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226畝(均為旱地),人均耕地0.71畝,主要種植玉米、紅薯等作物;擁有林地 3,22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1畝,主要種植核桃、梨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 1,137畝,其他面積2,659畝。有鐵礦、銅礦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五通,是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444戶通自來水,有12戶飲用井水,有1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和3%)。有45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1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8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5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5戶(分別占總數的32%和11%)。
該村到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11 輛,機車17輛。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2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1戶;建有小水窖17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7戶。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住房為主,其中有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4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7.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4.1萬元,占總收入的29%;畜牧業收入95萬元,占總收入的3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00頭,肉牛61頭,肉羊230頭,肉雞2700隻);第二、三產業收入 52.2萬元,占總收入的20%;工資性收入68萬元,占總收入的26%。農民人均純收入1479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0人(占勞動力的14%),在省內務工112人,在省外務工8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 縣內。2007年全村種養業銷售總收入169.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6%。該村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特色產業,種植業、養殖業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無國小,學生主要就讀於新街村委會拖布卡中心國小。距離鎮中學1.5公里。
人文地理
布卡村委會:駐地老街,以拖布卡片村名為名。解放前屬會澤縣拖布卡拖布卡經鄉。解放後亦同。1956年屬東川礦區拖布卡區拖布卡鄉,1957年屬因民區拖布卡鄉,1958年屬東川市因民區拖布卡鄉,1959年屬拖布卡人民公社,1965年設拖布卡大隊。1984年5月改大隊為鄉,屬拖布卡區公所。1988年1月改設拖布卡村公所,屬拖布卡鄉。2005年撤鄉並鎮,屬拖布卡鎮。2005年撤鄉並鎮,屬拖布卡鎮。地處拖布卡壩子西南及其相鄰的半山,轄老街、樹桔坡、何家包、後村、石堆子、龍王廟6個自然村。有1226畝耕地,主產玉米、土豆。有鐵、銅礦資源。
新農村建設
2007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嚴重缺水,交通不便。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一、改善村組公路、路面等級低的現狀;二、修建鄉村垃圾堆放箱,改善垃圾亂堆亂仍的現象;三、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四、通過加大
科學技術培訓力度,推動種植業、畜牧業的發展。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1479元,增加到1979元。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56戶,共鄉村人口1717人,其中男性896人,女性821人。其中農業人口1717人,勞動力1054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6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5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 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0.5公里。
村務公開
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6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239.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4.5萬元,有固定資產3萬元,年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賬目的收支、種糧直補名冊、土地換髮證名冊等。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共有黨員30人,其中男黨員 26人,女黨員4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9個村民小組。該村共有團員170人。
地圖信息
地址:昆明市東川區布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