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掠影:英國訪華使團畫筆下的清代中國》是搜狐讀書連載的一部網路小說,作者是劉璐。
基本介紹
- 書名:帝國掠影:英國訪華使團畫筆下的清代中國
- 作者:劉潞//(英)吳芳思...
- ISBN:730006082X
- 類別:社會歷史
- 頁數:186
- 定價:78元
-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12-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234
- 印次:1
- 商品尺寸 :26 x 18.5 x 1.4 cm
- 叢書名: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圖錄叢刊
- 條形碼:9787300060828
- ASIN:B0011EOHAS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18世紀末,為打開對華貿易大門,英王喬治三世以為乾隆皇帝祝壽之名,派出以馬戛爾尼勳爵為首的龐大訪華團。為在中國獲得更大的商業利益,使團出發前做了精心的準備,卻不幸空手而歸。清代外交史上這一重大事件,多年來一直是國內外學者關注的題目,學者們從中英政治經濟及禮儀文化諸方面給予了大量研究,使人們對這一事件有了深入的認識。![帝國掠影:英國訪華使團畫筆下的清代中國 帝國掠影:英國訪華使團畫筆下的清代中國](/img/c/7ce/nBnauImYzIzMwMmZkZ2MjV2Y0MGZ4QTOjFDZkBTM3QjY4IzNxEDZjFTYiJ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帝國掠影:英國訪華使團畫筆下的清代中國 帝國掠影:英國訪華使團畫筆下的清代中國](/img/c/7ce/nBnauImYzIzMwMmZkZ2MjV2Y0MGZ4QTOjFDZkBTM3QjY4IzNxEDZjFTYiJ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筆者曾在英國國家圖書館查閱到當年隨團畫家威廉·亞歷山大(William Alexander)來華時所繪大部分圖畫(以下簡稱亞圖),發現馬戛爾尼訪華的相關著述,除了政治史經濟史上的意義,還可以有社會學視角方面的解讀。特別是亞歷山大隨團訪問時畫的一批水彩畫,因其內容涉及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生活諸方面,它們不但成為18世紀西方了解中國的最早的形象資料,還成為此後西方人關於東方景象的一個重要創作源。
如1843年倫敦出版了以亞歷山大繪畫為原型的銅版畫集《中國:那個古代帝國的風景、建築和社會習俗》(China,The Scenery,Architecture, and Social Habits of That Ancient Empire)。這足以體現亞歷山大圖畫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價值。而亞歷山大在中國所繪的一些中國行業圖,更是成為19世紀後在西方多次出現的“中國行業畫”之濫觴。本書僅以這批圖畫為主要依據,通過對亞圖產生的背景及內容的考查,對18世紀末英國人眼裡的中國社會,作社會學視角的粗略解讀。
目錄
前言
一.中國軍事.
一.中國軍事.
3.弓箭部隊的官員
4.步兵
5.戰虎
6.穿常服的士兵
7.士兵肖像
8.韃靼騎兵
9.天津附近的軍堡
10.兵堡
11.堡前小憩
12.在白河見到的兵站和禮炮
13.兵站
二.運河景象 1.初見大運河
2.天津的水畔戲台
3.運河畔達官顯貴的府邸
4.中國官員在天津歡送英國使團
弓箭部隊的官員
4.步兵
5.戰虎
6.穿常服的士兵
7.士兵肖像
8.韃靼騎兵
9.天津附近的軍堡
10.兵堡
11.堡前小憩
12.在白河見到的兵站和禮炮
13.兵站
二.運河景象 1.初見大運河
2.天津的水畔戲台
3.運河畔達官顯貴的府邸
4.中國官員在天津歡送英國使團
![弓箭部隊的官員 弓箭部隊的官員](/img/6/46a/nBnauM2Y0ImMmFmZzQzM1gzM3EDZyQmYjJWOlBTN5U2N4E2MzYWYzADM3I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5.運河上的活動橋
