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達爾胡農場

巴達爾胡農場

綽爾河南岸,全線均為水泥路。距烏蘭浩特市100公里,交通便利,屬於興安盟農牧場管理局,地理位置坐標為北緯46°21′至46°33′,東經122°19′至122°34′,東鄰綽勒蘇木,西與胡爾勒鎮接壤,南與巴彥高勒鎮毗鄰,北於巴達爾胡鎮相望,屬淺山丘嶺地帶。距音德爾鎮45公里,距烏蘭浩特市11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達爾胡農場
  • 行政區類別:農場
  • 所屬地區:內蒙古烏蘭浩特市
  • 人口:1746人(2010年) 
基本信息,基本情況,農場機構設定,社會經濟概況,最新發展概況,耕地建設,生態建設,社區建設,民生工程,精神文明,旅遊資源,遺址遺蹟類,水域風光類,

基本信息

聯繫地 址:內蒙古烏蘭浩特市興安南路巴達爾胡農場場部

基本情況

巴達爾胡農場位於興安盟扎賚特旗境內西北部,地理位置,東鄰綽勒蘇木,西與胡爾勒鎮接壤,南與巴彥高勒鎮毗鄰,北於巴達爾胡鎮相望,屬淺山丘嶺地帶,積溫2200℃---2300℃,無霜期為110天-125天。距音德爾鎮45公里,距烏蘭浩特市110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8萬畝。由3個民族組成,總人口1746人(2010年)。

農場機構設定

巴達爾胡農場下設四個生產連隊,兩個直屬單位(醫院、派出所),機關下設 10大科室。
組織科:負責黨員、幹部管理、關工委、武裝工作。
宣傳科:負責內外宣傳和精神文明創建。
行政辦:負責日常後勤保障工作、環境衛生、土地管理、對外接待、檔案管理等工作,兼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生產科:負責農業綜合開發、農業技術推廣、土地、林業、農機、畜牧、草原管理。
計財科:負責全場計畫財務、統計。
勞資統籌辦:負責勞動工資、社會統籌、勞務輸出等工作。
計生、婦聯辦:負責計畫生育、婦聯工作、兼管工會工作。
綜治辦: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社會維穩、。
紀檢監察室:負責紀檢監察、財務審計、土地契約審計工作。
信訪辦:處理民眾來信來訪、應對信訪突發事件。
醫院:職工醫療保障、疫病防治、公共衛生建檔。
派出所:負責全場治安工作。
農場下設5個生產隊,場直屬單位有農業技術推廣站、畜牧綜合服務站、郵電代辦所、醫院、制磚廠,場部機關設有5個綜合科室,一個派出所,老年人公寓。
2008年10月竣工的老年公寓2008年10月竣工的老年公寓

