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布朗族總人口為119639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邊地區,其中,約有3萬多人較為集中的聚居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的布朗山、西定、巴達、打洛、勐滿、勐崗等鄉鎮,約有5萬多人散居於雙江、保山、施甸、昌寧、雲縣、鎮康、永德、耿馬、瀾滄、墨江等市縣,布朗山布朗族鄉是我國布朗族最大的聚居區,約占布朗族總人口的65%。此外,南澗、景東、景谷、思茅、景洪、勐臘等市縣的山區亦有少量分布。布朗語屬於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布朗語支,可分為布朗和阿瓦兩大方言區。布朗族沒有自己民族的文字,除使用本民族的語言外,一部分人會講傣語、佤族語和漢語,西雙版納布朗族人兼用傣語的較多。1949 年以前,布朗族地區沒有一所正式學校。民間教育主要是通過長輩言傳身教和社會生產實踐進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朗族教育
- 所屬地區:雲南省布朗族
信仰佛教的布朗族地區,宗教教育占有重要地位,佛寺是教育的主要場所。布朗族男孩一般都要進佛寺接受一個時期的佛教教育,經書均用傣文書寫,主要是佛經知識,也有歷史、天文、曆法、文學、法律等方面的知識。部分人掌握傣文和一定佛經經典後,即升為佛爺,成為布朗族的知識分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6 年勐海縣布朗山創辦第一所國小校,布朗族兒童開始接受正規學校教育。爾後勐海縣的巴達及雙江、鎮康、雲縣、墨江等布朗族地區普遍建立國小校,布朗族教育有很大發展。同時,人民政府還採取各種措施,對布朗族兒童從入學、升學到安排工作給予一定照顧,並選送一些優秀青年到北京、昆明等地各類高等學校深造。1988 年,布朗族有在校大學生 20 餘人,中專生 100 餘人,中學生 1000 餘人,農業職業中學生近百人,小學生 9000 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