6.船過河閘
7.船從高水位落向低水位
8.船落河中
9.運河與微山湖
10.水上人家
11.漁船 12.船姑
13.鸕鶿捕魚
14.鸕鶿歸家之一
15.鸕鶿歸家之二
士兵肖像
6.船過河閘
7.船從高水位落向低水位
8.船落河中
9.運河與微山湖
10.水上人家
11.漁船 12.船姑
13.鸕鶿捕魚
14.鸕鶿歸家之一
15.鸕鶿歸家之二
![士兵肖像 士兵肖像](/img/e/0ad/nBnauQWO5QTZkJjY5ATMkhTN1kjZzQmMjJmMjNjM5ADN1kDNzEjYjFjYjh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16.黃運交匯處
附圖:
運河通向黃河入口處
17.揚州景象
18.蘇州附近的橋景
19.運河畔的城鎮
三.從皇帝到僕役
1.乾隆皇帝
2.乾隆皇帝側身坐像
乾隆皇帝側身坐像
附圖:
運河通向黃河入口處
17.揚州景象
18.蘇州附近的橋景
19.運河畔的城鎮
三.從皇帝到僕役
1.乾隆皇帝
2.乾隆皇帝側身坐像
![乾隆皇帝側身坐像 乾隆皇帝側身坐像](/img/3/d93/nBnauUmZ2IGOzETMjVjNjFmMyMTMyMTOmRTMlNjZhNDMwYjY5MTNkNDZ3M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3.乾隆皇帝半身素描像
4.乾隆皇帝水彩半身像
5.約翰·巴瑞與威廉姆·派瑞施所繪的避暑山莊萬樹園覲見場景的素描
附圖:
(1)姚文瀚繪紫光閣賜宴圖局部
(2)英使臣馬戛爾尼勳爵小像
(3)英使團成員在萬樹園等待覲見
(4)馬戛爾尼以單腿下跪禮向乾隆遞交英王信件
(5)乾隆贈副使斯當東之玉如意
(6)乾隆贈小斯當東之絲綢荷包
6.穿朝服的官員滿大人素描像
7.喬大人
8.抽旱菸的喬大人
9.中國軍官王文雄
10.穿便裝的官員
11.官員和僕役
12.跟包的僕役
13.騎馬的衙役
附圖:
在通州所見傳遞皇帝命令的官員
14.官員隨從
15.鑾儀衛執事
16.皇帝的轎夫
17.鑾儀衛執事素描圖
四.匠役與苦力
1.遊方鐵匠
2.燈籠匠
3.菸袋匠
4.裁縫匠
附圖:
清徐揚繪《姑蘇繁華圖》局部
5.正在按摩的剃頭匠
6.更夫
7.腳夫
8.等待僱主的挑夫
9.縴夫吃飯圖之一
附圖:
縴夫拉縴
10.縴夫吃飯圖之二
五.交通工具
1.在寧波河裡拋錨的三艘船
2.貨船
3.中國海船——一般被英國人稱為“大船”
4.官船
5.王文雄的遊船
6.揚帆的海船
7.駛入港灣的大船
8,戰艦
9.戰船草圖
10.普通轎子
11.帶篷轎
12.帶篷馬車
六.商人與小販
1.商人與算盤
2.販糧人
3.販書人
4.賣檳榔人
5.貨郎..
6.賣茶水的婦人
7.賣燕窩的商人
8.為英使團提供食物和必需品的澳門商人
附圖:
清徐揚繪《姑蘇繁華圖》局部——乾隆時期蘇州繁榮的商業活動
七.中國建築
1.舟山港的南門
2.定海塔
3.使團在京下榻宏雅園的石舫
4.使團下榻花園草圖
5.圓明園的房子
附圖:
圓明園大殿
6.長城草圖
附圖:
古北口長城
7.熱河“小布達拉宮”
8.避暑山莊中遠眺棒槌山
9.北京的皇宮
10.通州廟裡的石碑
11.鎮江金山寺
12.蘇州附近的塔
13.上香之處
14.牌坊草圖
15.鄉間牌坊
16.澳門城堡
17.澳門大教堂
18.澳門總督府
19.澳門哨所
八.中國刑罰
1.宣讀判詞
2.打板子
3.穿耳刑
4.審妓女
5.靠在樹下的囚徒
6.枷椅
7.押解犯人
九.婦女與兒童
1.貴婦人
2.上層社會母子與僕人
3.農婦
4.拾糞的孩子
5.吃飯的孩子
6.母與子
7.女僕和孩子
8.路邊一家人
9.中國婦女髮型與腳的素描
十.宗教
1.喇嘛像
2.佛僧
3.燒香
4.求籤
十一.社會生活
1.江湖賣唱人
2.用瓶子耍雜技的人
3.木偶戲
附圖:
布袋戲
4.女伶
5.手持紅纓槍的武生
6.揮舞刀斧的武生
7.廣州的戲園
8.鬥鵪鶉
9.農民船夫擲骰子
10.穿蓑衣的農民和士兵
11.乞丐
12.杭州附近的墓地
13.掃墓
14.送葬
15.墓地
十二.附錄
1.遠眺中國海岸之一
2.遠眺中國海岸之二
3.1800年亞歷山大在倫敦出版的《中國風俗》扉頁
4.廣州十三行圖
5.廣州十三行圖之珠江岸邊炮台
6.廣州十三行圖之廣州府稅課盤查
7.廣州十三行圖之丹麥瑞典洋行
8.廣州十三行圖之英國荷蘭洋行
9.廣州十三行圖之清朝廷稽查船
10.廣州十三行圖之總巡稅課衙門
11.廣州十三行圖之廣州府正堂稅課衙門與炮台
後記...
