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山塔群位於浙江臨海市區東南隅,高百餘米,三面臨街,南瀕靈江,兩峰聳立,中垂凹谷,形似蛤幘。山形東望如麒麟,西看似伏牛。峰頂雙塔差肩屹立千年,稱大小“文峰”。山腰建有南山殿塔,西有多寶塔,一磚一佛,共千語尊,又叫“千佛塔”,一山四塔,實屬少見。山上古木參天,又寺院樓閣,古人摩崖題刻多處,素為一群遊覽之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巾山塔群
- 位於:臨海古城東南隅的巾子山上
- 高約:100米
- 建於:元代
簡介,特色,歷史,
簡介
巾山塔群位於臨海古城東南隅的巾子山上。高約100米的巾子山,今存多寶塔、東西兩塔及南山殿塔。多寶塔建於元代,坐落在巾山西麓,因塔的各面面磚和壁龕上均刻有佛像(原有佛像1003尊),故又名千佛塔。千佛塔經受了700年的風風雨雨,屹立至今,不但在藝術上是罕見的珍品,而且在建築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價值。日本出版的《東方大觀》、《世界民族彙編》都曾刊登過千佛塔照片。始建於唐代的東、西塔分別位於巾山兩峰之巔,東(大)塔又稱萬年塔,1865年台州知府劉NB049命庠生大田赤水人劉萬年等重修。東塔與西(小)塔合稱為大、小文峰塔,兩塔原為磚木混合結構,後改為磚石結構,均為五級六面,以菱角牙子疊澀出挑。大塔螺旋中空,面面有窗,登臨眺遠,古城內外風光盡收眼底,內壁不少塔磚有篆書銘文,乃邑廩生李用儀所書。南山殿塔位於西峰西南側的南山殿前,形式、結構與東西塔相似,始建於明代。
特色
巾山位於臨海市區東南隅,高百餘米,三面臨街,南瀕靈江。山頂有雙峰,分東峰、西峰,兩峰相距五、六十米,為巾山的最高點,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臨海的標誌。雙峰於唐代始建雙塔,宋嘉定《赤城志》記載:“兩峰如恰,其頂雙塔差肩屹立。”巾山雙塔,臨海人稱之為:大塔、小塔;大小雙塔又稱“文峰塔”。大塔螺旋中空,內有石級盤旋而上,可以登頂遠眺,小塔實心。
西峰塔下西側有個華胥洞,相傳為華胥子所居。華胥子即皇華真人,為西代道士,曾在山上煉丹修道,歷經磨練,終於得道升天,成為仙人。後來,華胥子駕鶴仙去時,一陣微風,將他的頭巾吹落,飄然而下,變成了巾山兩峰。從此,這座山被稱之為“巾子山”。兩峰之間的一塊石壁上,有“遺巾處”三字鐫刻,邊上有塊平坦的巨石,人們稱之為“仙人床”,石壁上方刻有一個桌面大的“佛”字,在這下面有“巾山摩崖”,屈映光在此處題有“通幽”二字。
在巾山西麓又有雙塔,即南山殿塔和千佛塔。在巾山兩峰南側有座南山殿,殿前有長階,石階下有隻戲台,戲台南面高矗著修長的“南山殿塔”。據說:此塔是為紀念唐玄宗時抵禦安祿山,死守瞧陽城的張巡元帥而建。在南山殿的北面,有多寶塔,即千佛塔,因塔的各面面磚和壁龕上均刻有佛像(原有佛像1003尊),故稱千佛塔。千佛塔是台州境內現存唯一的元塔,經受了700多年的風風雨雨,屹立至今。在歷史上,曾是天寧寺(古龍興寺)的重要組成部分,曾叫龍興寺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即公元744年)。塔共七級六面,高30多米,其內中空。從第一級起,每級都設有一個壺門;從第二級開始,每級每面除虛門外,均設有壁龕。千佛塔為磚木混合結構的樓閣式建築。它不但在藝術上是件罕見的珍品,而且在建築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影響,日本常盤大定在其所著的《支那佛教之研究》中刊有攝於1922年前後的照片和介紹文章,文章稱:千佛塔“巍然雄豪的風姿還依然存在,特別是壁面的千佛磚,進一步體現了它外觀的莊嚴美”。此外,日本的《東方美術大觀》等雜誌亦載有此塔的照片及介紹文章。多寶塔和南山殿塔、巾峰雙塔合稱為“巾山群塔”。一山四塔,十分罕見。
