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竑,字立之,福建尤溪人。宋嘉祐八年進士,曾任長樂縣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蕭竑
- 別名:字:立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建尤溪
- 出生日期:1063年
- 職業:官員
- 主要成就:宋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進士
- 朝代:宋
人物介紹,人物事跡,相關釋義,諸縣社壇,諸縣廟學,諸縣祠廟,
人物介紹
人物事跡
《長樂縣求誨堂記》熙寧五年,邑今蕭竑撰。 《閩清縣遷創獄舍記》熙寧中,邑令徐絳撰。 長樂縣《元佑港碑》黃裳撰。 《增學額記》元豐中,范擴撰。簿。簿廨,縣之側,淳化中廢,詔以尉兼焉,後復置。尉廳,本縣東南,紹興十年,移行衙右。元豐二年,增置西尉,建治教場間;紹興八年,郭昭仲辟所舍之西為堂,曰隱吏;乾道六年,遷教場西門外,重架廳事居之。崇寧,置丞,於縣西為廨。
相關釋義
永福舊令、尉二員止尉廳,縣鼓門內之西。元豐二年,始置簿廳,即縣東隅四十步創。崇寧置丞,又拓鼓門內之東為廳。建炎三年火,沿縣以東丞、簿廳皆災。陳炎為宰,趣調二役,僅措立縣宇。(底本作“二役”,崇抄作“工役”;底本作“指立”,庫本、崇抄作“措立”,皆據改。)紹興改元,王禹同繼之,乃建外鼓樓門樓。至二十一年,令葉秉彝補葺蓋造,乃備。是時,丞、簿寓重光寺二十三年矣。吳庭表為丞,秉彝仍與創復舊治。獨簿至今猶寄重光寺西廡。若尉治,則無所改易,崇寧三年,尉江信攝縣事所重建也。
閩清以稅場為縣。近起乾化,草創陋狹。大中祥符初,史溫為令,上事之月,守嚴辟疆適至,一見而知之。於是去宿弊,興滯利,不一歲稱治。《縣記》云:“征口之耗登,戶輸之損益,金谷之逋負,詞牒之稽留,胥吏之侵漁,兼併之驕僭,寇攘之聚集,巫覡之淫祀,緇流之偽濫,(底本作“巫□之淫祀□流之偽濫”,缺二字,據崇抄補。)契券之欺詐,封洫之交爭,稱責之倍息。(底本作“稱責之□息”,庫本同,崇抄作“稱貸而倍息”,補“倍”字,仍“責”字。)俾自陳而改張,責伍保而督察。又列為簿領,(底本作“簿□”,缺一字,據崇抄補。)制以關防。強則抑之,弱則舉之,懲之頑惡,誨之孝悌,戒之游惰,勸之播種。養生送死,節用知方。未逾期月,一境鹹格。”(底本作“□格”,缺一字,據崇抄補。)既為之建學立社,設市井,置射場,表分閭巷,界定村落,陸途則布石,水渡則造舟。置越客亭以備迎送。又為雙舟,名曰仙槎。亭之行,有二小舟從焉。民大悅之矣。大姓者四十四人,乃鳩財以“願葺公宇”為請。首新令廨,置敕書樓。有台曰勵俗、齋曰無惑、閣曰退食、樓曰將歸。有亭二:內曰北堂,外曰星徽。至於諸僚厘務之所,靡不修蓋。其外,則鼓門之右有南昌閣,公圃之內有波心亭。廓開公庭,徹視通路,民有訟訴,罔有不達。