4.乾隆皇帝水彩半身像
5.約翰·巴瑞與威廉姆·派瑞施所繪的避暑山莊萬樹園覲見場景的素描
附圖:
(1)姚文瀚繪紫光閣賜宴圖局部
(2)英使臣馬戛爾尼勳爵小像
(3)英使團成員在萬樹園等待覲見
(4)馬戛爾尼以單腿下跪禮向乾隆遞交英王信件
(5)乾隆贈副使斯當東之玉如意
(6)乾隆贈小斯當東之絲綢荷包
6.穿朝服的官員滿大人素描像
7.喬大人
8.抽旱菸的喬大人
9.中國軍官王文雄
10.穿便裝的官員
11.官員和僕役
12.跟包的僕役
13.騎馬的衙役
附圖:
在通州所見傳遞皇帝命令的官員
14.官員隨從
15.鑾儀衛執事
16.皇帝的轎夫
17.鑾儀衛執事素描圖
四.匠役與苦力
1.遊方鐵匠
2.燈籠匠
3.菸袋匠
4.裁縫匠
附圖:
清徐揚繪《姑蘇繁華圖》局部
5.正在按摩的剃頭匠
6.更夫
7.腳夫
8.等待僱主的挑夫
9.縴夫吃飯圖之一
附圖:
縴夫拉縴
10.縴夫吃飯圖之二
五.交通工具
1.在寧波河裡拋錨的三艘船
2.貨船
3.中國海船——一般被英國人稱為“大船”
4.官船
5.王文雄的遊船
6.揚帆的海船
7.駛入港灣的大船
8,戰艦
9.戰船草圖
10.普通轎子
11.帶篷轎
12.帶篷馬車
六.商人與小販
1.商人與算盤
2.販糧人
3.販書人
4.賣檳榔人
5.貨郎..
6.賣茶水的婦人
7.賣燕窩的商人
8.為英使團提供食物和必需品的澳門商人
附圖:
清徐揚繪《姑蘇繁華圖》局部——乾隆時期蘇州繁榮的商業活動
七.中國建築
1.舟山港的南門
2.定海塔
3.使團在京下榻宏雅園的石舫
4.使團下榻花園草圖
5.圓明園的房子
附圖:
圓明園大殿
6.長城草圖
附圖:
古北口長城
7.熱河“小布達拉宮”
8.避暑山莊中遠眺棒槌山
9.北京的皇宮
10.通州廟裡的石碑
11.鎮江金山寺
12.蘇州附近的塔
13.上香之處
14.牌坊草圖
15.鄉間牌坊
16.澳門城堡
17.澳門大教堂
18.澳門總督府
19.澳門哨所
八.中國刑罰
1.宣讀判詞
2.打板子
3.穿耳刑
4.審妓女
5.靠在樹下的囚徒
6.枷椅
7.押解犯人
九.婦女與兒童
1.貴婦人
2.上層社會母子與僕人
3.農婦
4.拾糞的孩子
5.吃飯的孩子
6.母與子
7.女僕和孩子
8.路邊一家人
9.中國婦女髮型與腳的素描
十.宗教
1.喇嘛像
2.佛僧
3.燒香
4.求籤
十一.社會生活
1.江湖賣唱人
2.用瓶子耍雜技的人
3.木偶戲
附圖:
布袋戲
4.女伶
5.手持紅纓槍的武生
6.揮舞刀斧的武生
7.廣州的戲園
8.鬥鵪鶉
9.農民船夫擲骰子
10.穿蓑衣的農民和士兵
11.乞丐
12.杭州附近的墓地
13.掃墓
14.送葬
15.墓地
十二.附錄
1.遠眺中國海岸之一
2.遠眺中國海岸之二
3.1800年亞歷山大在倫敦出版的《中國風俗》扉頁
4.廣州十三行圖
5.廣州十三行圖之珠江岸邊炮台
6.廣州十三行圖之廣州府稅課盤查
7.廣州十三行圖之丹麥瑞典洋行
8.廣州十三行圖之英國荷蘭洋行
9.廣州十三行圖之清朝廷稽查船
10.廣州十三行圖之總巡稅課衙門
11.廣州十三行圖之廣州府正堂稅課衙門與炮台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