歷史
巾山和她的雙塔就一直成為人們心目中臨海的標誌。雙塔分立於東西,東稱東塔,又稱大塔;西稱西塔,也稱小塔,合稱大小“文峰塔”。所謂文峰塔,據《台州府志》的記載,是因巾山的兩峰系臨颱風水鐘聚的地方,“形家號雙廌峰”。自從峰上建起了雙塔,“故台多父子兄弟連登甲第者。”兩塔原為磚木結構,明正德年間,塔外表的木結構部分焚於火。現在人們所見的塔身,已經清代重修。
東大塔的重新修建,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當時資金缺乏,拖了好幾年,正在沒有辦法的時候,恰巧大田赤水大財主徐萬年出了一宗案子,台州知府劉璈即罰他出資修建巾山大塔。修成後,人們又稱其為“萬年塔”,實是圖個吉利罷了。兩塔為五級六面,磚石結構。大塔中空,面面有窗,登臨遠眺,全城景色盡收眼底。觀巾峰雙塔,最動人的時候是在晨曦暮色之中,在乍明還暗的光線下,蔥鬱的山體化成了凝重的陰影,雙塔似一對情侶,在陰影呵護下,說著俏俏話。如果說巾峰雙塔是臨海古城的地域標誌,是台州文運昌盛的徽記,那么巾峰西麓的千佛塔則是臨海古代建築的一個藝術佳構。千佛塔是臨海現存最早的古塔,也是台州現存唯一的元塔。始建於唐天寶三載(744),初稱龍興寺塔,後稱多寶塔。千佛塔坐落在巾山西麓,現塔為元大德三年(1299)重建,七級六面,塔的外壁嵌滿了眾多佛像,總計有一千零三尊,塔即因此而名。
巾峰雙塔即巾山兩峰上的雙塔,並稱文峰塔,均始建於北宋,五級六面,磚石結構。東塔又稱大塔或萬年塔,清同治四年(1865)重建,塔內螺旋中空,可以登臨眺遠。西塔也稱小塔,塔身較瘦,明清及當代均曾作過修繕。
現存塔身系元大德三年(1299)重建,因塔的外壁每級每面都嵌著模製的佛像磚,每磚一佛,總數達一千零三軀,故又稱千佛塔。塔磚佛像的比例準確,造型精美,在歷代的古塔中尚不多見,在現存的古塔中更屬鳳毛麟角。千佛塔位於巾山西麓的龍興寺內,依山屹立,以岩作基。在建築結構上,千佛塔屬磚木混合結構的樓閣式塔。七級六面,其內中空,從第一級開始,每級都有一個壼門;從第二級開始,每級每面除壼門外均做有壁龕。下有副階,各級皆有腰檐,各層平座以石板出跳。這在中國古代也很少見。在元代,統治者以西藏的喇嘛教為主要宗教,當時塔的建造也以喇嘛塔為主。而江南一帶由於受喇嘛教的影響較少,所以塔的建造仍以磚木結構的樓閣式塔為主,不過,建造的數量卻大不如從前。從現存的塔身看,千佛塔的規模、高度、式樣均與寧波的育王塔相仿。此塔經受了七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屹立至今,不但在藝術上是個罕見的珍品,而且在建築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巾山四塔之中,南山殿塔形制最小,卻不是佛寺的寺塔,它承載了明代百姓對戰亂的不安和對和平的期望。南山殿是為祭祀唐代名將張巡(民間稱張元帥)而建立的。張巡,當地的傳說是臨海人,在安史之亂時,奉命抵禦安祿山,死守睢陽城,保障江淮免遭安史之亂塗炭。在台州,明代嘉靖中葉以後,倭患慘烈,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為了祈求太平,人們想到了這位唐代的英雄,於是就面江造廟,依廟建塔。塔雖大體完好,但卻飽含著無限的歷史滄桑。坐落南山殿前,亦五級六面,磚石結構,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建。現存的南山殿塔則系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所建,塔身至今還保留著不少有銘文的萬曆塔磚呢。“一片忠心江照膽,千秋浩氣塔當頭”,這一舊時題寫南山殿的對聯,正是南山殿塔廟在人們心目中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