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家

常家

常 家:位於慶雲縣城東10公里。明代由安平縣遷來常姓定居,村名“常家”。1965年,中王人民公社機關遷於此處,1981年改為常家人民公社(鄉),1993年板營鄉並與常家鄉,1995年常家鄉改為常家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常家
  • 所屬地區:慶雲縣
  • 郵政區碼:253700
  • 地理位置: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常家鎮
  • 人口:約5.2萬
慶雲縣地圖慶雲縣地圖
西橋牧笛西橋,即慶雲常家棗園橋,跨於今無棣鎮與慶雲常家鎮,在慶雲、無棣兩縣接壤的馬頰河上;東南銜接青坡路,是登、萊、青、三府赴京的要衝。1484年(明成化十三年),兩縣協建木橋三孔。此後相繼增築磚石,並於兩端修建馳道。清嘉慶年以後,由私人捐資,多次有協修,夾道種柳千株。海豐縣知縣毆陽大勛,贈慶雲縣橋工張志賢等以匾額,題曰:“後先繼美”。橋邊河畔,蒼松翠柏深處有王公祠,祀死於“土木之役”的明戶部尚書王佐。夾道綠柳楊翠柳,兩岸谷浪菽濤;橋下清流潺潺,魚游蝦戲,桻上行人絡繹;笠影幢幢,牧笛聲悠,逸與端飛,一派昇平氣象。
無棣古邑在今慶雲縣城東北四公里,常家鎮原大胡鄉於家店村北,是華夏古老的城邑之一。西周初(武王時)本地名無棣,城邑始建於何年,無籍可考,迄今已逾3000年。從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立為無棣縣治,至明初縣廢,歷經隋、唐、宋、元幾代,曾於元初毀城於戰火,至元年間重築,元末明初又毀於兵燹。該城周回八里,北有城於河,城有四門,今仍能稍顯跡象。在一塊長約100米、寬約20米、高約11米的墟址周圍,地面仍殘存碎磚瓦礫。據當地人說,該墟址曾多次出現“顯城”(即海市蜃樓)現象。
棣城煙雨無棣古城墟址,在常家鎮於店村北,從西周至元末,已逾3000年,為隋唐宋元之縣治。該城方圓八里,有四門,如今墟址殘瓦陶片仍依稀可辨,曾多次出現海市蜃樓現象。
全林寺(洪恩寺):位於縣城東9公里,呂家村東北角。相傳唐代所建,為天齊廟,寺院龐大,占地10餘畝。周圍樹木參天,院內奇花異草,風景甚佳。在明正德年間,該寺主持僧空孟,武藝高強,手下弟子眾多,不務正業,為非作歹,並偷盜了江南劉月鶴的“千里駒”。又與朝內奸臣劉瑾暗地勾結,劉瑾命主持空孟招兵積糧,藏兵三百餘,日夜習武操練,修有地道機關,以備謀反。被正德皇帝率兵剿滅。被毀的還有和全林寺相勾結謀反的楊各尚寺、青龍寺、鐵梁寺、肖家寺等寺院。
興隆寺位於縣城東6公里,板打營街北頭。相傳唐代所建,在明正德元年重修。占地10餘畝,大雄寶殿3間,高1丈余,面積約3000平方米。殿內供奉伽蘭祖師,文殊、普賢、觀音、四大天王、十八羅漢。有僧侶主持,直至1937年還有從福、寬倫二僧。1939年,日寇在此安設據點,1945年日寇被殲、寺被毀。
肖家寺位於縣城東北12公里,肖家寺村東半里處。相傳唐代所建,該寺原名無稽可考,而從明代肖姓遷來此處定居,得此寺名。據說寺院寵大,僧侶眾多 。在明代,寺內僧侶與全林寺,鐵梁寺的僧人互相勾結,挖暗道、不務正業,為非作歹,引起民憤。民眾將該寺的僧人埋在大道中心,用犁耕耙耙處死。寺院被毀。
白衣廟:位於縣城東北4公里,後喬村前。建於明代,廟宇整齊秀麗,供奉白衣大士神像。於1914年,由大道王村舉人王鳴周倡議,立每年農曆三月三日為廟會。因與本縣的后庄科“北臨會”同時趕,相對稱此會為“南臨會”。
王佐(1384-1449)字孟輔。其先世本淮北人,元代徙居武清,明初遷至三王村(常家鎮前王、中王、後王)。明永樂九年(1411)中舉,入太學,遂貫通經史百家,精於理財之道。明永樂十五年(1418)任史科給事中,以奏對詳雅,儀表端凝,有大臣體,博得皇太子青睞。明宣德元年(1426),被越級提升為行在戶部右侍郎,委以理財重任。六年轉左職。當時太倉、臨清、德州、淮徐各地糧貯官員貪污瀆職,積弊嚴重,王佐奉旨巡視,嚴厲稽核,整頓了綱紀。翌年,平江伯陳宣藉口漕卒艱辛,建議抽調南方百姓輪番轉運,王佐以“東南民力已盡”為言,竭力反對,將陳的提議壓下。不久被派往甘肅督理軍餉。明正統六年(1436)十月,欽差長蘆,督理鹽稅,既而改督京師及通州倉場。所到之處,事無不辦。明正統六年(1441)受理部務,遂晉尚書。六年又兼署吏部。當時戰事頻繁,耗費巨大,國庫財力匱乏,全靠王佐從容調劑,節縮有方,國庫不致空虛。
張岫石(1908—1943) 化名張博。慶雲縣板營村人。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爆發後,參與建立了華北民眾抗日救國會第十三分會,並組織成立了慶雲縣抗日救國軍。歷任抗日救國軍司令部書記處處長、慶雲縣和鹽山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冀魯邊區三地委副書記等職。1943年3月在反“掃蕩”戰鬥中犧牲。他犧牲後,浮厝於張立村。1946年3月4日,遺柩遷葬故里,慶雲縣人民政府為他召開了追悼大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