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道隆

席道隆,1958年通渭縣的縣委書記,山西人,時年35歲,早年參加革命,坐過國民黨的牢。縣長是田步霄,陝西人,為人忠厚,辦事認真,工作實事求是。由於席道隆“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工作積極”,省委對通渭縣的工作很滿意。1958年5月5日至23日,他以“先進縣代表”的身份,列席了全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席道隆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西
  • 職業:縣委書記
  • 主要成就:先進縣代表
基本信息,個人作為,個人主張,

基本信息

席道隆,1958年通渭縣的縣委書記,山西人,時年35歲,早年參加革命,坐過國民黨的牢。縣長是田步霄,陝西人,為人忠厚,辦事認真,工作實事求是。由於席道隆“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工作積極”,省委對通渭縣的工作很滿意。1958年5月5日至23日,他以“先進縣代表”的身份,列席了全會。這對一個小縣的縣委書記來說,是無上的光榮。全會是決定搞“大躍進”的會。席道隆在會上得到了“真經”,回來以後工作更積極了,立場更堅定了。

個人作為

1958年,他們回響XXX“還是辦人民公社好”的號召,把全縣原有的169個高級合作社合併為14個人民公社,全縣為一個聯社。在一個月之內辦起了2759個食堂,男女老少都得到食堂吃飯。農村管理實行組織軍事化、行動戰鬥化、生活集體化。在全縣組織一個民兵師,各公社成為戰鬥團,大隊為戰鬥營,生產隊為戰鬥連,連下設排,排下設班。“出工一條龍,幹活一窩蜂”。在生產上提出了“千斤元帥升帳(糧食單產),萬斤洋芋上天(洋芋單產)”的口號。公社化雖然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但阻力也不小。有些農民搶收自留地里的莊稼,殺羊殺豬,他們說:“看著啥都成公家的了,趁早弄完得了!”

個人主張

為了清除阻力,全縣開展共產主義大辯論。辯論的題目是:什麼是共產主義?怎樣建成共產主義?顯然,對這樣深奧的問題農民是說不清楚的。但有一點是很明確的:共產主義是全國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天堂”,人民公社是通向共產主義天堂的“金橋”。誰反對組織人民公社,誰就是反對共產主義,誰就要受到批判、鬥爭。有不同看法的人就是“白旗”,要“拔掉”(即開鬥爭會)。僅1958年,全縣共“拔白旗”565人。這是定西地委組織部1959年複查時的統計數,實際“拔白旗”的人數要多得多。有的公社下達“拔白旗”的指標,生產隊為了完成指標,誰開會來晚了就“拔”誰。在“拔白旗”的同時,對那些積極跟著跑的人“插紅旗”,即表彰,這使一些青年人更加狂熱。通渭縣委1965年7月5日《關於通渭的歷史經驗教訓》中指出,從1957年到1959年,在大辯論、拔白旗、批判富裕中農冒尖人物中,共批判鬥爭農民10360多人。
為了迎接共產主義,全縣大平大調,大刮共產風,使農民受到很大損失。從土地、勞力、畜力、農具、樹木、房屋、家禽家畜,以至盆盆罐罐及其它財物,平調總價值990多萬元。
在生產上集中指揮。種什麼,不種什麼,不根據農民的意願,不顧自然條件,隨意改變種植結構。與此同時,把大量勞動力調離農業生產戰線。1958年春,抽調勞動力17900多人(占總勞動力的19.7%)大搞工業。5月,又抽調18000多個勞動力投入引洮水利工程。8月正當莊稼成熟在地,不顧收割,為迎接中央水土保持檢查團的檢查,以10多天時間,集中5萬多勞動力(占全縣勞動力總數的51.4%),從劉家嶺到華家嶺公路沿線,擺了60公里的長蛇陣,扎彩門,飄紅旗,大字報滿山,鑼鼓喧天,突擊水土保持工程。10月,又抽調25000多名勞動力,大戰華家嶺、史家山。1959年,又調5萬多個勞動力興辦水利工程。一個僅有20多萬人口的縣,如此大規模抽調勞動力,使得耕地荒蕪(年底荒蕪耕地11萬多畝)糧食產量大幅度下降:1957年糧食總產16423萬斤,1958年11576萬斤,1959年8386萬斤,1960年3632萬斤。(《甘肅省委檔案》甘發[65]347號:《甘肅省委關於報送“通渭的歷史經驗教訓”的報告》)
一方面糧食大幅度減產,一方面向上級浮誇糧食豐收。1958年計畫總產38000萬斤,秋後上報數為26000多萬斤(相當於實際產量的2.25倍),徵購任務定為4360萬斤(實際入庫4154萬斤,占實際總產量的36%)。1959年計畫總產24000萬斤,秋後上報數為18000萬斤(相當於實際產量的2.15倍),徵購任務為5400萬斤(實際入庫3958萬斤,占實際總產量的47.2%)。(《甘肅省委檔案》甘發[65]347號:《甘肅省委關於報送“通渭的歷史經驗教訓”的報告》)
“完不成徵購任務,提頭來見!”
在糧食產量逐年下降的情況下,徵購任務逐年增加,只好讓農民勒緊褲腰帶。其實,早在1957年糧食徵購入庫中,有些地方糧食就很緊張。農業社分配時只分現金,不分糧食。1958年春季,碧玉、第三鋪、義崗等地就出現餓死人現象。到1959年情況就更嚴重了。當年冬季,全縣162個大隊中,就有102個大隊三個月沒給社員分過口糧。有些地方社員40天沒有吃過糧食,以草根、衣草、樹皮充飢,還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甘肅省委檔案》甘發[65]347號:《甘肅省委關於報送“通渭的歷史經驗教訓”的報告》)
1959年8月開始“反右傾”鬥爭,有1169名生產隊長以上幹部因反映農村真實情況而被說成是“右傾”,遭到批判鬥爭。10月18日,縣委召開擴大會議,重點揭發批判縣長田步霄等“反黨反社會主義集團”。10月29日,田步霄自殺。田死後,縣委以“徹頭徹尾、頑固不化的右傾機會主義首要分子”為罪名,上報定西地委批准開除黨籍,並組織機關幹部批判屍體。
大批農民因飢餓而死,通渭縣委卻不承認現實。他們認為,“沒有糧食是思想問題,不是實際問題”。誰要求供應糧食,就給誰扣上“以糧食問題攻擊縣委,是富裕中農,是怕死鬼”、“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壞分子”、“動搖人心”等等政治帽子。縣委認為,“當前糧食趕不上去,主要是富裕中農和五類分子(註:即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壞分子、右派分子)在一起搞鬼,要進行打擊。”“鬧糧凶的地方,查了一下,都有反革命集團。”縣委召開全縣電話會議,要求公社召開“萬人鬥爭大會”,生產隊召開“千人鬥爭大會”,開展兩條道路的鬥爭,批鬥要求政府供應糧食的農民和說真話的基層幹部。還提出,“對富裕中農要來個雙倍打擊、加倍賠償,把他們壓在泰山底下,叫他幾輩子翻不過身來。”
甘肅省通渭縣很多地區的民眾幾個月未見一粒糧食,全縣各地出現人相食的悲慘情景。1960年3月逮捕了以原縣委書記席道隆及17名幹部,其中縣級3人,1962年2月全部釋放。雖然被逮捕者被釋放並安排了工作,但是仕途受到影響,席道隆離休前的職位只是地區水利局副局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