時,民有訴告,令相追究。未嘗遣一吏攝一民,面自窮理,至則遣之,以是囹圄多空。招攜疲瘵,給以曠土,寬以祖制(庫本、崇抄皆作“寬以租賦”。),樹以室廬,因其登谷,誨以儲蓄。不急之用,無或為者。秩滿去官,所有惟琴書,所得惟民謠。皆祥符三年,溫自為《記》。時,主簿已廢,壞宇猶在,後復建。治平改元,尉廨,以州司戶沈安圃攝邑,乃修復之。熙寧元年五月,霖雨薦作,山谷百水爭出。前去數百步,大江復漲溢,民廬漂沒,官舍亦遂蕩然。有僧遠思等餘八十人,(底本作“餘八十八”,庫本同,復旁改“八”為“人”,崇抄作“百十餘人”,據庫本改。)以住院遺積請任其役。閱四月,為屋五十七楹。規模始大於前。故獄舍在東南隅,遠不可察視,遷創於內。時知縣徐絳也。絳自為《記》。淳熙四年十二月,災。其明年正月,令朱棨視事,以二月調役,六月告成。令、尉、簿廨,以次悉復。
寧德縣本鹽場。令、簿、尉、丞,舊四廳。建炎二年,建寇皆焚之。紹興改元,令,趙詵之更創;丞,縣西。尉,又在其西;簿,二十八年始移治故驛舍地,今館驛即舊主簿廳。今縣南。
羅源自慶曆八年移廨宇縣北。時,令陳偁也。偁,延平人。開渠以膏民田,人號永利渠。作亭以來商征,且燕息於是,人號陳公亭。新孔廟以勸民學,數年,學優而仕,知名者眾。人曰:陳公之門人。既去,而人思之。元豐中,守溫陵。士人、父老越境迎之數十人,爭奉酒肴。(底本作“爭奏”,庫本同,據崇抄改。)陳詩云:“壺漿壓境來迎拜,猶記溪山舊主人。”元祐中,聞其訃。邑人相與聚哭者三日。元符改元,為立祠堂。余太宰深時為太學正,為《記》。舊令、尉二廳,尉兼簿。亦坐建寇毀。(底本無“毀”字,據崇抄補。)建炎三年,令吳確始建縣宇。尉猶草創,其廳事,淳熙六年,尉施炎乃克為之。簿,自紹興四年初置,寓水陸寺。淳熙二年災。其明年,王葵為簿,始即寺建廳事。(底本作“始印寺”,據崇抄改。)
諸縣社壇
皇朝景德、祥符以來,申戒嚴飭諸縣,以次修舉。至政和,頒降圖式,或乃改創焉。
侯官烏石山下。於縣亦為西南。政和元年,始建齋廳。
閩清大中祥符二年,史溫亦始置社稷壇縣西南隅,壇左右,風伯、雨師壇各一,其南植雙表,北為亭以待三獻。堪、溫皆自為文記之。
寧德自有縣以來,建於白鶴岩西。政和二年,徙西南置。
惟連江、長溪、永福各分置壇近縣三所,如郡之制。
連江社稷壇縣西南,風伯壇縣西,雷、雨師壇縣東北。
長溪壇社稷縣西南惠海山下,壇風伯縣西明宗山下,壇雷、雨師東北龍泉山下。(此段文中,庫本、崇抄皆置“壇”字於“社稷”、“風伯”、“雷雨師”之後,與底本異。)
永福 方位如二縣,皆政和後作也。
諸縣廟學
(底本只以“諸縣廟”三字為題,按本志目錄,當是“諸縣廟學”,據補。又,底本自標題以下脫簡一整頁,即自“唐制……”至侯官條“……治平甲辰重修侯”止,復將前一章“諸縣社壇”之半頁文字竄入。今去其竄入之重複內容,並據庫本、崇抄補正所缺。)
