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雲豹(學名:Neofelis diardi):曾經是雲豹的亞種,2006年12月被確定為一個獨立的物種,並包括2個亞種——蘇門答臘雲豹和婆羅洲雲豹。頭體長61-106厘米、尾長55-91厘米;體重16-23千克。馬來雲豹的皮毛顏色比較暗,具灰色或灰黃色的毛皮和較小的雲狀紋,這些斑紋的橢圓形部分邊緣黑色,四肢和腹部都有黑色的大橢圓形紋,頸背部明顯標有兩道黑色條紋。尾巴通常相當於體長,並有黑色環紋。
主要棲息於蘇門答臘島的山區丘陵地帶,也生活在婆羅洲的低地熱帶雨林,伐木森林和油棕種植園周邊地區。獨居動物,只有在繁殖季節才聚集在一起。善攀爬,能利用粗長的尾巴保持身體的平衡。通常白天在樹上睡眠,晨昏和夜晚活動,在晚上異常活躍。是肉食性動物。捕殺各種陸生和樹棲獵物,包括猴子、鹿、野豬、果子狸、魚和豪豬。分布於汶萊、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
基本介紹
物種簡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物種簡史
馬來雲豹是一種分布在婆羅洲和蘇門答臘地區的貓科動物,早前一度被視為雲豹(Neofelis nebulosa)的亞種,直到2006年,遺傳學研究才發現兩者的遺傳差異頗大,分析認為馬來雲豹和亞洲大陸的雲豹已有百萬年的生殖隔離史,因而將其提升為獨立物種。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2007年3月15日宣布在加里曼丹島上發現新的貓科物種——馬來雲豹。
歷史經典劃分雲豹為單一物種。但基於線粒體DNA,色體的差異,頭骨和皮毛的顏色特徵,原來屬於雲豹的馬來亞種已確定為單一物種,雲豹就此劃分為兩種。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遺傳多樣性實驗室主任史蒂芬·奧布賴恩(Stephen O’Brien)博士說:“根據遺傳學DNA檢測分析表明,馬來雲豹和大陸雲豹這兩個物種間大約有40個核苷酸的不同,所以相信早在140萬年前加里曼丹島的雲豹種群很可能就和大陸的種群分離。” 綜合DNA分析可以看出大約在10萬年到30萬年前這兩個物種開始分離,而物種上可接受的進化樹上的距離是10萬年到20萬年,它們之間的差別幾乎能夠和獅、虎、豹等大型豹亞科動物的差異(獅和豹之間約有56個核苷酸不同。)。
蘇格蘭國家博物館自然科學部門的Andrew Kitchener博士表示:“在開始比較大陸雲豹和馬來雲豹的皮毛花紋時,我們就清楚地意識到這是在比較兩種完全不同的物種。簡直不可相信,居然沒有人發現這種不同。”傳統地理形態分類也似乎印證了遺傳學DNA解析結果。基於外部形態的對比,我們發現婆羅洲雲豹皮毛顏色要比大陸雲豹更深更暗,身上的雲狀斑紋比大陸雲豹小些,並出現了雙背脊線。而大陸雲豹的雲狀斑紋較大(其中尼泊爾雲豹斑塊最大),但在斑紋內斑點較少,毛色比馬來雲豹更加亮麗,雙背脊線不連貫。
馬來雲豹的標本僅限於東南亞大陸的馬來西亞半島,在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生存。蘇門答臘島、婆羅洲、爪哇和巴厘島以及馬來半島的標本非常有限。描述這個物種的依據,是Christiansen 2009年以位於荷蘭萊頓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is)的蘇門答臘島上發現和採集的標本(RMNH1981)。早年已經在爪哇島上發現的雲豹化石,可能在全新世就滅絕了(Meijaard 2004)。基於遺傳,顱骨和皮膚特徵的分析,Wilting et a2011確認該物種有2個不同的亞種:蘇門答臘雲豹(Neofelis diardi diardi,指名亞種)的婆羅洲雲豹(Neofelis diardi borneensis)。
事實上,雲豹與其他貓科動物被認為在進化譜繫上是不相關的,在8-10萬前,在歐洲和亞洲出現了劍齒虎和美洲獅時,雲豹同時獨立進化了牙齒和頜骨,這與早已滅絕的原始成員馬刀齒貓(Saber-toothedCat)驚人的相似。
形態特徵
