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邑壺是“布邑壺”坊的簡稱,作坊是由宜興陶藝家沈亞軍於2010年創建,作坊以製作紫砂壺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邑壺
- 創辦時間:2010年
布邑壺是“布邑壺”坊的簡稱,作坊是由宜興陶藝家沈亞軍於2010年創建,作坊以製作紫砂壺為主。
布邑壺是“布邑壺”坊的簡稱,作坊是由宜興陶藝家沈亞軍於2010年創建,作坊以製作紫砂壺為主。布邑壺中布:意為“普通平民”(引《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邑(yi):意為“小城市”,也是宜興用得最多的兩個冷字“氿”...
但卞壼認為這不合禮,更認為王式有錯,不以禮法行事,沒資格任審核人的小中正一職。最終王式經鄉邑清議,終身不被任命為官。卞壼除了遵從禮法,更加不畏權貴。如在王式一事,他順道亦彈劾司徒荀組和揚州大中正兼侍中陸曄和淮南大中正兼散騎侍郎胡弘不能崇正禮法,失職應被免職和削減封地,並由廷尉定罪。最終由...
南北寬10米,內有石礎的夯土遺址。遺址北部發現陶窯5座及大量繩紋的板瓦瓦坯。採集有外繩紋、內麻點紋、菱形紋或布紋的板瓦、簡瓦,連弧紋、平行雙弧紋、雲紋瓦當,"澄邑漕倉"文字瓦當,以及陶罐、翁、盆、壺、缽等殘片。2003年公布被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者:張皓強)
銅作為當時重要的戰略物資,由國家掌控。國家對外賞賜的是獨有資源,比如青銅禮器、玉器或是用優質陶土做的陶禮器。而接受納貢,或用武力獲得的,主要為原材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做青銅器的原料——銅和錫。伴隨著“金道錫行”通往周王朝的都邑,大量的銅、錫資源運到中原,為創造輝煌的青銅文明奠定了基礎。曾國古都...
仕虎天麟諱權公季子歐氏出字希谷又原善號太新行萬四世居晉邑卅一都霞塢黃厝元英宗至治壬戌年七月廿八日申時生明成祖永樂庚寅年二月初七日亥時卒子四君章伯元玄元玄才 勝公又名應孫天德諱檟公子字學古號依江行明一聰穎異人書過目成誦洪武癸丑舉明經廷試第一官廣東潮陽訓導升浙江湖州府教授師範著聞登其門者多出...
思德又名棠大俠次子字朝殿號金色行占三以子汝亨貴贈江西布政司參議明嘉靖庚辰年二月十一日生萬曆庚寅年二月初七日卒葬靈鷲山之原配李氏子二克遜汝亨 思恭天賦長子字朝肅行思五明嘉靖壬辰年三月十四日寅時生邑監生配林氏子汝壟 思敬天賦次子字朝慎行思七明嘉靖乙未年八月廿一日丑時生監生配林氏子汝鍈遷清江境化龍...
90 釉陶壺 91 釉陶壺 92 陶飛鳥博山爐 93 陶五聯罐 94 青釉提梁盎 95 青瓷帶托小盞(兩件)96 陶伎樂女俑(兩件)97 三彩胡人騎馬俑 98 陶人首鴨形俑 99 三彩四人抬轎塑 100 醬黃釉瓷塑偶人(兩件)101 三彩七星拱月盤 102 青釉四系壺 103 定窯白瓷碗(兩件)104 定窯白瓷碗(兩件)105 定窯...
縣邑 指都城以外的各地的縣城,有的是郡國的治所。據歷史記載,從西漢初年開始,全國的縣邑普遍築城牆。由於所在地域的不同,可分為內地的縣邑和北方邊境地區的縣邑。內地的縣邑 在陝西、河南、山西、山東、河北、北京、天津、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福建、遼寧等省、市的各地,發現秦漢時代的城址達80餘處...
城內發現西周至春秋時期墓葬,出土銅編鐘、鼎、簋、豆、壺、車馬器以及玉器等隨葬品。文物遺存 綜述 下陽城遺址出土的青銅器有:編鐘、鼎、簋、豆、壺、鑒、鏊、鉞、車馬器等,以及編罄、銅貝、包金貝、骨貝、鏟幣、布幣、玉器等珍貴文物。“虞陽”方足布 “虞陽”方足布是魏國鑄幣,通長4.3厘米,重4.3~...
平陵,位於陝西省鹹陽市秦都區,是西漢王朝第八位皇帝漢昭帝劉弗陵和孝昭皇后上官氏的合葬陵,也是西漢帝陵之一。平陵形制為異穴合葬,東為帝陵,西為後陵。陵區總面積約13.6平方千米,分為陵園、陵邑和陪葬區三大部分。西漢末年,綠林軍、赤眉軍相繼占領長安。赤眉軍退出長安後,恣意發掘漢諸陵,平陵遭到破壞...
任青田時,御倭功為最著,解組歸田,究心理學,與邑先正羅念菴先生倡道里門,有紀言行世學者,尊為株山先生,配曾氏,繼劉氏。生六子,長即曾王父時學賓符公,為名諸生,屢舉不第,游成均,授忠義中衛經歷,駐薊門九年。秩滿,授征仕郎,推恩贈株山公文林郎,母曾贈孺人、劉封太孺人,後官至四川...