唐制:縣學立孔子廟。釋奠,以令、丞、主簿若尉為三獻。本州,唐以前諸邑故行之矣。巢寇之後,毀廢殆盡。皇朝始漸建廟。景德中,詔定縣令、丞、主簿三獻之禮。是時,令之賢有才者,間請於郡自建學,然作者尚寡。慶曆四年,詔諸郡置學,二百人以上許更置縣學,若民力未給,許姑就孔子廟,或系官屋宇。於是,建學者始眾,然教養規約,人自為之。職事、生員,大率略具耳。(崇抄作“大率略具爾至……”,庫本作“大率略具耳……”,據改。)崇寧初行舍法,乃詔:學置學長一人,學諭一人。學長掌一學之事,學諭以經術訓導諸生。委州知、通、教授,選老成有行藝、為閭里所推服者,各給俸祿,縣以不系省雜收錢充。諸生在學一年,從學長、學諭考選,以報令、佐審驗,昇州學。仍置國小,擇可為教諭者。十歲以上願入學者,聽之。惟倚郭縣皆不置。時,學各增建齋宇。逮舍法罷,重以兵火,圮壞者相繼。後率更創,猶有舊制焉。閩、侯官,蓋倚郭縣。
閩縣 以萬歲寺,補山下。
侯官以縣治之東為宣聖廟。慶曆後皆嘗修完。閩縣,慶曆中始建,治平甲辰重修。侯官縣,先聖神座,熙寧九年正月二十八日,縣令方叔完塑像並建廟;(各本皆作“熙寧九年……建廟”,後文重修卻作“熙寧三年”,疑前為“熙寧元年”之誤。)熙寧三年,知縣莊誼重修。舍法行,二縣學並寓府學西北。後罷。今為府學房廊。今春秋釋奠,即廟行事而已。
懷安故有亭。北門道南為祭所。(底本作“切門道南”,崇抄同,據庫本改。)大中祥符四年,主簿陸柬乃卜縣東隅為廟。自為《記》。嘉祐二年,知縣樊紀復移於縣西,擇地之勝,崇建學宮,講堂敞嚴,齋室閟靜,中尊夫子,(崇抄作“中奠孔夫子”。)殿配享以十哲,圖七十二弟子、傳經諸儒於壁,塑孟、荀、揚、韓、王五賢於堂,辟國小,祭器、庖廩鹹具。周先生希孟為之《記》。舍法行,增至八十一區。建炎中,建寇焚毀。紹興初改創縣東。齋二:資深、日新與國小為三。
連江嘉祐三年,修廟為學。政和初廣之,凡四十三區。有善養堂;齋二:篤信、好信。武士及國小,軍興久廢。紹興八年,林覺為縣之三月,改作於縣東南,背長汀,面雲居。邑人林日華率陳元禮、林芘、林錞等緡線萬有奇助之。重門、修廊,巍殿中峙,有:繙經閣、駕說堂,更為四齋:富文、能信、移孝、懷忠。(底本作“龍信移忠”,據崇抄、庫本改。)邑人李侍郎彌遜為《記》。淳熙八年,以學與夫子東向非宜,改為面南。用邑人鄭侍講鑒之言也。陳淳宗率生徒為之。
長溪學,縣東南。慶曆中築菱湖地以建。元祐二年,移東門外,以建善寺地為之。五年,仍舊。大觀二年,知縣葉安節重創,為屋八十八間,大風拔毀。明年復葺,凡四十六區,(底本作“凡六十四區”,據庫本、崇抄改。)齋四:近智、養智、崇智、好智。外,國小。長樂 學最古。起唐乾符四年,建於縣東南。皇朝,宰董淵、吳仲舉、蕭竑、施聞踵繕治,(底本作“吳外舉”,據崇抄改。)莫能就。元祐戊辰,袁正規既視事,(底本作“租事”,據崇抄改。)亟議修建。邑人林通者作《縣圖經》,命鬻之,得錢二十萬,縣富民皆相與出力,乃仍舊殿新之。背殿有堂,翼以兩序,為齋十二。歲種田十二斛,更蓋房廊、後圃餘十間,以佐給費。時養士幾一百人。見林通《圖經》及林勰《學記》。崇寧初,增至五十三區。後舍法罷,多省廢。今齋二:依仁、進德,與國小為三。
