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學歷背景,研究領域,主授課程,學術活動,教學特點,研究成果,獎勵與榮譽,
人物簡介
學歷背景
研究領域
美學、藝術史、人類文明史
主授課程
本科生必修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本科生選修課《審美的歷程》
學術活動
在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北京輕工學院、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曾以《從美的形態的演變,看人類歷史的發展》、《東西方藝術比較新論》、《審美發展的必由之路》為題,作專題學術報告和講座。具有開創性的全新教學方法,受到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和教育部社政司領導的肯定。《高校理論戰線》、《真理的追求》、《當代思潮》、《美術》、《藝術教育》、《文藝報》等刊物,對這一新的教學均作了專題介紹和報導。
教學特點
在教學中始終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和觀點,從一個新的角度全面地揭示了人類審美發展客觀規律,科學地闡述了美的形態的形成、發展和演變,是一個不斷由新的、更高形態對舊的、低級形態的揚棄過程,從而使青年們深刻地感悟到人類社會在不斷地揚棄舊制度中,將合規律地邁向社會主義這一新的、更高的歷史階段。這一具有開創性的全新教學方法,受到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和教育部社政司領導的肯定。《高校理論戰線》、《真理的追求》、《當代思潮》、《美術》、《藝術教育》、《文藝報》等刊物,對這一新的教學均作了專題介紹和報導。
研究成果
理論研究論文成果在《美術教育》、《文化報》、《文藝報》、《人民日報》、《美術》雜誌、《藝術教育》等報刊雜誌上均有發表。特別是對中國當代藝術現狀所作的理論研究和分析批判,在理論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和反響,受到中宣部和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為遏制惡俗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代表著作:《審美,現代,後現代批判》(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金子課題)
獎勵與榮譽
曾獲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課優秀教學教案獎
獲清華大學優秀教師和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