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古為楚地,過端午節的習俗,由來已久。每年五月初五,家家采艾懸掛於門,稱為“禳毒”.或剪菖蒲為虎形戴在頭上,稱為“辟毒氣”。錘雄黃置於酒中而飲,或塗小兒兩耳,稱為“開聾”。屋內外遍灑雄黃水,以避蛇蟲。采紫蘇、金銀花、艾葉洗滌,以消毒害.采可療疾之雜草,儲蓄起來,以供藥用.因此日為藥王菩薩生日,百草皆是藥。取蟾蜍,塞香墨於口,倒掛使乾,磨末塗瘡癤。家家貼紅紙條,上寫“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赤口上天堂,蚊蟲歸地府”句,叫人念唱。
新婚女婿必備粽子、酒、肉、糖果和蒲扇等禮品至岳家拜節,一般親友互相饋贈。各家設家宴慶節。
歷史起源,競渡規則,競渡流程,
歷史起源
常德湖鄉素有競渡(俗稱劃龍船)的習俗。屈原投江後,常德人在屈原投江之日(舊曆五月初五日)舉行競渡活動以為紀念。
競渡規則
常德龍船沒有設定裝飾性的頭尾,約九丈長,四尺寬,上容十六七對橈手,另有頭橈手一人,打鼓一人,耍旗和舵手各一人,共約30餘人。以旗為標誌,共分花、白、黃、烏、紅、紫6種旗,旗幟相異,便是競爭對手,相同則不競爭。龍船進入外河(沅水),始分兩派:花、白、黃旗為一派,概舞白旗;烏、紅、紫旗為一派,概要紅旗。常德沅水沿岸二十多個碼頭,分屬於紅白兩旗。白旗龍船只能停屬白旗的碼頭,反之亦然。
競渡流程
每年,龍船第一次進入外河要事先向碼頭送拜帖,稱為“拜碼頭”。龍船到碼頭時要劃三個回合,每次經過碼頭前,頭橈手必須將橈片高舉齊頭,不斷上下搖動,表示向碼頭敬禮。有的還表演雜技,如豎楊樁(倒立)。有時還唱歌,如“金打龍船兩頭尖,三間菩薩在頭前;頭橈手,指揮官;打鼓的,耍旗的,站中間;艄公手,看前面。劃齊些!喔嗬嗬!”這時岸上的歡呼聲,鞭炮聲響成一片。龍船靠岸,碼頭供給每人一大碗飯,上蓋兩塊肉及蔬菜,稱為“供單”.橈手接過飯後,將菜飯一半潑入水中,以祭屈原,餘下的自己。.飯畢上岸,由碼頭頭人出面招待喝酒,並約定時間前來參加龍舟大競賽。
比賽時,紅白船各一隻為一隊,事後將隊配好,每五分鐘一隊。起點設在落路口,並設有指揮台;終點設在鹽關,置有錦標。炮聲一響,船似箭發,兩岸人聲鼎沸,鞭炮齊鳴,彩旗招展。將到終點,更是熱鬧非凡,真是“鼓爭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唐朝張建封《競渡歌》)。
按唐人劉禹錫《競渡曲》載:用競渡來紀念屆原始於武陵。此前民間早已有競渡的風俗.
比賽時,紅白船各一隻為一隊,事後將隊配好,每五分鐘一隊。起點設在落路口,並設有指揮台;終點設在鹽關,置有錦標。炮聲一響,船似箭發,兩岸人聲鼎沸,鞭炮齊鳴,彩旗招展。將到終點,更是熱鬧非凡,真是“鼓爭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唐朝張建封《競渡歌》)。
按唐人劉禹錫《競渡曲》載:用競渡來紀念屆原始於武陵。此前民間早已有競渡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