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黎(A. Théophile Piry,1850年-1918年)清末民初時掌有中國郵政大權的法國人。帛黎一家三代都曾在中國海關任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帛黎
- 外文名:A. Théophile Piry
- 國籍:法國
- 出生日期:1850年
- 逝世日期:1918年
- 性別:男
概述,經歷,影響,著作,
概述
帛黎,法國人。同治八年,來中國,充福州船政學校教員。十二年,賞五品銜,予雙龍獎牌。調充江海關稅務幫辦,歷鎮江、北海、甌海、臨海、粵海諸關。
光緒十九年,晉三品銜,調北京,遷稅務司。二十二年,朝議行郵政,以赫德兼領其事,帛黎實參治之。凡都會、省城、通商口岸,漸次置局,命曰“大清郵政”。尋徙拱北。二十六年,還京。遷郵政總辦,晉二品銜。置代辦局於蕪湖。二十九年,河南、山東、山西、貴州復置副總局,自是內地城鄉村鎮,街郵遍設。時尚未入萬國郵政公會,即已與日本及英屬印度、香港聯約試行。三十年,賞雙龍三等第一寶星。與法、德及英屬那達商定聯郵章程。先後成郵政六百餘局,代辦四千二百餘所。
宣統三年,改隸郵傳部,設總局,尚書盛宣懷疏薦之,遂被命為總辦,郵局置官自此始。越二年,乞病歸。未幾,卒。
經歷
生於法國南特一個工人階級家庭。1869年,來到中國,充任福州船政學校敎員。1873年(同治十二年),賞五品銜,予雙龍獎牌。1874年,調充江海關稅務幫辦。1875年至1877年,任同文館法文教習。1878年在北海海關以幫辦代理關務。1882年在北京總稅務司署代理漢文文案。1886年奉調朝鮮海關。1888年,任北京總稅務司署襄辦漢文案副稅務司。1889年任代理稽查賬目稅務司。1893年(光緒十九年),晉三品銜,調職北京,遷稅務司。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清政府議行郵政,以總稅務司赫德兼領其事,帛黎實際主事。在各都會、省城、通商口岸等地設定郵局,命為“大淸郵政”。同年,任拱北海關稅務司。1901年,遷郵政總辦,晉二品銜,並於蕪湖設定代辦局。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河南、山東、山西、貴州設定副總局。從始內地城鄕村鎮,遍設街郵。當時大清國尚未加入萬國郵政公會,帛黎已與日本及英屬印度、香港聯約試行。1904年(光緒三十年),賞雙龍三等第一寶星。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帛黎與法、德及英屬那達商定聯郵章程。帛黎先後設立郵政局六百餘間,代辦四千二百餘所。1911年(宣統三年)5月,郵政從海關改隸郵傳部,設郵政總局。帛黎獲郵傳部尚書盛宣懷推薦,就任為郵政總辦。但帛黎的英文職稱卻是Postmasters General,相當於英國、美國的郵政部長。
數月後,辛亥革命暴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在南京組建臨時政府。得到法國支持的郵政總辦帛黎,仍然掌握郵政大權,對臨時政府持觀望態度,遂在前清郵票上加蓋「臨時中立」四字,孫中山立刻抗議。同年3月,又改為加蓋「中華民國臨時中立」,同樣遭到各界反對。帛黎最終被迫停止發行這些郵票。
當時中國的郵權一直由外國把持,帛黎不肯任用回國的華人留學生,於是馮農等留學生聯合郵局內的華人員工組成「中華全國郵政協會」,要求帛黎辭職,爭取收回郵權。帛黎一方面禁止員工參加郵政協會,批評郵政協會「造作無根之語,簽布華人傳單……此等謬誤之舉,意在抨擊郵政機關……」;另一方面採用分化政策,任用部份華人留學生,最後事件無疾而終。
1915年6月,帛黎因病回到法國。[10]1917年6月11日,正式退休,郵政總辦一職由法國人鐵士蘭繼任。1918年7月10日卒。北洋政府交通部,奉大總統、國務總理令,中國所有郵局於8月9日下半旗致哀。
影響
帛黎來自法國,因而比照法國當時的郵政用色,決定以綠色為大清郵政主色。從此台灣及中國大陸的郵局就沿用綠色為代表色。
著作
Le Saint Edit: Etude De Litterature Chinoise (1879)《聖諭廣訓》帛黎翻譯的中法對照本
The trade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Chinese empire(1908)《中朝制度考》馬士、卜航濟、帛黎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