社會經濟概況

農場現有耕地面積3.8萬畝,打井灌溉5000畝,年年遞增。中小型機械化程度不斷發展和提高,正常年景糧食產量穩步上升,農場的發展以農業為主,林牧並舉,多種經營。農作物的主要品種有玉米、大豆、葵花、高糧和其它雜糧。2003年至2006年糧豆總產平均5880噸。大小牲畜1萬多頭(匹、只),中小型農用機動車370台套,林地及造林面積5500畝,成活率95%。
巴達爾胡農場
2004年3月2日根據農業部、公安部(2003)2號、農牧業廳、公安廳(2003)47號檔案精神,為全場職工民眾辦理落實了戶口農轉非。
2004年6月農墾系統職工實施了基本養老保險統籌。
2005年9月農場為在職管理人員辦理了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為退休職工辦理了醫療保險;06年1月1日為戶口在場的職工民眾辦理了農村牧區新型合作醫療。
2006年5月10日巴達爾胡農場二隊被確定為內蒙古軍區幫扶生產隊,當年共為二隊打抗旱井22眼,建泵房20座,實現了人均3畝水澆地。內蒙古軍分區今年定點幫扶興安盟扎賚特旗巴達爾胡農場二隊,入駐幫扶點後,他們把解決當地人畜飲水和農田水利建設放在首位,目前已打成配套機電井22眼。此項工程由內蒙軍分區給水工程團組織實施,於今年4月25日啟動,7月1日竣工,歷時66天,動用兵力100多人次,各種車輛和工程機械15台 ,22眼機電井總進尺均在762.5米左右,日湧水量12052立方米,解決了當地600多人,5000多頭(只)牲畜的飲用水和1500多畝農田灌溉用水難的問題,為當地脫貧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07年軍分區幫扶建房40戶,08年建房40戶。截止2008年末全場危草房改造178戶。
以場部地區為中心,商業、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
1、場部地區商店、飯店以及生資經銷店等各種商業網點50多處,為農場及周邊農村服務,每月還有三次農貿大集。場內有一座年生產能力400萬塊紅磚的磚廠,還有空心磚廠、塑鋼門窗廠。有礦點四處,其中有三處石灰石礦,花崗岩石礦一處,德庫採石場、農場磚廠等每年都生產出大量的石灰石及建築石料。
巴達爾胡農場農貿市場自成立以來,已成為附近鄉村農畜產品、貨物銷售集結地 。每個月三個集日,車水馬龍,一派繁榮景象。不僅帶動了本場的經濟,而且還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
集貿市場沿著道路展開每月三次逢10開市集貿市場沿著道路展開每月三次逢10開市
2、衛生院:醫療用房72平方米,現實行承包制經營。2005年該醫院確定為興安盟醫保中心和扎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為全場職工民眾服務。
3、學校:由於教育教學的改革,2003年12月巴達爾胡農場中心校正式移交扎賚特旗教育局管理。場部地區現設國小一處,教學樓三層1200平方米。
中國移動、聯通、電信在場部設有通訊基站,與外界通訊條件良好。
高聳的通信信號塔高聳的通信信號塔
全年工、農業和生活用電30萬千瓦時。電視播轉台一處,覆蓋全場電視播放。08年場部地區安裝了有線電視,可以接受25個電視頻道。
2006年4月全場5個生產隊落實了村村通,並增加了4個電視頻道,解決職工民眾看電視難的問題,豐富了文化生活。
交通運輸以汽車為主,音呼公路由場部通過,並於2008年9月末完成了公路的水泥硬化。場部至巴彥高勒鎮省際大通道30公里,由鄉間沙石路接通。場有汽運班車,每天來往音德爾的有五個班次,到烏蘭浩特的有一個班次。以場部為中心通經各生產隊的道路也鋪設沙石路,交通方便。每年由扎旗交通局公路隊給予修護兩次,使沙石路面平整順通。另外場內還設有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電信等門市,通訊便利。
2008年水泥硬化的場區公路2008年水泥硬化的場區公路

最新發展概況

耕地建設

三隊2000畝農田基本建設項目和四隊5000畝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整體工程建設,使全場人均新增水澆地2.7畝。新建占地面積39000平方米牧業養殖小區,每戶30隻羊單位的規模40戶,將成為該場發展舍飼畜牧業示範區。同時,百畝科技示範園區為高效農業助陣。今春,該場與盟農牧業科技研究所合作,承擔了玉米高產試驗種植項目100畝,並以此為核心區域,周邊輻射帶動2000畝,同時實驗引進盟農科所玉米新品種四個、綠豆新品種一個。