’”萊,多認為是齊東鄙邑,可能正是田氏“施陰德”的東方封邑。這裡的萊人敢於譏刺國君之政唱出憤懣之聲———田氏在東方狡兔三窟的經營至此收到了投桃報李之效。總結 以上所述,是對嘴子前墓群的特殊地理位置、墓葬規格的不尋常情形結合齊、陳等國與墓葬年代相當時期的史實做了一些比較分析,從而做出了該墓群...
是鏡,一名鑄,字仲明,號誠齋,品端行粹學養兼純,嘗就舜山墓廬講學,學者稱為“舜山先生“。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六月二十三日生,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己丑二月二十四日卒,壽七十七,葬舜山書院後潛心閣,配江邑高灣陳氏(俊揚女,康熙三十一年壬申生,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卒,壽七十六,葬舜山墓廬),...
前418年,齊國乘機將任姓薛國占領,為田氏邑。另一說為楚國所滅。薛國滅亡後,從薛國逃亡的公子登在楚國做官,楚懷王以沛地賜公子登為食邑,公子登遂率族人遷居於沛,以祖先原封地命姓,成為薛姓。如果薛國為楚國所滅,公子登入楚做官,侍奉仇敵,於情不和。再則,此地後來為齊國田嬰封地。薛國應是被齊國所滅更...
古城建於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原系金代集寧縣,為西京路大同府撫州屬邑,是蒙古草原與河北、山西等地進行商貿交易的春市場。元代初年,升為集寧路,屬中書省管轄,下轄集寧一縣。城內曾有皇慶元年(1312年)所立《集寧文宣王廟學碑》。1988年6月,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自治區級重點文物...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為河東郡(治安邑)邑地。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魏及風陵屬魏王豹。漢高祖二年(前205年)定魏地,始置河北縣於魏城,隸屬河東郡。新天鳳元年(14年)改郡名,河北縣屬兆陽郡。東漢時期恢復河東郡名,屬河東郡。三國時屬魏。正始八年(247年)為河北縣屬河東郡。西晉為河北...
蕭竑,字立之,福建尤溪人。宋嘉祐八年進士,曾任長樂縣令。人物介紹 蕭竑,字立之(《宋詩紀事補遺》卷一六),尤溪(今屬於福建)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特奏名進士。神宗熙寧中知長樂縣。事見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九、三三。人物事跡 《長樂縣求誨堂記》熙寧五年,邑今蕭竑撰。 《閩清縣遷創...
城牆的夯土層中,夾有繩紋板瓦、筒瓦和印紋硬陶殘片;存有筒瓦、板瓦、瓦當、和盆、罐、壺、缽等陶器殘片;城西的象山上,幾乎等距離地突兀著三座小山巒,似埃及尼羅河畔的金字塔一樣,站在山巒上便可俯瞰整個城池;城址東面的耒水河岸邊現留下一大缺口,為當時東城外的一座碼頭,起著縣邑商業與軍事物資的吞吐...
隨葬陶器以陶單耳罐、繩紋罐、盆組合為主,也有陶鼎豆壺組合,部分墓葬隨葬有銅鼎、敦、矛、鏃、帶鉤、石器等。文物價值 徐陽墓地是研究春秋戰國時期民族遷徙與融合、文化交流與互動的重要資料,對探索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民族融合與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徐陽墓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據不完全統計,瓷器的器型計有碗、盤、缽、盞、盂、瓶、燈、執壺、尊、盆、缸等器皿類物,此外還有瓷俑、絞胎球、玩具等。就其裝飾技法來看,計有模印、刻劃、繪花三種,裝飾花紋的種類計有三彩、白地黑花、紅綠彩、青花等四種。比較典型的瓷器品種有白釉瓜棱盂、葵口碗、菊瓣紋碗、斗笠碗、黑釉凸黃線執...
明·邑侯劉公校正北霍渠祭祀記 明·後溝莊水例碑記 明·商山廟新建磚窯碑記 明·清水渠碑記 明·重塑金佛相記 明·丙寅春登春秋閣詩 明·重布金田碑 明·祝國碑記 明·崇禎帝祭關帝碑 明·關帝廟碣 明·聖王屯清理屯田碑 明·鐵鐘銘文 明·八卦羅盤銘 清·陳公善行記 清·晉承蔭墓志銘 清·登中鎮山詞 ...
周曆王、周宣王、周幽王時(前781年以前),西戎勢力發展,深入關中,威脅周室,屢起戰爭。“周避犬戎難,東遷都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而有其地,與誓,封爵之。”從此,秦始有封地,為諸侯國。秦襄公八年(前770年)起,...
蔣國是西周初年周王朝分封的同姓諸侯國。《左傳》信公二十四年(前636年)載:“凡、蔣、邢、胙、祭、周公之胤也。”春秋時被楚所滅,置期思邑,漢置期思縣,南朝梁天監四年置期思州,陳置邊城郡,隋廢郡改縣。唐初,期思縣廢,一直隸屬固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劃歸淮濱。1982年,當地農民在挖排水溝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