古田舊學,廨垣東趾,其地也。景德二年,李堪為宰,毀淫祠三百一十五,撤佛宮四十三,取其材植為縣廟學。位先聖,列十哲,繪六十二子、二十一賢及孔伋以下大儒至唐韓愈氏九十六人。有亭一,曰函丈;台一,曰舞雩;又閣一,(底本作“閣十二”,崇抄作“閤十二”,據庫本改。)曰草玄。校典一人,主緗牘,禮生二人,主奠謁。躡屩贏糧來就學者蓋多。國初時,視諸邑獨盛。堪自為《記》。嘉祐二年,陳昌期領邑事,復修之。昌期自為《記》。(底本作“□期自□記”,缺二字,據庫本、崇抄補。)崇寧初,增至九十一區。有九經閣、(底本作“九理閣”,據崇抄、庫本改。)會道堂。左右序為齋八:精義、達義、遵義、思義、抱義、由義、摩義、喻義,外國小。紹興元年,建寇盡焚之,寓講所於佛屋。(底本作“寓□所”,缺一字,崇抄作“齋所”,據庫本改。)三年,令周彥雄始作於縣西郊。(底本作“令周君”,據庫本、崇抄改。)林好古《記》。(底本自“始作”以下四頁皆殘失上半,每行缺六至八字不等。今以崇抄、庫本互校,但兩本文字出入甚大,或至全異其意,而崇抄多文從句順,因取崇抄,以庫本之文存注備考。此處庫本作“創於邑西郊”,其下無“林好古記”注文。)七年,諸生林好古、陳高、卓冠與其邑人鳩金錢百餘萬,(底本“陳高”,崇抄作“陳鬲”;並以崇抄“其邑人鳩金錢”六字補底本缺文。)請還學景德舊址於令鄧觀。帥張致遠許之。(“於令”以下,庫本作“二十四年湯選”六字。)歲終告成。像塑、繪事、講堂、齋舍、庖圃之所皆備。(“講堂”以下,庫本作“齋室祭器庖廩”六字。)李廣文為《記》。講堂之側有應沙軒。林好古為之《記》。
永福舊有廟學。(“永”字以下,庫本作“福學在縣東崇”六字。)崇寧元年修,凡五十二區。有養士堂。齋三:篤行、成行、(“養士”以下,庫本作“齋三敦行修行”六字。)武士及國小。建炎三年火。紹興初,復葺完。更為四齋:(“紹”字下,庫本作“興間復修建有四”六字。)博文、敏行、履信、懷忠。
閩清景德四年,令史溫上事之三日,(“閩清”以下,庫本作“學縣東南令史溫”六字。)謁廟無所,即議建立。得縣東南隅廢廩地,(庫本於“即議”下作“建禮殿於縣東南”,無“隅”字。)召鄉之秀民謀之。既塑像先聖先師、十哲、周其壁畫六十子及大儒。(庫本於“既”字下作“建塑先聖十哲像”七字。)乃營仁、義、禮、智、信?五,(庫本於“乃營”以下作“樓閣齋堂庖廩以”七字。)聚諸生肄業。講堂一,以資辯論。有談經樓、三禮(庫本於“講堂一”以下作“談經樓三、閣五、續創學舍三十區外,又創善養”,長達十八字,比崇抄多出八字。)堂、祭器庫、嚴奉軒。大中祥符二年,溫自為《記》。紹聖二年,祝聖為宰。陳公暘初擢制科第一以歸。邑人又新其學,(庫本自“科第”以下作“邑人同請於令以國小”。)作堂以祀其兄館閣校勘祥道。四年,鄭居仲為《記》。崇寧二年,(庫本自“閣校”以下作“勘兼太常博士至崇”,中無注文。)增為四十一區,有稽古閣。齋曰:教祗、教中、教和、有造。(庫本自“四十一區有”之下作“養士堂又為齋三教”。)淳熙五年火。明年,重建經史閣。齋十二:(庫本自“淳熙五年火”之下作“令趙鞏之復創為齋”。)教中、教和、進道、經德、居仁、由義、立禮、尚志、(庫本自“進道、經德”以下作“有造能信移忠敏行”。)會文、興能、升俊、養正。
