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自20世紀30年代起,就有專家學者對墓地內的南城子遺址進行過地面調查,發現有漢代瓦當、俑和銅錢等遺物。
1980年至1995年,有計畫地在此進行了小規模的發掘和較全面的鑽探,出士大量漢代遺物,從而進一步確定了這類遺存為漢“夫余文化”。
1980年,發掘了榆樹老河深遺址以後,因其兩地出土文物較相近,帽兒山墓地引起人們的關注。同年,吉林市博物館為配合吉林市送配電工程公司在帽兒山的工程基址建設,搶救性挖掘了三座墓葬。
1989年~1997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吉林市博物館、吉林市文物管理處的配合下,對帽兒山墓地範圍進行了勘探和部分挖掘,取得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墓群格局
帽兒山墓地是以帽兒山為中心,北起龍潭山南麓,南至南山南坡和陵園下西北坡(建華村),西至松花江,東到西山、帽兒山、南山的東坡。其中還包括龜蓋山、偏臉山等。這些所謂的山除龍潭山略顯陡峻外,其餘都是呈和緩的丘陵地貌。
帽兒山墓地總的面積約為15平方千米。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古代墓葬。墓葬主要分布在山樑、崗地和山坡上,也有少數分布在坡下台地的高阜處。自北向南分為龍潭山、西山、帽兒山、南山四個墓區。
從已發掘過的墓葬看,可以知道墓葬形制有土坑墓、土坑木槨墓、土坑火葬墓、土坑積石墓、土坑石壙墓等六種。其中以土坑木槨墓數量最多,應該是當時人們的主要埋葬形式。
土坑木槨墓的形制,木槨基本完整,結構清楚。從墓葬規模看,既有5米x5米、5米x6米的大型墓,也有僅能容身的小墓。
文物遺存
帽兒山墓地隨葬品既有出土金銀器、青銅器、絲織品的厚葬,也有僅隨葬一、二件武器或生產工具甚至沒有隨葬品的。由於多數墓葬有過擾動,或是被盜掘過,考古發掘過的187座墓葬中,出土的隨葬品僅有一千餘件。但這些足以說明帽兒山墓地的重要價值。
從出土的隨葬品看,陶器有:盆、罐、壺、豆(多在填土中發現)、紡輪等,多為夾粗砂褐陶和泥制灰陶與褐陶;鐵器有钁、鍤、鏵、環首刀、削刀、剪、斧、錐、矛、劍、鏃、甲片、馬銜、馬鑣等;
銅器有鍑、鍤、鑣、轄、鏡、權仗、腕飾、泡飾等;
金銀器有金牌飾、金管飾、金片飾、金蝶飾、金泡飾、鎏金馬鐙、銀指環、耳飾等;
漆器有盤、盒、耳杯等;
木器有勺、樺樹皮碗等;
玉石器有瑪瑙珠、瑪瑙管、料珠等;
此外,還有絹帛類絲織品的殘片,以及新莽“貨泉”銅幣等。
在出土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車馬具中,有很多帶有明顯的中原文化特徵。如鐵器中的鐵钁、鍤、鏵、斧等;馬具中的馬銜、馬鑣、鎏金馬鐙等;還有生活用具中的鐵剪、銅鏡、漆器耳杯、盤等。有的是仿造中原的漢代器物,有的就是漢代中原人民的產品。說明了當時這裡的人們與中原漢王朝關係的密切。
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具有時代和民族特徵的器物。
歷史文化
帽兒山位於吉林市豐滿區(原郊區)江南鄉裕民村,因形似草帽而得名。
文物價值
帽兒山墓地中外填青膏泥並敷木炭、樺樹皮的土坑木槨墓,是漢代墓葬在中國分布的最東地點,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帽兒山墓地的發現,證實吉林地區早在2000多年前就是古人類的密集區。據史料記載,西漢初年,穢貊族內的貊部落,由嫩江下游南遷至東團山下,與當地同為歲貊族的歲部落結成新的民族體系一夫余族,並於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在東團山東南的平原地帶建都“南城子”,國號夫余,成為東北地區第一個奴隸制政權,延續700餘年。夫余國一度稱雄於東北腹地,並於中原王朝長期保持友好往來和臣屬關係,其經濟發展既受中原影響又有自己的特點。
帽兒山墓地的發掘為吉林市是夫余國都城所在地提供了大量有力的實物證據,對研究東北地區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的興衰發展,夫餘人的生產生活狀況乃至東北地區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以及與漢魏時期中原文化的交往及吉林省歷史沿革,都具有十分珍貴的價值。
文物保護
1996年11月20日,帽兒山墓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定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帽兒山墓地位於吉林省
吉林市豐滿區(原郊區)江南鄉裕民村。
自駕:吉林市出發經松江中路——濱江東路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