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政府與企業

市場、政府與企業

《市場、政府與企業》是楊其靜編著的一本圖書。中國模式的本質是什麼?運行機制是什麼?是否存在缺陷?針對這些問題。《市場、政府與企業:對中國發展模式的思考》試圖從政府間關係以及政府與企業的互動關係來尋找答案。《市場、政府與企業:對中國發展模式的思考》批判性地介紹了聯邦主義理論,並指出中國模式的基本制度特徵是“經濟分權、政治集中”。而非單純的中央-地方分權。作者證明,中央-地方分權有利於加快意識形態和制度變遷步伐,但前提條件是存在一個開明且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不過,《市場、政府與企業:對中國發展模式的思考》重點在於強調中國的轉軌問題在本質上是發展問題。雖然分權和轄區間競爭可促使政府對工商企業伸出幫助之手而促進經濟成長,但也容易誘使政府對某些弱勢群體伸出掠奪之手。因此,中央對地方的分權和激勵安排應適時調整,以便在經濟成長和社會公平之間達到某種平衡。

基本介紹

  • 書名:市場、政府與企業
  • 作者:楊其靜 
  • ISBN:9787300120546
  • 類別:圖書 > 經濟 > 中國經濟
  • 頁數:264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05-0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作者簡介,目錄,前言,

作者簡介

楊其靜,男,1972年12月生於重慶市北碚區。1992年9月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2002年7月獲得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2005年7月被評為副教授,2006年在劍橋大學發展經濟系做博士後研究,2008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9年12月被評為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企業與契約理論、新制度經濟學和中國經濟問題。博士學位論文《企業家的企業理論》分別獲2004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和2006年“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現已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 《世界經濟》等國內一流刊物上發表近30篇學術論文,出版個人專著1本,與他人合作出版多部專著和譯著。

目錄

第一章 聯邦主義與中國經濟:一個初步批判
第一節 聯邦主義的起源及其基本思想
市場、政府與企業
第二節 保護市場的聯邦主義與中國經濟
第三節 現有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中央-地方關係與制度變遷
第一節 歷史回顧:轉軌與意識形態轉變
第二節 市場化制度變革的必要條件
第三節 分權、地方政府與制度變遷模式轉變
第四節 地方政府和企業家的合作博弈
第五節 分權和政府對制度變革的作用
第三章 分權、增長與不平等
第一節 封閉轄區中政府行為分析
第二節 轄區間資本競爭與地方政府的策略性行為
第三節 本章總結
第四章 最優分權與政治激勵安排
第一節 最優激勵契約
第二節 最優資源的處置權
第三節 中國和印度發展模式的簡單比較
第五章 財政分權與企業規模分布
第一節 帕累托指數與Zipf法則
第二節 估算各省企業規模分布的帕累托指數
第三節 企業規模分布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四節 本章總結
第六章 政府補貼與工資差異
第一節 工資差異成因的相關文獻及研究假說
第二節 補貼與工資差異的統計分析
第三節 工資差異的因素分析
第四節 市場力量與工資差異
第五節 本章結論
第七章 市場、政治關聯與公司財務結構決定
第一節 文獻綜述:財務結構的決定因素
第二節 計量模型及分析
第三節 本章總結
第八章 個人稟賦、制度環境與創業決策
第一節 文獻綜述:影響創業決策的因素
第二節 相關調查數據說明與模型設定
第三節 創業傾向的計量分析結果
第四節 本章總結
第九章 對中國模式的思考
第一節 中國模式的本質與優勢
第二節 中國模式有效的必要條件
第三節 中國模式的缺陷:政治關聯
第四節 中國模式的改進
參考文獻

前言

經濟理論的發展與變化是和經濟實踐緊密聯繫的,在我國繼續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今天,實踐在呼喚經濟學的發展和繁榮;同時,實踐也為經濟學的發展創造著條件。
中國的市場化改革是沒有先例的,又沒有現成的經濟理論作指導,這是中國學者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隨著一大批西方經濟理論譯介進來,以及一大批具有現代經濟學素養的人成長起來,認識和解決中國問題開始有了全新的工具和視角。理論和實踐是互動的,中國這塊獨一無二的“試驗田”在借鑑和運用現代經濟理論的同時,勢必會為經濟理論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成為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而建立在探討中國經濟問題基礎之上的經濟學也才有望真正出現。中國經濟問題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獲得了特別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