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溯源
據史料記載,八音早在唐宋時期就流傳於南北盤江的貴州興義、安龍、冊亨、望謨等布依族聚居區一帶。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平南樂》中稱:"廣西諸郡,多能合樂,城廊村落,祭祀、婚嫁、喪葬,無一不用樂,雖耕田亦必口樂相之,蓋日聞鼓笛聲也。每歲秋成,眾招樂師教習弟子,聽其音韻,鄙野無足聽。唯潯州平南縣,系古龔州,有舊教坊,樂堪整異,時有教坊得官,亂離至平南,教土人合樂,至今能傳其聲。"元明時期,八音演唱內容加入了民俗、喜慶的內容,並吸收了其他戲曲特點,大大豐富了演唱內容。到了清代,"八音以彈唱為營業之一種,所唱生、旦、淨、醜諸戲曲,不化妝……"(據《清稗類鈔》)。至此,八音已發展成為曲藝演唱形式。據有關資料記載,明清時期,布依八音曾一度盛行。在盤江流域布依族村寨普遍開設有教樂坊"八音堂",專門傳授布依八音技藝,演出八音坐唱的八音隊多時達到三百餘支。新中國成立後,興義市布依八音隊多次應邀參加國內外演出,被譽為"盤江奇葩"、"凡間絕響、天籟之音"、"聲音的活化石"、"南盤江畔的藝術明珠"。
區域環境
所在區域:布依族八音坐唱(簡稱布依八音)主要流傳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沿江鄉鎮及南盤江流域部分地區。
地理環境:興義市位於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地處東經104°32′至105°11′和北緯24°38′至25°23′之間,是昆(明)—貴(陽)—南(寧)經濟圈的中心,素有“三省通衢”之稱。是貴州省黔西南州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和政府所在地,是全國文化先進縣(市),有很好的地理區位、交通運輸和資源優勢。全市國土面積2911.1平方千米,總人口約75.62萬人,其中少數民族約17.95萬人,人口較多有布依族、苗族、彝族、回族、壯族、蒙古族等30多個少數民族,而在少數民族人口中布依族人口占70%以上,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區。
境內有以地縫嶂谷、群瀑懸練、碳酸鈣壁掛而著名的、典型的喀斯特多層次地貌自然景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馬嶺河峽谷;有逶迤連綿數百里、由千萬座奇峰組成,氣勢宏大壯闊,山峰密集奇特,整體造型完美,曾被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讚嘆:“磅礴數千里,為西南形勝”、“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處峰成林”,具有獨特的錐狀喀斯特地質景觀——萬峰林;有煙波浩淼、峰巒疊嶂、湖光山色優美、名列全國五大淡水湖的高原景致——萬峰湖等眾多自然景觀和濃郁的民族風情。
由於興義市屬低緯度、高海拔地區,平均海拔為1100米,年均降雨量1512mm左右,日照時間長,年均氣溫16.8℃,年無霜期315天左右,具有明顯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特徵,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三冬少雪,四季如春,環境優美”等特點,素有“小春城”之美譽,是旅遊、休閒、度假的理想之地。
發展歷程
就在八音座唱發展的鼎盛時期,又一種新的文藝形式悄然而生。這就是布依戲。布依戲產生於清初,而成形於什麼年代有不同認識。一是根據老戲師的家譜推算出來的,大概在乾隆年間:一是根據《興義縣誌》記載,光緒初年(1875年),興義巴結王土司的族人王壽山倡議,多人出資首次製作了專用戲服,在巴結老場壩搭台演出。至此,布依戲才真正完成了她的發展,不但有了曲調、有了聲腔、有了表演、還有了服裝,成為戲劇之一種。布依戲是在"八音座唱"的基礎上衍化發展而成的(見《中國戲曲音樂集成貴州卷o布依戲音樂分卷》)。從表演上看,布依戲有動作、有化妝、有專用的服裝,而這些恰恰是"八音座唱"所沒有的。由此看來,表演是二者的主要差異處。這也就成就了兩種不同形態的文化藝術。
