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師友襟期》中,周汝昌先生憶及自己在治學道路中與良師益友之間交往的小故事,既有
顧隨、
胡適之、
鄧之誠、陶心如、
張伯駒等師友,也有一批學者友人,紅緣輻輳,蔚為大觀。該書的基本敘述模式是回憶紅學之路上的人與事,以自己的見聞、理解與評判敘述之、臧否之。這些人與事,無論他們的身份、事跡、志業、聲名如何,皆是作者紅樓宇宙里或明或暗的“滿天星斗”。作者還專門在每篇文章後自撰詩一首,作為對這些人與事的評贊,以他的視角建構一種鬆散的個人親歷的紅學史。
作品目錄
涵芬樓主人對紅學的興趣——張元濟先生 陶心如先生 大學者的魯迅 葉遐庵先生 史學大師鄧之誠先生 平生一面舊城東——紀念胡適之先生 燕園老校長——司徒雷登、陸志韋 吳宓先生:行真守禮 京劇大師梅蘭芳 茅公風範 苦水詞人號倦駝——紀念顧羨季先生 周總理與《紅樓夢》 什剎海邊憶故交 俞平伯的遺札 詞學名師夏承燾 冰心老人 語言學家聞在宥 中華文化八千年——唐蘭先生、胡風先生 饒孟侃老詩人 副市長王崑崙 沈從文詳註《紅樓夢》 社長馮雪峰 萬里訪書兼憶李一氓先生 聶公邀我進燕都 | 緣深緣淺話難明——憶聶紺老 忘年交契見深情——繆彥威先生 請教於巴金先生 張次溪 懷念恩裕兄 佚翁張中行先生 三毛之父張樂平 懷念楊霽雲先生 青眼相招感厚知——錢锺書先生 乘風尊國粹,揚幟化西洋——悼念季羨林先生 書畫鑑定權威徐邦達 何其芳 鄧拓論我的“紅學” 雅人深致——偶憶與啟功先生相交舊事 世間曾有這么一個人——悼亡兄祜昌 千秋疑案悼吳公 我與黃苗子 白頭人唱紅樓夢——記彈詞專家黃異庵 相見恨晚——紀念冒舒湮先生 政協委員懷舊篇——記駱玉笙 棄園中的周策縱先生 憶任繼愈先生 “慰芹廬”徐恭時 詩人畫家陳大遠 | 悼夢碧詞人寇兄 金啟琮先生 知音赤縣在,心志黃秋耘 喬家大院老同窗 黃氏三姊妹 燕園長念故人情——孫正剛 我與黃裳 海外紅學三友——浦安迪、夏志清、唐德剛 字比巴斗大——記女作家張愛玲 記張君秋 人呼“小妹”——黃宗江 議政談紅——我與管樺委員之間的“紅緣” 索余題句,助我研紅——悼念史樹青先生 追念鄧雲鄉先生 紅樓竟親歷 我與許政揚 王學仲的文才 紅學契友趙岡兄 故人徐無聞 方豪——亦“紅迷” 梁仲華先生 翰墨緣 外國朋友林阿釋 尚養中說曹大哥 濁病齋日譯雪芹傳——記小山澄夫 |
|
成書過程
從20世紀40年代到去世這一個甲子的時間裡,周汝昌先生與“紅學”內外的時賢名家多有來往,生前也寫下不少憶舊的文字,不過並沒有匯集成冊。時隔七年後,周汝昌先生的女兒周倫玲爬梳舊帙,翻檢謄抄,從她父親生前的舊稿中整理出了厚厚一大本“師友回憶錄”,名曰《師友襟期》。據《編後記》,其書原名應是《鴻儒72家》。周汝昌先生隨性而寫,寫畢便塞入牛皮紙袋,最後寫成的至少108將。除少數文章字跡難以辨認,因而未能整理收入,其他文章皆由周倫玲整理,編入該書。
作品鑑賞
從《師友襟期》中可見周汝昌先生之交遊廣泛,可補學術文化史之細部。這73位人物,既有碩學鴻儒、文史專家,如鄧之誠、
夏承燾、
錢锺書、
季羨林、
啟功、
鄧雲鄉、
史樹青等先生;也有時賢名流,如周總理、
司徒雷登、
梅蘭芳、
張君秋、
駱玉笙等;還有作家詩人,如
巴金、
沈從文、
冰心、
聶紺弩等。他們有的與周汝昌先生是多年好友,有的是學術上相互切磋的師友,還有不少僅有一面之緣或是“神交”。這些舊事逸聞頗能為當代文化史補白,比如,沈從文曾注釋過《紅樓夢》。再如,學術界曾探究過“
四大名著”這個概念可能是在建國後才形成,而周汝昌先生記50年代“書店陳列無書,難對外賓,(上級)命速出四大名著小說”,恰恰對此做了佐證。此外,每一篇各有不同,也不見得都是讚美。例如,有一篇記述了在特殊年代中作者曾被一位名流找去寫批判文章的舊事,最終這篇文章他寫的“水平不夠”,人家也頗不滿,作者有詩云:“軒蓋招邀禮數崇,垂青原是為批紅,賜評謂我二元論,往事依稀記鄧公。”這類不是一味讚美的文章,書中並不是孤例,這也說明了周汝昌先生始終是書生本色。
從書中也可見“紅學”研究之繁榮。《師友襟期》里的交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談《紅樓》、論《紅樓》。周汝昌先生是紅學專家,談論《紅樓》並不稀奇。但是,他能夠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與任何人交遊時所談所記所憶的都是《紅樓》,這就很難得了。這種始終不忘手中學問的精神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痴”;而書中提到的人,無論是上至總理還是下至晚生後學,也都能與《紅樓》結上或深或淺的緣分,這也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奇”。拋開20世紀與《紅樓》相關的政治因素,《師友襟期》確實反映了“紅學”堪稱中國的“國民之學”。可以說,周汝昌先生的功力,除了他自身的勤勉與痴情外,也得益於這種土壤,在書中,他如實記錄了從他人那裡得到的啟發、例證,這既是謙遜,也是《紅樓》繁榮的證明。
從書中還可見一代文化人士之襟懷。《師友襟期》里更多的是記錄了前輩賢哲的人格與修養,例如記胡適,周汝昌先生青年時尚未有文名,向胡適借閱
甲戌本,胡適馬上借出;50年代出版的《紅樓夢新證》里對胡適有批評,且因為時代因素,周汝昌先生原文對胡適的敬稱全部被刪,而胡適在海外看到此書後不僅不以為忤,還稱讚其中學術的部分當得起一部好書。《師友襟期》里,很多人都有類似的襟懷,而周汝昌先生寫下這些人物側影,當然也是一種自我的期許,正如後記里記錄了周汝昌先生曾說:“名曰寫人者,實為寫己,不過借徑之一途罷了。”又引脂批“因為傳他,亦可傳我”,這八個字,可以看作是“師友回憶錄”這個題材的準則乃至境界了。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19年2月23日,《師友襟期》入圍二月光明書榜。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