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仡諒

帝仡諒,在位起訖:前4184—前4140年。生卒年:前4206—前4140年。出生地:大隗(今河南鄭州新密市東南)。立都:洎城(今河南鄭州新鄭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帝仡諒
  • 出生地:大隗(今河南鄭州新密市東南)
  • 出生日期:4140
  • 逝世日期:4206
簡介,生平,酉仡諒在位年表,

簡介

在位起訖:前4184—前4140年。
生卒年:前4206—前4140年。
出生地:大隗(今河南鄭州新密市東南)。
立都:洎城(今河南鄭州新鄭市)。
年號:仡諒元年(戊寅,前4183)。
黃帝酉仡諒,男,姓酉,名仡諒(讀geliang,代用字),號縉雲氏。中國氏族聯盟時代黃帝軒轅氏政權第十二任帝。酉仡諒為炎帝魁隗氏後裔縉雲氏的後代。他的先祖因入贅於黃帝族,被黃帝賜姓為酉,成為黃帝族人,實際上他是炎黃兩家的混血兒。

生平

酉仡諒生於十一任黃帝成契十三年(乙卯,前4206),出生在縉雲氏的封地大隗。他少年時代便因才華出眾而贏得本族人的讚揚,成人後以其卓越的才華進ru黃帝朝中為官,很快得到了十一任黃帝成契的重用,二十歲時便成為輔政大臣。
公元前4184年,十一任黃帝姜成契去世,遺命傳位給酉仡諒。於是,酉仡諒正式即位稱帝,仍立都於洎城,以戊寅年(前4183)為仡諒元年。
古史記載:“少典國君之妃曰附寶者,感電光繞斗而有娠,生帝於軒轅之丘。”(《通鑑外紀》)這裡所說的“帝”就是黃帝。實際上這是一位虛構的黃帝。中國舊時代的古史多數都是根據孔子所作的“黃帝氏族譜系”而記,孔子像編撰玄幻小說一樣把十幾代黃帝綜合成一個人,並且將他神話,讓他活了一百五十多歲,把中國遠古時代的一切創造發明都記在他的名下,把他塑造成“人文初祖”,聲稱“萬世皆繫於黃帝”,所有中國人都是黃帝子孫。這樣的歷史誰會相信呢?不要說外國人不相信,恐怕任何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中國人也不會相信。
孔子和司馬遷對遠古歷史的改造,完全是出於儒家的“大一統”思想,是為歷代統治集團的政治服務的,根本不是真實的歷史。可笑的是如今還有一些中國人仍把孔子的謊言當成史實去大書特書,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古史中所說的軒轅丘就在今新鄭市雙洎河以北,但並沒有一個黃帝是在這裡出生的。黃帝軒轅氏政權共有兩任黃帝在新鄭立都,新鄭如今仍存有黃帝故都天心石、風后城、風后嶺、黃帝祠、嫘祖祠等古蹟。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記載:“今新鄭西南具茨山上有黃帝避暑宮。”如今具茨山上仍有黃帝祠,建在風后嶺的南坡,三殿六配房,占地百餘畝。避暑宮在風后嶺的西北,山中間有黑龍潭,潭下洞中有一水晶石古床,就是當年黃帝避暑之地。
嫘祖娘娘洞在風后嶺東的石壁上,傳說洞內供奉的是黃帝的正妃嫘祖。據王大有先生考證,嫘祖即雷祖,也就是方雷氏、雷澤氏。其族又稱雷族、雷公族。雷族與軒轅氏為婚,當在軒轅氏的早期,不可能是立都於新鄭的黃帝。因此,這裡的嫘祖應該是黃帝的先祖,絕不是黃帝的后妃。至於養蠶、抽絲、織帛、製衣之事,民間早已有之,古人為了尊重嫘祖,才把養蠶、抽絲、織帛的專利權授予她,尊她為始祖。
早在黃帝政權四任帝姬本執政時期,黃帝姬本蹬具茨山大封功臣,封大將軍風后於主峰的峰頂,此峰始稱風后嶺。風后在峰頂修築了一座古城,用來練兵和屯兵。今該城遺址猶在,此城分內城和外城兩部分,外城寬二米多,高六米,周長約三公里;城牆完全用石塊砌成,城門稱軒轅門,又稱南華門。內城寬約二米,高五米,全長二公里,城門叫作講武門。在風后嶺的南坡據說生有一種“和睦草”,是當年炎黃兩族聯姻後種植的,象徵炎黃兩族團結和睦,共同維護國家的統一。
“天心石”也是四任黃帝姬本當年蹬具茨山所立。該石立在新鄭古城的中央,高五米,寬二米,石的頂端有一小坑,石的正面刻有“天心石”三字。意思是:黃帝應天立極,立此石為天之中心。據說“中國”一詞就是由黃帝立天心石而起。
十二任黃帝酉仡諒在位時,繼續動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修築都城。該城起於具茨山下,沿洧水河兩岸,呈東南、西北向斜形構築,周長22.5公里。證明黃帝並非是虛構的神話帝王,而是真實的歷史存在。
酉仡諒二十二歲即帝位,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五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時代》),卒於帝仡諒四十四年(辛酉,前4140),終年六十七歲。死後遺體葬在龍崗(今河南鄭州新鄭市南),帝號仡諒,尊號黃帝。

酉仡諒在位年表

公元紀年(乾支)……在位時間……大事記
前4183(戊寅)……元年……
前4182(己卯)……二年……
前4181(庚辰)……三年……
前4180(辛巳)……四年……
前4179(壬午)……五年……
前4178(癸未)……六年……
前4177(甲申)……七年……
前4176(乙酉)……八年……
前4175(丙戌)……九年……
前4174(丁亥)……十年……
前4173(戊子)……十一年……
前4172(己丑)……十二年……
前4171(庚寅)……十三年……
前4170(辛卯)……十四年……
前4169(壬辰)……十五年……
前4168(癸巳)……十六年……
前4167(甲午)……十七年……
前4166(乙未)……十八年……
前4165(丙申)……十九年……
前4164(丁酉)……二十年……
前4163(戊戌)……二十一年……
前4162(己亥)……二十二年……
前4161(庚子)……二十三年……
前4160(辛丑)……二十四年……
前4159(壬寅)……二十五年……
前4158(癸卯)……二十六年……
前4157(甲辰)……二十七年……
前4156(乙巳)……二十八年……
前4155(丙午)……二十九年……
前4154(丁未)……三十年……
前4153(戊申)……三十一年……
前4152(己酉)……三十二年……
前4151(庚戌)……三十三年……
前4150(辛亥)……三十四年……
前4149(壬子)……三十五年……
前4148(癸丑)……三十六年……
前4147(甲寅)……三十七年……
前4146(乙卯)……三十八年……
前4145(丙辰)……三十九年……
前4144(丁巳)……四十年……
前4143(戊午)……四十一年……
前4142(己未)……四十二年……
前4141(庚申)……四十三年……
前4140(辛酉)……四十四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