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質是染色質(由DNA、RNA和蛋白質組成)的一種鬆散聚集的形式,這種聚集方式在基因中大量存在,並且相應的片段通常處於活躍的轉錄當中(但並非必要,即常染色質部分不一定都是高表達的序列)。常染色質構成了細胞核基因組中表達最活躍的一部分。
人類基因組中92%為常染色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染色質
- 外文名:euchromatin
- 性質:染色質纖維摺疊壓縮程度低
- 化學本質:DNA、RNA和蛋白質
- DNA包裝:比約為1/2000-1/1000
常染色質是染色質(由DNA、RNA和蛋白質組成)的一種鬆散聚集的形式,這種聚集方式在基因中大量存在,並且相應的片段通常處於活躍的轉錄當中(但並非必要,即常染色質部分不一定都是高表達的序列)。常染色質構成了細胞核基因組中表達最活躍的一部分。
人類基因組中92%為常染色質。
常染色質是染色質(由DNA、RNA和蛋白質組成)的一種鬆散聚集的形式,這種聚集方式在基因中大量存在,並且相應的片段通常處於活躍的轉錄當中(但並非必要,即常染色質...
染色質是指間期細胞核內由DNA、組蛋白、非組蛋白及少量RNA 組成的線性複合結構,是間期細胞遺傳物質存在的形式。染色體是指細胞在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過程中,由染色...
染色質(chromatin) 為核中易被鹼性染料著色的部分。根據形態和對鹼性料著色的深淺,常把染色質分為常染色質(euchromatin)和 異染色質(heterochromatin)。前者指核內...
常染色區指間期細胞 的細胞核中呈鬆散狀且染色淺而均勻的部分, 多稱為常染色質或Q顯帶染色 體的暗帶。常染色區的染色線鬆散,故色淺, 呈活躍狀態,基因密度...
在真核生物中,無論是分裂期的染色體或是間期的染色體,其基本結構都是直徑為10―50毫微米的微細的核蛋白纖維。又稱染色體基本纖維、基本染色質纖維(elementary ...
核仁旁染色質是基因的轉錄活性顯著降低。真核生物可以改變染色體某一區域的異染色質化的程度而控制基因的表達。雌性哺乳動物細胞中的一個X染色體的失活便是高度異...
因此,異染色質的異常有可能影響在減數分裂時染色體配對聯會,乃至影響配子的形成,進而導致不孕不育。另外,常染色質經過染色體重排而移位到異染色質區或其附近,在異...
該細胞中含有紫紅色圓形小體,大小不等,數量不一。此小體可能是幼紅細胞在核分裂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異常染色質,或是核染色質的殘留部分。常見於溶血性貧血、巨幼...
而雄性哺乳動物中異染色質更少。3,大多數科學家認為異染色質基本上沒有功能,是因為異染色質似乎缺少常染色質中常見的蛋白編碼基因。最近幾年的研究結果顯示,異...
⑴ 從當前物理圖譜生成的克隆產生完成的序列,覆蓋基因組的常染色質區域大於96%。大約1Gb的完成序列已經實現。剩下的也已經形成草圖,所有的克隆期望達到8~10倍的...
核仁區周緣的一部分圍繞著核仁相隨染色質(圖1)。核仁相隨染色質是異染色質,但其中一部分以襻的形式伸展到核仁內部的是常染色質。以上三種成分所組成的三維結構,...
S期不同階段複製的DNA鹼基組成是不同的,早期複製的DNA富有G-C鹼基,晚期複製的DNA富有A-T鹼基,即常染色質比異染色質複製較早(圖2)。...
最終完成圖要求測序所用的克隆能忠實地代表常染色體的基因組結構,序列錯誤率低於萬分之一。95%常染色質區域被測序,每個Gap小於150kb。完成圖將於2003年完成,比...
位置效應 英文名稱:Position effect 在生物學中,由於染色體畸變改變了一個基因與其鄰近基因或與其鄰近染色質的位置關係,從而使它的表型效應也發生變化的現象。它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