寧德廟學,縣東。嘉祐三年,(庫本於“寧德”下作“學南,嘉祐三年”。)以省地建。崇寧二年,增為四十七區,有敷教堂,(庫本自“增為”以下作“四十二區又建創”。)齋四:東,富文、移忠;西,敏行、篤信。乾道七年,令徐石建國小。(庫本自“敏行”以下作“能信復於學內省地”。)
羅源廟學,縣西南。慶曆八年,令陳偁建。(庫本自“廟學縣西”以下作“南慶曆八年令陳?創”。)延鄭先生穆為師,以勸民學。元祐六年移縣東。(庫本自“以勸”之下作“民元祐六年令袁符移於縣東為今所”。)崇寧初,增至九十九區。有議道堂。齋九:勤禮、(庫本自“九十九區”以下只作“齋五”二字,下接“篤禮”。)篤禮、彰禮、由禮、善禮、好禮、隆禮、崇禮。外國小。(庫本於“好禮”之下只有“及小”二字,徑接句末“學”字。以上底本每行所缺字,庫本與崇抄多異文,字數出入亦甚大。)建炎間遭爇,建,兵後重創。
諸縣倉庫 縣倉有三:一曰鹽倉,(崇抄有“諸縣倉庫”標題及“縣倉有三,一曰鹽倉”,底本缺,庫本亦缺。)二曰省倉,三曰常平倉。鹽倉者,國初有之,分貯漕鹽於此。(底本自“常平倉鹽”以下至“漕鹽”之前皆缺文,庫本同,據崇抄補。)其旁置場,聽民自市焉。元豐,運額既多,(底本自“聽民”以下至“既多”之前皆缺,庫本同,據崇抄補。)隨產科賣。無產者,謂之浮鹽。民以時視價值多寡,(底本自“謂之”以下至“多寡”之前,皆缺,庫本同,據崇抄補。)於此取給。閩、侯官、懷安、古田、閩清、永福,(底本自“懷”字以下至“此六縣”之前皆缺,庫本同,據崇抄補。)此六縣者,由南台倉搬請。以往,倉場皆附縣置。(底本自“搬請以”之下至注文“閩縣”之前皆缺,庫本同,據崇抄補。)閩縣,舊在主簿廳東。侯官,系天聖元年附主簿廳置場。古田,“治平記”:“賣茶鹽場在縣南。”永福,曾師建“記”:“鹽倉,在縣城東。”懷安、閩清,並縣內。(以上注文,底本缺“田治平記賣茶鹽”和“記鹽倉在縣城東”十四字,據崇抄補。庫本則無此整段注文。)連江、羅源、寧德、長溪、長樂、福清,(底本缺“羅源寧德長溪”六字,庫本同,據崇抄補。)此六縣者,各地產鹽,歲捐,賣其民。以其餘運納南台倉。(底本缺“歲捐賣其民以其”七字,庫本同,據崇抄補。)雖海倉逐邑別創,許亭戶輸納至縣給賣,(底本缺“別創許亭戶輸”六字,庫本同,據崇抄補。)則又各置倉場縣東、西。連江在縣西南,羅源在縣西之側,建炎二年,知縣吳確重建。寧德在縣門內之西,亦兵火後重創。長溪、福清,皆縣門內之西。長樂,縣內。天聖六年,四縣罷煎漕課,猶命鬻縣鹽。惟長樂嶺口、福清海口二海倉如故。嶺口倉,去縣東二里,舊在臨水渡側。熙寧中,運使賈青移此。海口倉,去縣東二十五里。嶺口有監倉一員,(底本作“監倉”,庫本同,崇抄作“鹽倉”。)廨舍在縣尉廳之西。海口倉以監鎮兼管。政和中,鹽本不給。官吏趣辦漕額,謂民產浮鹽可米償,因仍至今,倉場皆在也。
