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常見變異假說

1997年Collins等提出了“常見疾病,常見變異” 的假說,認為常見複雜疾病的易患性是由於人群中某些位點,特別是在基因編碼區或調控區的常見變異引起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見疾病-常見變異假說
  • 外文名:Common disease-common variant hypothesis
  • 縮寫:CD-CV
常見疾病-常見變異假說預測在表現出特定疾病的人群中可以發現導致其致病的一些常見病的等位基因或者突變。這些常見變異(MAF在1%到5%之間),並不一定必須是致病的,已知存在於基因的編碼和調節區中。根據CD-CV假說,這些變異中的一些導致個體對複雜多基因疾病的易感性。每個基因上的每個變異將對複雜疾病表型具有小的累積或成倍的影響。這些疾病或特徵在進化上是中性的,部分原因是能影響這些特徵的基因太多了。該假設適用於載脂蛋白E變異包括APOEε4,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相關性。IL23R變異也發現與克羅恩病相關。
在整個人類基因組中一種常見突變方式是稱為單核苷酸多態性(SNP)。如名稱所示,SNP是DNA中的單鹼基變化。 SNP突變往往在不同的人種中很常見。在尋找影響常見疾病易感性的常見突變時,這些多態性常作為基因組路標或“標記物”。研究已將常見的一些SNP與2型糖尿病,阿爾茨海默氏症,精神分裂症和高血壓等疾病聯繫起來。
然而,常見變異 (MAF在1–5%)只解釋了複雜性狀遺傳力的很小一部分,於是提出一種新的假設,即常見疾病-罕見變異假說 (common disease-rare variants hypothesis, CD-RV), 認為複雜疾病的遺傳因素主要由眾多頻率較低 (一般MAF < 1%)、致病風險較高的罕見變異構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