馬來雲豹以前被認為是雲豹(Neofelis nebulosa)的亞種,2006年12月被確定為一個獨立的物種。頭體長61-106厘米、尾長55-91厘米;體重16-23千克。馬來雲豹與雲豹的差別除了遺傳和解剖學上的差異,馬來雲豹的皮毛顏色比較暗,具灰色或灰黃色的毛皮和較小的雲狀紋。這些標誌是雲豹名字的共同來源,這些斑紋的橢圓形部分邊緣黑色,其內層的皮毛的顏色比背景的顏色暗。四肢和腹部都有黑色的大橢圓形紋,頸背部明顯標有兩道黑色條紋。厚厚的柔軟的尾巴非常長,通常相當於體長,並有黑色環紋。
為適應森林生活,馬來雲豹具有粗壯的腿和寬大的爪子,使它善於爬樹和匍匐穿過茂密的森林。馬來雲豹最突出的特點在於它們擁有所有的貓科動物相對體型的最大的犬齒,這些犬齒比雲豹更大和更像刀一樣。
棲息環境
馬來雲豹是棲息於森林的物種,棲息於熱帶山地及丘陵常綠林中,最常出現在常綠的熱帶原始森林,但也能在其他的生境中看到它,如次生林、紅樹林沼澤、草地、灌木叢和沿海闊葉林。在蘇門答臘島的山區丘陵地帶的雨林中最豐富,也生活在婆羅洲的低地熱帶雨林,伐木森林和油棕種植園周邊地區。
生活習性
獨居動物,只有在繁殖季節才聚集在一起。善攀爬,能利用粗長的尾巴保持身體的平衡。通常白天在樹上睡眠,晨昏和夜晚活動,在晚上異常活躍。非常善於攀爬樹木,曾被觀察到耍雜技般頭向下地爬下樹幹,能在水平的樹枝上倒掛著行走,也能夠只使用它們的後腳站在枝頭。能夠在樹木上狩獵,常伏於樹枝上守候獵物,待小型動物臨近時,能從樹上躍下捕食。
具有敏銳的視力以及良好的嗅覺和聽覺。會通過撓抓樹木、噴灑尿液、刮蹭等行為來標記它的地盤。其聲音是典型的貓科家族的聲音,其中包括咆哮、咪叫和嘶嘶聲等,不發出呼嚕聲。也有可以遠距離傳播的呼嘯聲,此聲音的目的是一種不同地區動物之間的溝通方式,也許是用於吸引異性或者警告其他貓科動物遠離其領土。有著靈敏的觸鬚,用以檢測觸覺信息,尤其是在晚上。
是肉食性動物。捕殺各種陸生和樹棲獵物,包括長鼻猴、灰葉猴、幼鹿,赤麂、鼷鹿、加里曼丹島須豬、果子狸、魚和豪豬。花在樹上睡覺的時間比狩獵的時間長。會使用樹作為躲避陸生水蛭的避難所。它們無論是在樹木還是在地面上都會追蹤獵物,經常悄悄地跟蹤然後飛速地撲殺獵物。通過咬住獵物的後脖子來咬斷對手的脊柱,然後將門齒和大犬齒刺入獵物的肉體中,使勁搖晃腦袋,將肉從獵物的殘骸上撕扯下來。
分布範圍
分布於汶萊達魯薩蘭國、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 馬來西亞(沙巴、沙撈越)。
繁殖方式
馬來雲豹是一種獨居的動物,與大陸雲豹有相似的繁殖行為。一年中的任何一個月都可能發生交配,但在12月到來年3月期間是生育高峰。妊娠期為85至95天,每窩產1-5隻幼崽,平均2崽。初生仔體重140-170克。與許多其它的貓科動物相同,幼豹出生時眼睛沒有張開,完全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幼豹出生時的色斑完全是深色的,而不是只有深色的外環。幼豹約在出生12天左右張開眼睛,在五周內會變得很活躍,哺乳期2個月左右,大約到10個月大時開始獨自生活。約在2歲以上性成熟,雌雲豹每年可以懷胎一次。圈養的雲豹可以活到17歲,野外的雲豹約可以活11歲。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蘇門答臘雲豹(指名亞種) | Neofelis diardi diardi | Wilting, Buckley-Beason, Feldhaar, Gadau, O'Brien & Linsenmair, 2007 |
2 | 婆羅洲雲豹(加里曼丹島亞種) | Neofelis diardi borneensis | G. Cuvier, 1823 |
種群現狀
馬來雲豹是森林動物,森林的破壞已直接影響其種群數量,森林的砍伐使其種群支離破碎,也增加了雲豹對傳染病的感染性和遭遇自然災難性事件的機率;林區狩獵極為普遍,雲豹賴以生存的食物相應減少,同樣影響雲豹種群的增長;農業用地的擴張使雲豹棲息地減少,進一步導致雲豹襲擊農地上家禽家畜的頻率上升。一些盜獵者為追求豹骨及華麗貴重的毛皮而肆意捕殺,非法的國際貿易和走私,黑市交易,寵物需求;宗教儀式上雲豹皮的使用。部分亞洲國家的男人認為擁有一張雲豹皮是身份的象徵;醫學上的套用以及高檔餐館的消費等因素都導致了雲豹種群數量的下降。
在蘇門答臘、加里曼丹、沙巴、沙撈越和汶萊獲得國家保護,也在沿著蘇門答臘山脊的大多數保護區以及婆羅洲的大多數保護區得到保護。 然而,鑒於該物種範圍內的棲息地喪失的嚴重性以及正在發生的非法狩獵,迫切需要採取更多的保護措施。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