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壩伊蚊

平壩伊蚊

平壩伊蚊(Edwardsaedes pingpaensis Chang,1935)是蚊科伊蚊屬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壩伊蚊
  • 拉丁學名:DIPTERA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雙翅目
  • :蚊科
  • :伊蚊屬
  • :平壩伊蚊
  • 亞屬:箭陽蚊亞屬
  • 亞科:庫蚊亞科
  • 分布區域:貴州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形態特徵

鑑別特徵 成蚊和幼蟲都與安圖伊蚊十分近似;區分特徵見檢索表。形態描述(1)雌蚊 中型蚊蟲。 頭:頭頂較多白窄彎鱗,有正中窄鱗暗斑,後頭雜生白叉豎鱗;頭側平覆乳白寬鱗,前方有棕褐斑。觸鬚約為喙的1/5長,節3有基白環。 翅:前緣脈有一小淡黃斑。 足:各足股節背面有黃膝斑,後股背面基段1/3淡色。各足脛節末端色淡,跗節基部有窄淡色環。 腹:腹節Ⅲ-Ⅳ背板基部有少數淡色鱗,節Ⅴ-Ⅶ背板有側淡色斑。腹節Ⅰ-Ⅱ和Ⅵ-Ⅷ腹板幾乎全白。雄蚊 頭:頭頂中部具白窄彎鱗,兩側平覆乳白寬鱗;後頭具黑豎鱗。觸角梗節內面有白鱗;鞭分節1-5可有少數或幾片棕黑鱗。唇基黑色,光裸。喙約為前股的1.25倍長,棕黑色,中段1/3色略淡。觸鬚棕黑而帶青銅色,節3有窄基白環。 胸:前胸前背片有幾片白寬鱗;後背片具乳白窄彎鱗和寬鱗。中胸盾片前部2/3大部覆蓋棕黃窄彎鱗,兩側有白窄彎鱗形成的縱線,伸達盾角前方,後部1/3大部為白窄彎鱗,無明顯條紋;小盾片具乳白窄彎鱗。中胸側板有腹側板上位和後位以及後側片乳白寬鱗簇。 翅:翅鱗暗棕色;腋瓣具黑長毛繸;翅瓣有淡褐鱗繸。 足:前股前背面有黑色縱條。兩端色較淡,後腹面為乳白寬縱條,雜有淡黃鱗;中股和後股除有亞端黑環或黑斑外,與前股近似。各足脛節大部為青銅色和黃色,後緣較淡,形成不很清晰的淡色縱條,除前跗節1-2和後跗節1-4的基白環較寬外,其餘各跗節的基白環窄或不明顯。 腹:背板棕黑,(1)僅見一雄蚊(無尾器),主要根據張合(1965)描述。 雙翅目 蚊科(上) 庫蚊亞科 99 節Ⅱ背板雜有少數白鱗,側緣有小白斑,節Ⅲ-Ⅶ背板有基白帶。腹板的基白帶較寬;節Ⅵ-Ⅶ腹板幾乎全白,偶可雜有少數棕黑鱗。尾器:腹節Ⅸ背板中部分離[按有膜質相連],側葉作圓錐狀突起,各具3-4根短剛毛;節Ⅸ腹板山峰狀,有10根較長剛毛。抱肢基節短寬,端圓;背基內葉突出,上生扁刺數十根,生於末端內側的粗壯,基部外側的細長,有少數近於普通剛毛狀。抱肢端節基部內側有一瘤狀突起,具4-7根剛毛。肛側片高度骨化,末端呈爪狀;陽莖頭矛頭狀。幼蟲 頭:觸角具小刺;1-A位於中央之後,分8-12枝。頭毛1-C細長而尖;4-6C位於頭中部;5-C位於6-C後內側;分6-8枝,6-C分5-6枝,都有細側枝;4-C位於5-C內側,接近與6-C同一水平,細小,分4-7枝;7-C分9-12枝,有細側枝。 腹:腹毛1,2-Ⅷ位於同一小骨片上,2-Ⅷ和4-Ⅷ都分3-4枝。櫛齒9-12個,基部有繸,末段形成中刺。呼吸管管基突發達,長為基寬的2.8-3.0倍;梳齒1-19個,末2-3個間距特寬,各齒都有1-3側牙;1-S位於末端1/3處,分3-5枝。尾鞍接近完整;1-X單枝或分2枝;2-X分6-10枝;3-X單枝;4-X10-14株,其中3-4株位於柵區之前。肛鰓約為尾鞍的3.7-4.8倍,末端細尖。

生活習性

幼蟲采自荒地積水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