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爾圖姓

布爾圖姓,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喀喇沁部布爾圖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爾圖姓
  • 時間:1952年
  • 拼音:bù ěr tú
  • 注音:ㄅㄨˋ ㄦˇ ㄊㄨˊ
  • 出自:蒙古族喀喇沁部布爾圖氏族
  • 起源:元朝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布爾圖,[布爾圖,讀音作bù ěr tú(ㄅㄨˋ ㄦˇ ㄊㄨˊ),滿語為“Bultu”]

姓氏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喀喇沁部布爾圖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布爾圖氏,亦稱卜爾圖氏,源出卜爾圖嘎查,以地名為氏,源出蒙古翁吉拉惕部,原居扯克徹兒和赤忽兒古山之間(今內蒙古呼倫貝爾烏爾遜河西畔呼倫湖和貝爾湖之間)。
在明朝,郭爾羅斯·火原潔編纂的《蒙古秘史》中記載:“鐵術真九歲時,也速該把阿禿兒自其舅族之訶額侖母家,斡勒忽訥兀惕百姓處聘女,攜鐵木真以赴,行至扯克徹兒、赤忽兒古二(山)間,與翁吉剌惕部特薛禪相遇焉……”
後來,著名的法國亞洲歷史學家勒內·格魯塞(René Grousset,公元1885~1952年),在所著的《成吉思汗》一書中這樣描述:“訶額侖的娘家是翁吉剌惕部落下屬之斡勒訥兀惕氏族人,斡勒忽訥兀惕人遊牧於捕魚兒湖一帶。也速該父子二人行至扯克徹兒山與赤忽兒吉山之間,遇著住在此地的翁吉剌惕部的另一位首領特薛禪……”
在蒙古民族的眼中,翁吉拉惕部族人非常聰明能幹、高雅富貴,最特殊的是該部多出美女,蒙古各部貴族都以能娶到翁吉拉惕部的女人而自豪,因此被蒙古民族稱為“弘吉剌”,古突厥語為“Qonggirat”,漢義就是“美女”,後世即稱其為弘吉剌惕部,或弘吉剌部。
南宋度宗趙禥鹹淳七年(大蒙古國薛禪汗孛兒只斤·忽必烈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弘吉剌部被編入應昌路(魯王城,今內蒙古克什克騰)。
元朝至元七(庚午,公元1270年),弘吉剌部首領萬戶弘吉剌·孛思忽兒·斡羅陳在答兒海子(今達里湖)建應昌城,元至元二十二年(乙酉,公元1285年)升為路,轄領應昌縣。
弘吉剌·孛思忽兒·斡羅陳,就是曾跟隨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屢立戰功的弘吉剌·孛思忽兒·特薛禪的後裔。
弘吉剌·孛思忽兒·特,是大蒙古汗國時期的著名人物,他是成吉思汗的岳父,其女兒弘吉剌·孛思忽兒·孛兒帖就是成吉思汗的大翰耳朵(大皇后)。
“薛禪”之名,就是成吉思汗所特別賜予的名字,漢義“佼佼者”,因而他在歷史上被簡稱為“特薛禪”。
蒙古弘吉剌部,一直支持成吉思汗第四子、也客那顏汗(元睿宗景襄皇帝)孛兒只斤·拖雷家族,在蒙古西征、滅金國、滅南宋王朝的系列戰爭中立功至偉,並為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占據大蒙古汗國的大汗之位建有功勳。
因此,到了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特薛禪的後代、弘吉剌部首領弘吉剌·孛思忽兒·蠻子台,被元世祖敕封為世襲萬戶侯,稱濟寧王,繼而又進封為魯王,總領蒙古軍民。
此後,蒙古弘吉剌部族貴族凡襲封為萬戶者,皆被加封為魯王,所以應昌路又有“魯王城”之稱。
到了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歡帖木爾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被明太祖的大軍擊破,元順帝倉皇逃至應昌路(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元朝滅亡。
當時,弘吉剌部的魯王迅速調集嶺北各地的元軍,以魯王城為中心,在應昌路東、西、南三面的察罕腦爾、駱駝山、開平一線集結布陣,及時迎擊明軍,有效地阻止了明朝軍隊的北進,為元朝的殘存力量積聚贏得了喘息時間。
此後,元順帝開始著手建立流亡政權,史稱“北元”。
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公元1388年),明軍大將藍玉率二十萬大軍攻克應昌城,更名為清平鎮,由大寧都司應昌衛管轄,後歸屬於兀良哈三衛之朵顏衛。
在整個明朝中葉以前,北元政權魯王帳下的一支弘吉剌部軍民一直駐紮卜爾圖,即今內蒙古自治區的包頭市九原區阿嘎如泰蘇木一帶,是北元政權與大明王朝的軍事交鋒前線,之後逐漸形成為一個嘎查(大的行政村落),駐地軍民後被稱為卜爾圖氏,明朝中期以後多漢譯為布爾圖氏、或布爾合台氏。
後有鄂溫克族、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ultu Hala。
到了清朝初期,蒙古族、滿族、鄂溫克族布爾圖氏族人中即有冠漢姓為和氏、何氏、郭氏、布氏、卜氏、洪氏等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布爾圖氏,是蒙古族、鄂溫克族、滿族共有姓氏,誕生於元末明初,歷史悠久,今仍在稱呼使用,亦多冠漢姓為和氏、何氏、郭氏、布氏、卜氏、洪氏等,多以應昌為郡望,今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相對集中於內蒙古自治區的中、西部地區。

