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8年4月,常州北站動工建設。
2010年10月12日,常州北站站屋太陽能的建設方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等鑑定中心評定後,審核通過。
2011年4月24日,常州北站完成外牆的安裝鋪設工程。
2011年5月11日,常州北站站台及站台面以上雨棚全部完成安裝,並完成第一趟試驗車測試。
2011年6月25日,為迎接京滬高速鐵路開通,常州北站正式投入運營。
2018年3月10日,常州北站進行增建站場設施配套用房工程。
建築規模
建築設計
常州北站主站屋呈“魚”形造型,整個鋼結構雨篷外形呈魚形造型,體現了常州“魚米之鄉”的歷史文化底蘊。常州北站作為京滬高速鐵路全線唯一一座採用透光設計的高速鐵路站,安裝使用了太陽能發電設備,是一座造型獨特、低碳環保、特色鮮明的高鐵站。
截至2011年5月14日,常州北站總占地面積約5.93萬平方米,站房主體1層,局部2層,長450米,一期啟動區內在建建築面積3.96萬平方米,其中站屋面積13000平方米,配套建築面積2.66萬平方米。其中計程車蓄髮車場建築面積7560平方米;南廣場地下社會停車庫,分上下兩層,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南廣場5條道路總長2.618千米;面積5.74萬平方米,北廣場3條道路。
整體布局
截至2011年5月14日,常州北站採用了下進下出的進出站流線模式,既有地形和橋式車站的特點,進站口設在高鐵站屋南側,旅客可從南廣場進入高鐵車站候車和售票功能區;車站出站口設在高鐵站屋西側,設6個出站閘機,其中窄通道4個、寬通道1個、人工通道1個,並配有補票設備1台。旅客出站後向西步行100米,即可到達公交樞紐,也可通過自動扶梯進入車站屋西側地下一層的計程車蓄車場或高鐵站屋南廣場地下的社會停車場。
截至2011年5月14日,常州北站設旅客候車座椅500張,候車室內分別設有4個進站檢票口,上下行各2個,每個檢票口都設有窄通道、寬通道和人工通道。
社會車輛停車場共二處,一處位於高鐵站屋南廣場地下,共15000平方米分兩層,可停放社會小型車輛近400輛;另一處位於高鐵站屋東側高架線路下,共劃分小車位200個,大型客車位22個。另外,從2011年6月25日起,社會車輛可自由進出常州北站。
旅客進出站採用下進下出形式組織客流。地面一層為車站站廳層,設在站台下端,設有公共區域、設備和管理用房,公共區域分為非付費區與付費區,非付費區設有人工及自動售票、檢票等公共設施。設備和管理用房布置在站廳的兩側。
站台線路
截至2011年5月14日,常州北站站台規模為二台六線;兩個站台,6條鐵軌;途徑的線路為京滬高速鐵路。常州北站站場設島式站台兩個,站台長450米,站台寬12米。二層為站台層,採用雙島式站台。
運營情況
自助購票
截至2011年5月14日,常州北站設定人工售票視窗4個,自動售票機10台,其中2台為非現金
TVM,售票廳及候車廳各設自動查詢機2台。
客運流量
截至2011年5月14日,常州北站日均進出客流突破5000人次。
交通換乘
公交路線
截至2011年5月14日,途徑常州北站的公交線路共有7條。
線路 | 始發站 | 終點站 | 首/末班車時間 |
| 常州北站 | 武進公交中心站 | 05:10—20:50 |
| 常州北站 | 淹城公交中心站 | 06:30—18:10 |
| 常州北站 | 常州客運中心站 | 06:00—20:00 |
| 常州北站 | 江南商場公交站 | 21:00—22:00 |
| 常州北站 | 永新路新港路站 | 06:00—18:30 |
| 常州北站 | 孟河公交中心站 | 05:10—19:00 |
| 常州北站 | 新橋公交樞紐站 | 06:00—18:00 |
參考資料: |
長途汽車
截至2011年5月14日,長途客運站設定在高鐵站屋西南側,規劃發車位為30個,停車位約200個。
出租汽車
截至2011年6月25日,常州北站的計程車蓄車和發車場設定在高鐵站屋西側地下一層。
榮譽表彰
2019年3月7日,中宣部、江蘇省委宣傳部公布常州北站“常悅580”雷鋒服務站成為省“學雷鋒活動示範點”。
價值意義
常州北站投入使用三年以來,客流量逐漸提升,發揮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發揮了湖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另外由於其外觀大氣,造型美觀,獨具特色,功能完備,給到訪常州的旅客留下深刻印象,已成為常州城市一張新的名片。(《第十四屆全國現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評)
常州北站將常州城區、長江兩岸城市以及沿線城鎮等經濟較發達地區有機串聯在一起,實現了常州市與京滬高鐵沿線的商貿、信息、資金以及人力資源的融合與對接,成為了綠色生態的城市視窗。“意向江南”的整體格局,熱誠、周到的服務,“生態、活力、時尚”的城市客廳,正成為常州對外的又一新名片。(《常州日報》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