由純器樂曲依次發展為表演唱,發展為八音座唱,以後又延展至布依戲曲,形成四種音樂形態同宗的獨特景象。而且,這四種音樂形態並沒有被歷史的"浪淘盡",而目前同時存世,形成"四樂同堂",殊顯難能可貴。這為研究民間文藝的沿革發展提供了活標本。
藝術特色
每當人們說到"布依八音"、"八音坐唱",總會發問:這"八音"是什麼意思?她為什麼叫"八音"?她代表的是什麼?我們知道,在中國音樂史上,"八音"這個稱謂最早出現在周秦時期。那時把樂器按製作材質的不同區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這就是"八音"。後來泛指為樂器。而"布依八音"的"八音"和中國音樂史的"八音"有無關係呢?"布依八音"、"八音座唱"的"八音",現在比較一致的解釋是指八種樂器,即:蕭筒、牛角胡、葫蘆琴、月琴、鼓、包包鑼、小馬鑼、釵等樂器。
"八音"是器樂組合的名稱。八音演奏一般也是合奏。南宋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一書中講到"八音"時是這么說的:"唯潯州平南縣,系古龔州,有舊教坊,樂甚整異。有時以教坊得官,亂離至平南,教土人合樂,至今能傳其聲。"其中不論是說"樂甚整異",還是"教土人合樂",都是說的樂隊樂器多,演奏形式是合奏。從現在流傳下來的曲譜和民間流傳的演出形式看,都證明了"合樂"的特點。
布依族八音坐唱在布依語中叫"萬播笛",即吹奏彈唱的意思。八音坐唱的表演形式為八人分持牛骨胡(牛角胡)、葫蘆琴(葫蘆胡)、月琴、刺鼓(竹鼓)、簫筒、釵、包包鑼、小馬鑼等八種樂器圍圈輪遞說唱。表演以第一人稱的"跳入"唱敘故事,以第三人稱的"跳出"解說故事,也有加入勒朗、勒尤、木葉等布依族樂器進行伴奏的情形。演唱時,男藝人多採用高八度,女子則在原調上進行演唱,這樣不僅可以產生強烈的音高和音色對比,還能增加演唱的情趣。演唱時唱腔用布依語,道白用漢語,有小嗓和平嗓之分,由樂隊人員分擔角色。曲牌有正調、正音、走音、自路板、長調、倒長調、反簧調、倒茶調、吃酒調等三十多個,可單獨演奏,也可邊奏邊唱。
表現形式有座彈唱和帶戲劇性的演彈唱等。"八音坐唱"旋律古樸流暢、悠美悅耳,常在民族節日、婚喪嫁娶、建房、祝壽等場合演奏,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愛的民族說唱藝術形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節目有《布依婚俗》、《賀喜堂》、《胡喜與南祥》、《迎客調》、《唱王玉蓮傳》、《敬酒歌》、《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四十餘個,主要有:《福滿堂》、《賀壽堂》、《戈然》、《拜堂調》、《盼郎》、《哥妹調》、《來去來》;坐唱《胡喜與南洋》片段;布依戲《撒衣定情》片段;尾曲《盛世調:昂央》等,內容主要取材於布依民間口頭文學,民間音樂和說唱藝術,表現出布依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對豐收的嚮往、對愛情的追求、對醜惡的鞭撻。因其源遠流長、婉轉優雅,民族特色濃郁而被稱為聲音活化石和天籟之音。
傳承價值
布依族八音坐唱由純器樂曲依次發展為表演唱,發展為八音座唱,以後又延展至布依戲曲,形成四種音樂形態同宗的獨特景象。而且,這四種音樂形態並沒有被歷史的"浪淘盡",而目前同時存世,形成"四樂同堂",殊顯難能可貴,這為研究民間文藝的沿革發展提供了活標本。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布依族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與生活實踐中逐步創造形成的,它深深紮根於布依族民眾之中,具有鮮明的布依族特色和廣泛的民眾基礎,是優秀民族文化的代表。可以說,八音坐唱既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又是中國曲藝寶庫中的瑰寶。
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