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書解讀》共分為德篇、道篇兩部分,主要內容包括:厚道與薄禮;太好,也不好;不理解,不奇怪;沒有反,哪有正;對立的平衡;柔弱與無形;知足與知止;理想的國度;聖人的境界;慈悲的力量;最高的境界等。
基本介紹
- 書名:帛書《老子》解讀
-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 頁數:94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文匯
- 作者:杜偉民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9608188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德篇
一章 厚道與薄禮
二章 太好,也不好
三章 不理解,不奇怪
四章 沒有反,哪有正
五章 對立的平衡
六章 柔弱與無形
七章 知足與知止
八章 大境界,清靜心
九章 有道與無道
十章 聖人的神話
十一章學習?聞道?
十二章善良與誠信
十三章把握生命
十四章道德涵養萬物
十五章欲望是禍
十六章大道與捷徑
十七章 由這邊,看那邊
十八章物壯即老
十九章 智慧與超脫
二十章 忙啥呢?靜點
二十一章禍兮?福兮?
二十二章節儉,不是小氣
二十三章小魚·鬼神
二十四章大國與小國
二十五章法寶與保障
二十六章大小與難易
二十七章敗在終點?痛
二十八章玄德,很炫
二十九章百川之王
三十章 理想的國度
三十一章聖人的境界
三十二章慈悲的力量
三十三章最高的境界
三十四章哀兵必勝
三十五章知音難覓
三十六章無知不要緊
三十七章安民,天下安
三十八章真正的勇敢
三十九章別狗拿耗子
四十章 因果關係
四十一章剛強與柔軟
四十二章弓箭原理
……
道篇
本書主要參考書目
我讀《老子》的幾點心得
後記
後記
我之所以會關注老子和他的《道德經》,是因為一次偶然。那天在上海圖書館內書店裡,我看到蔡志忠的繪本《老子說——智者的低語》,一時好奇便買了。回家一讀,才知道自己對老子的認識,竟是這般淺薄無知!轉念一想,這也不能全怪咱呀,從小到大,誰曾給過我們正確認識老子的機會嗎?
回顧我做學生的時代,似乎並不記得有哪一本教材或哪一位老師曾經熱情詳細地介紹過老子。每當涉及先秦文化、諸子百家或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老子會被提及,但通常是簡之又簡:“老子,道家代表人物,著有《道德經》,與莊子並稱‘老莊’,提倡無為,提倡愚民,勸人們回到結繩記事、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時代。”至於那部《道德經》到底說些什麼,教材上沒有,老師沒說,考試卷上當然也不會有。一般應付考試,記住這些大概也足夠了。
因為喜歡,所以有心要去找老子原著。一找才發現,因為《道德經》成書較早,手抄的失誤,語言的簡潔,漢語及漢字的變遷等,使得一部《道德經》古今流傳的版本、注釋分歧,紛紛紜紜,以致造成了《道德經》的難讀、難懂。這一狀況,激發了我想把問題搞清楚的熱情。於是就有了那些對比和探索的艱苦跋涉日子,有了這部書稿的結果。
在那些對比和探索的過程中,我時時感到老子的《道德經》,雖然難讀一點,但它的確是一本值得相伴人生的好書。當我們經歷的挫折和磨難越多,就越能體會到老子思想的不朽價值。隨著對老子和《道德經》認知的加深,我似乎可以看到:一位死而不亡的神秘長者,正望著歷史的長河,在點頭微笑。那么多已發生的、正發生的、未發生的萬千世事,竟包容在他的寥寥數語之中。
從我自身研習老子《道德經》經歷中,使我想到也許還有不少人,特別是年輕人其實還是希望了解老子和《道德經》的,只是因為種種的原因而錯過了。我願意通過我的工作,讓這種錯過的可能性可以降到最低的水平。這就是我那個衝動的初衷,期望我的工作讓有興趣的讀者獲得利益,獲得愉悅,多一條走近老子的途徑。
在此書即將出版之際,我十分感謝高藝芬小姐、俞國良先生、余小雄女士、印海紅小姐的大力幫助,十分感謝文匯出版社的朱耀華先生、李英女士、陳政先生,以及朱來扣先生的鼎力支持,同時我還要特別感謝我親密的朋友:張湘君女士默默無悔的奉獻。
2012年12月10日
序言
老子,其人其事,可見於漢代司馬遷寫在《史記》中的傳說,據說就是那個李耳先生,但一生可考證的事跡,稀缺。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老子生活在其中間節點上,約在春秋戰國時期。老子被公認的存世著述,也就是《道》、《德》兩篇文章(通常合稱為《道德經》或《老子》),然而其思想的光芒卻穿透了他身後的兩千五百年,一直到達現代乃至將來。
一部《道德經》,寥寥五千言,歷史上註譯者有數百家之多,多個版本流傳。這種狀況,讓學習者不免糾結,但至少說明了《道德經》確實是古今公認的經典,以至於反覆被傳抄,而其在這個流傳過程中,也演化出多個版本。其次,由於年代久遠,漢字變遷,傳播條件的限制,方言因素,加之老子的文風深刻而簡潔等原因,使得《道德經》確實很難讀懂,致使歷代後人讀注《老子》分歧頗多,費解之處也頗多。所以,從我自己對老子及《道德經》的認識和學習經歷中,感覺到一般的讀者可能知道有老子,有《道德經》這部書,但未必輕易就能讀懂這部超越時代的偉大著作。
鑒於此,我希望能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加上一點勇氣,取比通行本更接近原著原貌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甲、乙)兩種為主本,湖北郭店楚墓出土竹簡《老子》(甲、乙、丙)三組以及通行本為副本,在不損害原作、無歧義和普遍認同從優的原則下進行校訂,對原文中的假借字、通假字、異體字、消亡字等,均以當代中國大陸通行簡化漢字予以替換。然後以此帛書《老子》校訂本為準,做一次嘗試和探索,譯出一冊相對通行本譯本較少的帛書《老子》現代漢語白話譯訂本,推動中華傳統文化寶藏中的老子思想普及,同時保持文本的多樣性,希望可以有益於未來的讀者。因此這個現代漢語白話譯本,將儘可能體現老子原著的精髓,以直譯為主,盡力避免意譯出現的主觀隨意性;原著中今天已為常見常用的原句,將不加譯述,直取原句;同時儘量體現出原著在語言上的美感,包括節奏感、詩意,力求通俗、流暢,便於記憶。
本書的《道》、《德》兩篇及章節順序以馬王堆帛書為準。為讀者參讀通行本的方便,在帛書章節序號右邊的括弧內,標出對應的通行本章節序號;對於兩個版本中某些章節的前後順序不同,在括弧後加。號標記。
同時,為方便讀者對各章內容的閱讀識別或快速查找,本書在譯文的每一章都添加了一個提示或概括性的小標題。
老子思想的睿智、對於生命的洞徹和其著述所蘊涵的深刻思辨,是中華文明流傳於世的寶貴而豐富的文化礦藏,也是我們身處當下繁雜、喧囂的多元文化境遇中的清涼劑與身心調和的文化時尚元素。
我最大的心愿,便是期望有更多忙碌於現代快節奏生活的人,能夠在稍有閱讀樂趣的氛圍里,真正開始了解老子和他這本偉大的《道德經》。
2012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