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蜥魚屬

帆蜥魚屬

帆蜥魚屬(學名:Alepisaurus):屬輻鰭魚綱仙女魚目帆蜥魚科帆蜥魚屬,包括長吻帆蜥魚和短吻帆蜥魚兩個物種。它的拉丁文學名“Alepisaurus”的意思是“無鱗的蜥蜴”。這種魚的體長可達2米,身體呈帶狀,體狹長而側扁。吻尖長或鈍尖。口大,上下頜骨具銳利之牙齒。體裸露無鱗。無發光器。無泳鰾。帆蜥魚屬之背鰭高而長,起點於鰓蓋上方,一直延伸至體後部,開展後似帆狀,具29-48軟條,後方具脂鰭。嘴裡長滿了獠牙,是很容易識別的魚類。深深的口裂和巨大的犬齒都證明這是一種掠食性魚類

該屬魚類是深海遠洋魚,食物包括浮游甲殼動物(比如磷蝦)、魷魚和一種叫做被囊動物的帶狀水母浮游體(salp),還有各種魚類,尤其是燈籠魚和鯡魚。廣泛分布在全球除極地以外所有的遠洋水域,甚至在格陵蘭島都曾有過樣本紀錄,是一種適應力很強的魚類。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下屬物種,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帆蜥魚因背鰭長且高、呈帆狀而得名。平均體長150厘米,最大可達215厘米;體重1.3-3.2千克,最大達9千克。體狹長而側扁,肌肉鬆軟,骨質脆弱,呈半透明狀。頭側扁而略高,頂部平坦。吻尖長或鈍尖。眼大,有脂眼瞼。口大。兩頜具銳齒,大小不均,犬齒或小齒,間雜有幾個大的劍狀齒。上頜延伸至眼後方,末端不擴大,下頜突突於上頜;上下頜骨齒各列列齒,排列稀疏,下頜齒較大上頜齒;上頜小齒很多,並有三顆強大之大齒,兩者在前,其一在後;頜其最前有一強大之犬齒,隨後為6顆小齒及兩顆大犬齒,再後為一列約12顆之小齒;鋤骨無;齶骨具齒鰓被架7。
體裸露無鱗。側線呈管狀,明顯凸出。背鰭始於鰓孔的後上方,止於臀鰭起點的後上方。脂鰭中等大;臀鰭位於體的後部;胸鰭位低,前端鰭條最長,呈矛狀;腹鰭小;尾鰭深叉形,上葉部分鰭條延長成絲狀。新鮮時,頭部及體背部藍青色,體側和腹部銀灰色,具有珍珠光澤。隆起線黑褐色。各鰭色暗。無泳鰾,發光器體柔軟無鱗。背鰭高而長,起點於鰓蓋上方,一直延伸至體後部,開展後似帆狀,具29-48軟條,後方具脂鰭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熱帶與亞熱帶的水域;然而, 在攝取食物的期間成魚可能回遊到靠近北極的達到向北遠至格陵蘭,冰島與白令海。表層帶至中層帶, 從接近水表面到在 1000米之下,長吻帆蜥魚棲息深度在水錶層至水下1,000米以上;短吻帆蜥魚生活在水面下深度範圍640-1591米。深水區域68°N - 72°S,180°W - 180°E。有明顯的晝夜垂直移動特性。有時接近近岸水域。

生活習性

主要為夜行性魚類。性兇猛而極貪食,往往囫圇吞咽各種中小型餌食,以大型浮遊動物、軟體動物、底棲動物、蝦類、甲殼動物及魚類為食。天敵為青花魚、鯊魚、巴鰹魚、黃鰭鮪魚與皮毛海豹。

分布範圍

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溫暖海區,在中國見於西沙、中沙群島海域。見於地球上所有的海洋中。 最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水域。分布很廣。從阿留申群島到智利的東太平洋、西太平洋;從日本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新喀里多尼亞;從格陵蘭島到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的東大西洋;西大西洋,北至冰島、地中海這;印度洋至納塔爾、南非和馬爾地夫海岸(84°N-57°S,180°W-180°E)。
分布於美屬薩摩亞、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澳大利亞(麥格理)、巴哈馬、巴貝多、百慕達、巴西、加拿大、維德角、智利、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群島、庫克群島、古巴、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斐濟、法屬玻里尼西亞、法國南部地區(阿姆斯特丹、聖保羅州、克羅澤群島、克爾格倫島)、甘比亞、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海地、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冰島、吉里巴斯,賴比瑞亞、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茅利塔尼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蒙特塞拉特、摩洛哥、納米比亞、諾魯、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紐埃、諾福克島、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皮特凱恩、葡萄牙(亞速爾群島)、波多黎各、俄羅斯聯邦、聖巴泰勒米、聖赫倫那、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阿森松、聖赫倫那島(主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屬)、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塞內加爾、獅子山、聖馬丁島(荷屬)、索羅門群島、南非(馬里恩愛德華王島)、中國(台灣島)、托克勞、湯加、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美國、美國本土外小島嶼(威克島)、萬那杜、維京群島、瓦利斯和富圖納、撒哈拉沙漠西部。
帆蜥魚屬
帆蜥魚分布圖

繁殖方式

帆蜥魚為卵生,繁殖習性知之甚少。雖然被認為是雌雄同時交配,產生卵子和精子的,但從未被觀察過。可以推斷,這些受精卵是浮游生物,幼體很小並在海水的中上層中傳播。這些魚在標準發育進程之後,從卵子進入浮游階段,到達遠洋幼蟲階段,最終達到成魚形態。雖然在某些海洋盆地中發現捕帆蜥魚存在季節性的多少,但產卵是否是季節性發生尚不清楚。

下屬物種

帆蜥魚屬(2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Alepisaurus brevirostris
Gibbs, 1960
2
Alepisaurus ferox
Lowe, 1833

種群現狀

該屬物種為大洋性魚類,數量眾多,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