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山塔群(千佛塔、東大塔、南山殿塔)

巾山塔群(千佛塔、東大塔、南山殿塔)

東大塔建於清同治年間;南山殿塔建於明代。現塔保存基本完整。

巾山塔群(千佛塔、東大塔、南山殿塔)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元、明、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巾山塔群(千佛塔、東大塔、南山殿塔)
  • 地理位置:臨海市
  • 名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又名:多寶塔
設計工藝,設計規格,設計理念,文物研究,構造,影響,

設計工藝

設計規格

千佛塔位於臨海市巾子山西麓龍興寺內。又名多寶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744年),初稱龍興寺塔。現存塔身系元大德三年(1299年)重建。樓閣式磚木混合結構,六面七層,中空,每層一門,二層至七層除一門外,面面有龕。高28.66米,勒腳邊長各面不甚相同,一般為3.06米左右。每面都模壓燒制之佛像磚貼面,共有佛像1003軀,故名千佛塔。塔頂毀壞,故俗稱“癩頭塔”。1999年修繕時恢復了葫蘆頂。塔內原嵌有元僧淳具建造多寶塔發願文塔磚一方,磚長0.38、寬0.19、厚0.075米,文12行,行8-13字不等,共110字。現藏臨海市博物館
巾山塔群(千佛塔、東大塔、南山殿塔)

設計理念

巾山塔群座落於臨海市區東南隅巾山山麓和山上,分別為千佛塔、東大塔和南山殿塔。其中東大塔和南山殿塔於1983年4月15日被臨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臨海縣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塔於 1989年12月12日公布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三塔合併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改名“巾山塔群”。

文物研究

構造

巾山東大塔、南山殿塔均為六面五層,樓閣式磚塔。東大塔為“壁內折上”結構;下部用磚砌須彌座;每層塔身隱出角柱、額枋、槏柱、串枋等;腰檐疊澀而成。塔剎呈葫蘆形制。南山殿塔外形規整,每層每面辟壼門,塔身以平磚一道表示平座、額枋,非常簡潔。塔身表面原來可能還繪出角柱、間柱等。腰檐用菱角牙子結合平磚相間疊出,檐角有起翹。塔頂較平緩,塔剎已毀。
現塔為六面七級,磚木混砌樓閣式,其內中空,單壁筒狀結構。殘高28、66米,勒腳邊長3.66,對角徑7.12,塔內空徑1.8米。塔之第一層高4.3米,寬3.34米。東面有門,門高2.1,寬0.66米,上端稍似拱券形。各面嵌有四排佛像磚,每排十一塊,東面因開有塔門,故每排僅為七塊,總計二百四十八塊。佛像磚長40、寬19厘米,每磚高浮雕佛像一軀。佛像為阿彌陀佛,身著U形衣,高肉髻,後有頭光,兩手作禪定印,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之上,均模製而成。第一層無腰檐與平座,唯菱角牙子疊澀三道出跳。第二層高4.16米,寬3.12米。塔體各面做有隱出槏柱,分別將塔壁分成三間,明間設壼門或佛龕,壼門做在西面,高1.75米,寬0.565米。其它各面均置高1.26、寬0.56、深0.3米的佛龕一個,佛龕內砌有佛像磚八塊。轉角都作六角倚柱,柱間連以闌額,並與地栿相連。次間每面塔壁則嵌以佛像磚,每間三排,每排四塊,另加佛龕中的佛像磚,第二層總計佛像磚一百八十四塊。第二層上端做有腰檐與平座,腰檐已毀,僅存原木構件插入的殘木和洞孔。平座上用石板做面,並以菱角牙子疊澀出跳。第三層高4.17米,結構同二層,其上各層亦相同,並依次收分。這一層的壼門做在東北面,每面次間每間有佛像磚三排,每排三塊,另加佛龕內的八塊佛像磚,總計有佛像磚一百四十八塊。第四層高4.17米,壼門在東南面,次間佛像磚同三層。因佛龕空間縮小,龕內佛像磚減至六塊,總計有佛像磚一百三十八塊。第五層高4.17米,壼門在西南面,佛像磚的數目同第四層。塔內原有用以承托剎乾木的千斤梁,今已毀。第六層高4.17米,壼門在西面,次間每間佛像磚三排,每排二塊,加上佛龕內的三塊佛像磚,總計有佛像磚八十七塊。第七層(包括塔頂殘存部分)高3.245米,壼門在西北面,次間每間佛像磚二排,每排二塊,加上佛龕內亦各有佛像磚三塊,總計佛像磚六十三塊。全塔總計佛像一千另三尊,但因年代久遠,風雨侵蝕,佛像大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殘損。

影響

南山殿塔在巾山西南山坡南山殿前,始建年代也不詳,近人周萍洄據塔磚考為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所造。清同治五年(1886年),台州知府劉璈曾重修。塔亦為樓閣式磚塔,五級六面。基座由條石砌築而成,每級以菱角牙子疊澀出跳。塔內中空,自第二級開始每級每面均有壼門形佛龕和壼門形窗,其中第二級北面、第三級東南面、第四級西面為壼門形窗,余皆為壼門形佛龕。第五級每面佛龕內都置有石刻佛像。
巾山塔群,既穩重挺拔,又俊秀飄逸,造型非常優美。一山身居市區而坐擁三塔,且建築年代橫跨元明清,國內罕見。
巾山塔群(千佛塔、東大塔、南山殿塔)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