郡望堂號

郡望

克什克騰:克什克騰旗歷史悠久,出土文物多屬“紅山文化”與“夏家店文化”。
夏與前商時期,是商族先民的聚居地,先後有東胡、烏桓、鮮卑、契丹、蒙古、漢等民族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創造了北方發達的古代文明。
夏與前商時期,為商族居地。在典籍《荀子·成相篇》中記載:“契玄王生昭明,居於砥石遷於商,十有四世乃有天是成湯。”砥石,即今克旗境南白岔河源頭之豁特必勒(城池)。商族南遷後,嬗為山戎、東胡之地直至秦朝末期。
西漢高祖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年),匈奴敗東胡,其境歸屬匈奴左地,中後期,南部屬於烏桓,北部屬於鮮卑。
東漢建武二十五年(己酉,公元49年),烏桓部南遷,嬗為鮮卑,初期屬於遼西鮮卑,後屬於鮮卑宇文部,到東晉末期則歸屬鮮卑慕容部。
十六國時期,南部屬於庫莫奚族,北部屬於契丹族。到南北朝時期全境皆屬於庫莫奚族。到隋朝時期則屬於契丹族。
唐貞觀二十五年(戊申,公元648年),契丹首領大賀丹耶律·哥窟舉族歸附唐朝,唐朝將克什克騰劃歸河北道,並設定羈縻府,克什克騰歸屬於松漠都督府。
安史之亂後,唐朝對契丹失控,直至五代時期,克什克騰皆屬於契丹。遼國時期,屬上京道,道以下設定州縣,克什克騰東南部屬於饒州,轄有臨河、安民兩縣;南部為儀坤州,轄有來遠、廣義兩縣;遼統和十三年(乙未,公元995年),來遠併入廣義,饒、義兩州戶民皆從渤海遷入。
金國時期,在金天眷元年(庚申,公元1138年)改上京道為北京路,轄喲克什克騰,金承安三年(己未,公元1199年),設立全州(今烏丹),克什克騰歸屬於全州。“克什克”,系蒙古族部落名稱,為元太祖成吉思汗所賜軍隊的“卻薛台”稱號,即克什克騰旗,系蒙古語譯為“番軍”、“親軍”之意。
據《蒙古秘史》記載:南宋嘉泰四年(甲子,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親征乃蠻部時下詔:“加強克什克騰,以作為蒙古大軍主力。”因而選拔千戶長百戶長及自由民子弟之優者五百五十人,賜怯薛台(即克什克騰)為自己的護衛軍。克什克騰,是成吉思汗的親軍和衛隊,以成吉思汗四傑木華黎、赤老溫等為怯薛長。
蒙古元太祖九年(甲戌,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將克什克騰西部與北部,賜予特薛禪的長子按陳,東北部分封給特薛禪的次子阿忽台,中南部分封給特薛禪的三子冊,克什克騰的全境成為蒙古弘吉剌氏的私蕃。
元朝至元七(乙丑,公元1270年),弘吉剌氏萬戶斡羅陳在答兒海子(今達里湖)建應昌城,元至元二十二年(乙酉,公元1285年)升為路,轄領應昌縣。
明朝時期,克什克騰起初為北元政權占據,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公元1388年),明軍大將藍玉攻克應昌城,更名為清平鎮,由大寧都司應昌衛管轄,後歸屬於兀良哈三衛之朵顏衛。
明正德元年(丙寅,公元1506年),韃靼部首領巴圖孟克(達延汗)征服兀良哈三衛,在漠南建立左右兩翼三萬戶,克什克騰屬兀良哈萬戶。
明嘉靖二十二年(癸卯,公元1543年),兀良哈萬戶分裂。
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公元1550年),蒙古大汗達賚遜庫登汗率部東遷,克什克騰歸屬於察哈爾蒙古。
後金天聰八年(甲戌,公元1634年),克什克騰部歸附後金政權。
清順治九年(壬辰,公元1652年),清廷招編克什克騰部為克什克騰旗。
民國二年(壬子,公元1912年),撤消白貧司,建立經棚設治局。
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設立經棚縣,隸屬熱河特別區熱河道。
民國二十二年(偽滿大同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日寇占領經棚縣,民國二十三年(偽滿康德元年,甲戌,公元1934年)1月,撤消經棚縣,併入克什克騰旗,隸屬於偽滿興安西省(開魯)。
民國三十二年(偽滿康德十年,癸未,公元1943年),撤消偽滿興安西省,併入興安總省(海拉爾,今內蒙古呼倫貝爾盟)。
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8月16日光復,在蘇聯紅軍的干預下,經棚成立維持會,12月1日,克什克騰旗、經棚縣同時成立人民政府,隸屬於熱河省北行署。
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撤消經棚縣,統歸克什克騰旗,隸屬於內蒙古昭烏達盟。
1949年5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
1969年7月27日,昭烏達盟劃歸遼寧省,克什克騰旗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
1983年,中央人民政府撤消昭烏達盟,設立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歸屬於赤峰市。

堂號

應昌堂:以望立堂,亦稱克什克騰堂、清平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