間400平方米,三十年(1904年)擴建西廂房3間、廚房2間、水房2間共約350平方米,並修有照壁、圓拱形寺門,歷10餘年始建成一座較為完整的清真寺。
規模建制
平壩清真寺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000餘平方米,為貴州省較為完整的清真寺之一。
建築特點
風格特點
寺內整體布局為四合院結構,分為前院和後院。前院和後院由阿拉伯文書寫的“清真言”(譯意為:“萬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牆壁隔開。“清真言”牆壁為屏風式建築,約高4米,寬6米,牆壁上為雕刻精美的鎦金阿拉伯文,顯得格外耀眼;頂端為深綠色琉璃瓦屋檐,給人古樸莊重的視覺感,這一建築在整體突出伊斯蘭宗教內涵的基礎上,融合了我國傳統建築裝飾的特點。
平壩清真寺禮拜大殿為阿拉伯式建築,在底層儲藏室之上,拾級上殿,顯得十分壯觀,屋頂1大4小綠圓拱頂美觀大方,頗具民族色彩。
主要建築
平壩清真寺禮拜大殿建築面積186平方米,與大殿相輝映的是1幢3層樓房,使用面積598平方米,設有民族餐廳、民族商店和旅社,用來以寺養寺;靠北為2層廂房,面積230平方米,另有沐浴室、伙房、停屍房等附屬建築100餘平方米。
交流合作
平壩清真寺與國內、省內其他清真寺一樣,沒有任何偶像,其宗教義務主要是“天命五功”,即念誦清真言(念功)、禮拜(拜功)、齋戒(齋功)、納天課(課功)、朝覲(朝功)。多年來,多次接納巴基斯坦、埃及等阿拉伯國家的政府官員和商人的在此舉行宗教儀式,甘肅、雲南、新疆等西部省區的回民也多次在此進行朝拜活動,促進了中外的友好往來,增強了平壩回族同胞和國內回族同胞的團結和友誼。
地理交通
平壩清真寺位於貴州省平壩縣南街。
地圖信息
地址: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永樂南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