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質

平和質是指陰陽平和,臟腑氣血功能正常,先天稟賦良好,後天調養得當之人,對四時寒暑及地理環境適應能力強,患病少。

定義,成因,特徵,保養方式,飲食宜忌,

定義

平和體質的介紹:以體態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臟腑功能狀態強健壯實為主要特徵的一種體質狀態,稱為“平和質”。

成因

平和體質的成因:先天的遺傳條件良好,後天的飲食起居生活習慣適宜,即後天調養得當。

特徵

平和體質的特徵:
1.形體特徵:體形勻稱、健壯。
2.心理特徵:性格隨和開朗。
3.常見表現:面色、膚色潤澤,頭髮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通利,味覺正常,唇色紅潤,精力充沛,不易疲勞,耐受寒熱,睡眠安和,胃口良好,兩便正常,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有神。
4.發病傾向:平時較少生病。
5.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較強。

保養方式

平和質的人具有陰陽和調、血脈暢達、五臟勻平的生理特點,這類體質的人,飲食調養的第一原則是膳食平衡,要求食物多樣化。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平和質者的飲食調養,還應注意氣味調和,並根據不同的季節選擇適宜的飲食。
食性與藥性的寒熱溫涼一樣,是依據它們對機體所施加的影響來決定的,即從藥食作用於機體所產生的反應概括出來的。凡能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物或食物,其性寒涼;反之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證的藥物,其性溫熱。
平和質者飲食要寒溫適中,不宜過於偏食寒性或熱性的食物,以免日久影響機體的陰陽平衡,引起體質的變易。
日常生活中,應儘量選擇平性或稍具溫、涼之性的食品;也可以利用相反的食性而調節食物的寒溫之性,如水產品魚、鱉之類多有寒涼之性,烹調時多放一些蔥、姜等調味品,或加料酒,以減輕水產食物的寒性。
平和質的人應力求五味調和,不可偏食。五味各有所歸之髒,想體質保持陰陽平衡、氣血充盛、臟腑協調,必須均衡地攝入五味。而長期偏嗜五味中的某一味或某幾味,則會使臟腑功能失調。
按照四季不同來選擇食物
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氣候特徵,會影響人體內部的陰陽消長、臟腑活動及氣血流注狀況。平和質的人應當在順應四時,因時制宜原則的指導下,對四時進補分別制定不同的方法,即“四時調補”法。
●春宜升補
春季陽氣初升,萬物復甦,升發向上,順暢調達。春宜升補,即順應陽氣升發之性,食性宜清輕升發,宣透陽氣,但應注意升而不散,溫而不熱,不吃太多的辛熱升散之品,宜多食蔬菜,如菠菜、韭菜、芹菜、春筍、薺菜等輕靈宣透、清溫平淡的蔬菜。xea科學生活網|中國科學生活網_關注健康,關愛生命,分享科學,享受生活|scientific living
●夏宜清補
夏季陽氣隆盛,氣候炎熱,其性如火,萬物繁茂。夏宜清補,應選用清熱解暑、清淡芳香的食物,不可食用味厚發熱的食物;宜多食新鮮水果,如西瓜、番茄、鳳梨等,其他清涼生津食品,如銀花、菊花、蘆根、綠豆、冬瓜、苦瓜、黃瓜、生菜、豆芽等均可酌情食用,以清熱祛暑。
●長夏宜淡補
長夏為夏秋之交,此時天熱下降,地濕上蒸,濕氣充斥,為一年之中濕氣最盛的季節,人會感到四肢睏倦、胸悶腹脹、飯量減少消化能力下降、甚至嘔吐腹瀉、尿少水腫等水濕內停病症。長夏季節,宜用淡補,即用淡滲利濕的食物以助脾氣健運,將濕氣排出體外,可以多選用茯苓、藿香、山藥、蓮子、米仁、扁豆、冬瓜、絲瓜等淡滲利濕健脾食物,最忌滋膩礙胃的食物。
●秋宜平補
秋季陽氣收斂,陰氣滋長,陰陽處於相對平衡狀態,進食宜選用寒溫偏性不明顯的平性藥食,不宜吃大寒大熱的東西,即所謂平補之法。同時,因秋風勁急,氣候乾燥,宜食用濡潤陰類食物以保護陰津,如沙參、麥冬、胡麻仁、阿膠、甘草、魚蝦、家畜、家禽等。
●冬宜溫補
冬季天寒地凍,陽氣深藏,陰氣大盛,萬物生機潛藏,精氣涵養。冬宜溫補,選用溫熱助陽之品,以扶陽散寒,如姜、桂、胡椒、羊肉、牛肉、鹿脯、棗、鱔魚、鱉溫補的常用食品。

飲食宜忌

宜:吃飯饑飽適中,多吃五穀雜糧,蔬菜瓜果.
忌:吃飯太飽,或太飢,偏食,飲食太油膩,或辛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