省倉者,鹹平四年始置。初,諸邑輸米,悉趨都倉。至是,大理寺丞馬易從奏:“諸郡外縣合銷糧草,令順便受納。”於是,敕各置倉。閩、侯官、懷安以倚郭不置,餘九縣皆置。連江、永福,皆縣內之西。福清,縣門外之右。長樂,去縣西半里。長溪,縣之東南。羅源、寧德,皆在縣東,建寇焚毀。其明年,羅源再創;寧德至紹興二十八年乃更造。古田、閩清,皆在縣側。古田,兵火後再創;閩清,淳熙四年災,明年更造。其後,水口、雞菜兩鎮置寨,又分兩倉,凡十一所。隆興二年,以連江民赴都倉輸米便,自後科撥,歲止十倉。
常平倉者,皇祐元年始置。初,詔州置常平,翰林侍讀學士宋祁以為,遠縣鄉保力農之家,無由沾被。是歲,州始以常平都數量戶口多寡,分九縣置倉。連江,縣西廡。福清,縣門內之左。永福,在縣東隅,去縣四里,崇寧三年建。長樂,縣西。長溪,縣東。寧德,縣門內之西,紹興元年創六廒,乾道七年增創一廒。羅源、古田、閩清,與省倉同。康定二年,復義倉法。元祐中,許於常平倉別項樁管。隆興元年,州始撥還逐縣義倉合管數目。明年,連江既並赴州倉,常平獨八縣受納。若縣錢庫。
有省庫,國初,州縣錢物悉以系省,始置有常平庫,與倉同置於皇祐元年。有免役庫,熙寧五年,起催免役錢,置閩、侯官省庫。各縣廳西常平、免役,移丞廳置。餘十縣並縣門內。福清,縣廳西街上。長樂,縣廳側,舊建。連江,縣東,乾道三年重建。羅源,常平庫在縣廳西,省、役庫在縣廳東,建炎三年重建。寧德,省、役庫在縣西,紹興元年建,淳熙六年並歸省庫,以免役庫為架閣庫;常平庫舊在縣西,紹興二十八年移在縣東。古田、懷安,皆縣廳西,皆建炎兵火後建。其後,有經制、總制、抵當、米價錢,各並就庫眼。惟長溪,運司、免役、常平、抵當庫,縣西,經、總制、米價庫,縣東,元豐元年重建;永福,省、役、常平庫,縣東,經、總制、抵當、雜交庫縣西,建炎三年重建。錢庫外,各置架閣庫。
諸縣鎮務 祖宗時,州城都務、臨河務,號里、外稅務。二務之外,惟九縣十務而已。閩清、長樂、羅源、寧德、長溪、永福、連江、福清與古田,里、外二務是也。是時,閩安鎮特遣赴臨河務輸稅爾,非別立征課也。黃崎鎮,雖自閩時為稅場,實屬長溪縣務。海口鎮,乃福清主簿兼監,西自漁溪,地名漁溪徑,有徑港。東及海口,皆入縣額。水口鎮,即古田外務也。
自太平興國至明道、景祐間,州較虧剩,只十二務,見於文籍如此。景祐二年,水口鎮始以巡轄馬鋪兼監。四年,閩安鎮始輪里、外務官兼監。治平二年,海口鎮始以鐘門巡檢兼監。其後,或復用縣官,或別差官,然稅額如故。崇寧初,乃增置懷安縣務。十縣務,舊並號茶鹽商稅務。後罷科賣茶,只號鹽商稅務。今雖民產茶,鹽不支給。其務名及務官帶銜如故。政和八年,遂定十縣務及四鎮正額:閩安鎮,閩縣東南八十里;除州輪里、外務官監外,黃崎鎮,長溪縣西一百五十里;崇寧四年,就建市易務,(崇抄作“就建平市場務”。)以鎮官兼。有《碑記》。水口鎮,古田縣南八十里;海口鎮,福清縣東二十五里;皆自朝廷差官主之。