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勞德不動點定理是由布勞德(Browder,F.E.)提出的帶邊界條件的集值映射不動點定理,由布勞德於1968年得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勞德不動點定理
- 外文名:Browder fixed point theorem
- 適用範圍:數理科學
簡介,集值映射,不動點定理,
簡介
設X是局部凸拓撲線性空間,C為X中非空緊凸集,F:C→2X具非空閉凸值且上半連續。記δ(C)={x∈C|存在X的有限維線性子空間E,使得x屬於C∩E在E中的邊界}。若F滿足下述兩邊界條件之一,則F有不動點:
1.任取x∈δ(C),存在y∈F(x)與u∈C及λ>0使得y=x+λ(u-x);
2.任取x∈δ(C),存在y∈F(x)與u∈C及λ<0使得y=x+λ(u-x)。
此定理由布勞德於1968年得到。
集值映射
集值映射亦稱多值映射,是映射概念的推廣。
設X和Y是兩個集合,記2Y={A|A⊂Y},稱之為Y的冪集,從X到Y的一個集值映射指的是從X到2Y的一個單值映射F:X→2Y,對於A⊂X,F(A)=∪{F(x)|x∈A}稱為A在F下的像,graph(F)={(x,y)∈X×Y|x∈X,y∈F(x)}稱為F的圖象,任意給定Γ⊂X×Y,則由F(x)={y∈Y|(x,y)∈Γ}(ᗄx∈X)可惟一確定集值映射F:X→2Y,使得graph(F)=Γ,由F-1(y)={x∈X|(x,y)∈graph(F)}(ᗄy∈Y)定義的集值映射F-1:Y→2X稱為F的逆映射。
不動點定理
不動點定理是關於方程的一種一般理論。數學裡到處要解方程,諸如代數方程、函式方程、微分方程等等,種類繁多,形式各異。但是它們常能改寫成ƒ(x)=x的形狀,這裡x 是某個適當的空間Χ中的點,ƒ是從Χ到Χ的一個映射或運動,把每一點x移到點ƒ(x)。方程ƒ(x)=x的解恰好就是在ƒ這個運動之下被留在原地不動的點,故稱不動點。
確定映射在某條件下存在不動點的定理稱為不動點定理。
各種不動點定理構成不動點理論的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