懷安、福清,以縣官兼;古田、長溪、連江、羅源、寧德、閩清、永福、長樂嘗專置監務,尋罷;唯古田、閩清、連江、羅源四縣今存。(底本“羅源”下旁添“古”字,以“四”作“田”字,則古田重出,據崇抄改作“四縣今存”。)紹興二十六年,減並閩安鎮、臨河務。明年,復閩安鎮,獨罷臨河務。乾道元年,州置稅亭河口津。淳熙五年,並懷安、永福、寧德、福清縣務皆罷。明年,復四縣務。州仍於美化門收河頭稅錢。若侯官有侯官鎮,舊縣治。懷安有雞菜鎮,今五縣寨。長溪有峰火鎮、今峰火寨。莆門鎮,今抵溫州鎮界。連江有北交鎮、三砂鎮,皆今縣東。永福有永泰鎮,今縣郭下。羅源有飛泉鎮,今飛泉渡。舊皆不征商。唯長溪白沙務,紹興二年置,十年以稅額令黃崎管認,罷寧德關棣鎮,號長境渡口,縣故有欄腳巡稅;永福辜嶺務,元豐三年置;登沖務,政和三年,析辜嶺稅額置,舊在歸義里,後移洑口埕渡。縣故許百姓買撲,(“買撲”,宋代稱商人呈官包稅為買撲。)紹興二十六年並罷。
諸縣祠廟
縣祠廟率里社自建立,歲月深遠,一邑或至數百所,不可勝載也。姑取有事跡、姓氏、封爵、廟額者記之。
侯官福頂廟,縣西南,號古靈,其山之陽,其神居焉。唐天復三年,始降於義興社,後遷於吳嶼,已乃遷此。每歲孟春,土人競祭以祈福,於是以福頂名山。政和八年,賜額昭惠。紹興十九年,封普濟侯。二十九年,加威顯。乾道三年,又加靈應。
連江大小亭廟,縣東江口。晉時,有黃助兄弟三人,漢黃香之孫也。舟回,自海南至是遇風,兄弟連臂浮於江岸,夜則畫沙成字,表其履歷,復現夢於鄉人曰:“為我南山作墳,北山立廟,吾能辟災降福。”如其言,里無虎豹之患;建鹽亭,獲其利。人號其兄廟為大亭,弟廟為小亭。永隆元年,大亭號浮濟將軍,小亭號昭遠將軍。 爐峰廟,縣北,號東鄉。唐景福中,王氏入閩,淮民隨之。始至,有桴浮香爐及書硯,闊尺余,今猶存。漂於岸側。其人異之曰:“此吾鄉杜三郎故物也。”因創為祠。通文三年,號高義侯。永隆元年,改稽聖侯。保大中,升為靈瑞王。鄭簽判南卿為《記》。 又靈津侯廟。相傳:始有物浮波間,達境上,睨而視之,石也。眾異之,遂立廟。今有唐敕文,漫滅不可讀。
長溪,韓將軍廟,縣北莆門鎮。前漢橫海將軍韓說也。見《舊記》。又云:陳五官廟。 馬郎廟,縣東北。晉元帝時,司馬浮入閩,後為江夏太守,溺死。鄉人思之,為立廟。
長樂植柱廟,縣南。唐開元中,有神降於察山之陰,乘大木溯湍流而上。漁者林生負而趨下還。不旋踵復溯而至,如此者三。心異之,取而置石室下,遠近望之若植柱,遂以為名廟。嘗有洪氏女浣紗其旁,見若銀卮浮水,褰裳探之,水漸深,為蛟所吞。其家訴於神,不終日,雷雨暴作,刳蛟於水濱。得女屍蛟腹中。洪氏感涕,虛其居,刻所取木為像,塑其女配焉。景祐中,縣尉王侯以禱雨獲應,倡里人更立廟宇。紹興三年,賜額顯應。慶曆中潘奎為《記》。 通津廟,縣東南。永隆四年封通津侯。有敕牒云:“惟神稟氣幽玄,效祥甌冶,享惟馨之廟食,幾換星霜;回不測之陰功,動諧舒慘。既彰通感,是切依憑。幾因舟船之去歸,皆契威靈之保護。今得申舉,爰示封崇。宜欽優異之恩,用著聰明之德。事須承制,封通津侯。”
福清昭靈廟,縣南六十里,號余坑。其山之陽,有神降焉。古老相傳:昔張仙師乘鐵舟抵浮山,海旁古舟痕猶存。舍舟而陸,憩於磐石,有柱杖步履在。(底本作“有柱□步履□”,庫本作“有住舟步履在”,據崇抄改。)陟而北,留巨跡鹿蹤於蒼石之上。《記》云:“步石而成獨跡,可尺有二許,今在廟中。許難詩:“玉鹿帶符來月苑,(底本作“許難詩”,庫本同,崇抄作“許離詩”;底本“來月□”,缺一字,據庫本、崇抄補。)鐵船擁旆下星河。”天禧元年,邑人高贇率眾為立廟。皇祐中,陳良為《記》。熙寧十年,封保禧真人。言其窒溪流,(底本作“言縣靈溪流”,據庫本、崇抄改。)易平崗,捍濤,致雨,護餉,弭兵,有功在民,無德不報。紹興八年,賜額昭靈。三十年,加封妙應。乾道三年,又加普佑。有釀酒風、歲六月,社民集祠其下。時歊熱,酒善酸敗。輒旬日北風以持之,號張公釀酒風。浙商常候以為便。盧焦石。高數丈。海濤漱激為龕岩玲瓏之狀,或採為池亭玩,必致譴怪。 昭應廟,縣南四十五里。閩王牙將盧雄也。嘗戰歿於漁溪,因立廟,號通感王。紹興二十六年,賜今額。
永福,洑口廟,縣東南二里。姓陳氏,居烏石山。兄弟九人皆著奇節,沒而為神。初置永泰之年,溪潦暴漲,有若枯木溯而上者數四,乃洑口祠所刻像也。邑人柯氏取之,即今廟之址,累石為室,奉焉。民禱祠,或樵牧過者,往往石室中獲銅錢。開寶中,號洑口通靈護境廟。嘉祐七年,黃彝為《記》。紹興元年,賜額威顯。九年,封靈貺侯。
古田寧境廟,縣西一里。唐開元中,大姓劉彊率其部歸於州,始立縣。卒之後,邑人思之,為立廟,號寧境。景德中,李堪為宰,毀淫祠數百,獨不廢侯祠。未幾,民請遷之,乃更立今所。嘉祐中,陳琮、張彥博為《記》。崇寧二年,賜額忠應。(底本作“忠應”,庫本、崇抄皆作“惠應”。)政和二年,封順寧侯。加正應。 靈淵廟,(底本作“靈湖廟”,崇抄作“靈源廟”,據庫本改。)縣北五里。舊號羊角龍王廟。紹興十四年賜額。 水口孚應廟,縣南八十里。舊號川陸廟。紹興二十七年,封英濟侯。
閩清梅川廟,縣西。舊有之。相傳姓陳氏。乾德二年,鮑修讓以水不傷廟,封為侯。天聖四年,淫雨為沴水橫流,民居、高陵皆墊溺,廟在其下,獨不浸潤。五年,權縣邵賀為《記》。紹興元年,賜額德威。三十年,封昭顯侯。 南山德懷廟,縣南。姓陳氏。同年立。紹興三十年,封英惠靈顯侯。 龍王廟,縣三十五里,宣和三年立。政和六年,賜額顯利。鬼神之為德不可掩也,而每為巫嫗所累。李堪《古田縣記》云:“風俗秕瘁特甚。怪節戾常,祈求於神祟,禍福出入,乘人怖疑,以求所欲,浸蔓也。乃灰淫祠三百一十五所,化其墟,成嘉穀二百一十三畝。”慶曆中,蔡公襄為守,尤深惡疾家依巫索祟之弊。蓋非獨古田然也。二公憤惋至矣。然不擇貴賤,愚者常易惑;不問富貧,弱者常易欺。故風俗至今未能盡革。每一鄉率巫嫗十數家,奸民與為道地,遇有病者,相為表里,既取其貨貲,又使其不得訪醫問藥以死。如是者,可痛也。夫愚弱者,必賴聰明有氣力者救助教誘之。仁者不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