生態建設

巴達爾胡農場始建於1950年,生產施業區11萬畝,座落在綽爾河南岸淺山丘陵地區。經過幾十年的經營,現有五個生產隊,耕地4萬畝,林地1萬畝,草場5萬畝,全場共有人口2768人,分部在六個居民點。
六七十年代的巴達爾胡農場還屬於原生態的自然植被,河套茂密的喬木,山坡天然次生林、灌木。由於人口的增加、生產規模的擴大、對生態資源的掠取和粗放經營方式,造成植被大面積被破壞,草場退化,沙塵肆齧,土地貧癠,生態環境逐漸惡化。每年都有大量的地表土、土壤里的有機質被大風颳走,山水沖走,土壤結構破壞、肥力下降,很多地塊水土流失嚴重,侵蝕強度、危害程度呈加劇趨勢,有的地塊已形成一道或多道侵蝕溝。連續多年施用化肥,土壤板結,大量使用農藥對生態的破壞也是不可逆轉的危害。旱天塵沙飛揚,下雨就成徑流,有的地方十幾分鐘的急雨就能形成洪災。昔日山清水秀的家園生態形成惡性循環。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極大的危害,生態環境建設成了我場當務之急的工作重點。
2006年從需要出發,因地制宜實施草牧場圍封工程5萬畝,並在坡度較大的草牧場挖水平溝,在三隊和四隊東山挖水平溝6000畝,溝內栽山杏,溝旁種檸條,溝間種優質牧草,不但具有較好的生態環境,而且為畜牧業發展提供充足的飼草飼料。建立人工草地是改善草原生態環境、治理退化草場,使草地永續利用必要措施。我場已有人工補播種草10000畝,經過幾年來管護、建設及和周邊地區的對比,不但具有較好的生態環境,而且人工草場地的產草量及蛋白質含量高於天然草場幾倍甚至幾十倍,使草畜關係趨於協調。
2011年,巴達爾胡農場全力實施生態保護和生態治理工程,在嚴格執行禁牧政策,加強草牧場和天然林管護的同時加大了荒山荒坡的治理力度。今年,完成荒山造林1300畝,人工植造農田防護林2萬株、路旁林6000株。

社區建設

圍繞“人口向城鎮集中、產業向基地集中”的規劃格局,小城鎮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通過招商項目,啟動商業街改造工程,第一棟4800平方米商住綜合兩用樓已開工建設。為強化場區環境管理,出台了《小城鎮建設規劃管理辦法》、《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等,調整了場區發展形態,最佳化了用地結構布局,逐步形成以場部地區為中心,集經濟、文化於一體新農村建設格局,達到美化、淨化、綠化標準。

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讓職工無憂。今年,該場在民生工程上做細做實,實行了五步走。一是以全盟危房改造工程和內蒙古軍區延伸幫扶為契機,全場改造職工住房60戶,爭取政策和幫扶資金130萬元。二是從方便職工民眾看病就醫入手,完善4個基層連隊衛生室建設,為1800名職工民眾免費體檢、建立了健康檔案。三是解決“五七工”老有所養問題,辦理了254名“五七工”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手續,完成了基礎材料整理和歸檔工作,並全部通過上級部門審核。四是完善社會保障機制,把退休職工全員納入醫保。五是組織參加招聘會等形式,為職工就業、創業搭建信息平台,向社會轉移輸出勞動力310人。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新突破。為進一步提高基層黨支部陣地建設,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場投資35萬元,啟動第三生產隊職工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建築面積230平方米。在“七一”前夕,發展黨員7名,為黨組織增添了新生力量,並對兩個文明建設中湧現出的19名優秀黨員,3名優秀黨務工作者進行了表彰。開展了有聲有色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一是開展黨員、幹部一助一活動,與64戶困難職工結成幫扶對子,制定了幫扶計畫和年底脫貧目標。二是開展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創建和文明職工評比活動,營造了健康向上的社會氛圍。三是開展民眾性文體活動,上半年舉辦文藝匯演、校園藝術節、體育健身等活動5次,豐富了職工民眾的文化生活,增強了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00年7月1日,巴達爾胡農場機關大院裡,彩旗飄飄,人頭攢動,來自四個生產隊和夕陽紅五支秧歌隊140餘人歡聚一堂,他們踏著歡快的鼓點,伴隨著悠揚的嗩吶聲,用自己樸實的舞姿、膾炙人口的歌聲,共同慶祝中國共產黨90歲生日
巴達爾胡農場秧歌巴達爾胡農場秧歌

旅遊資源

巴達爾胡農場位於扎賚特旗境內,內蒙古大草原深處,自然風光優美,有其獨特的旅遊資源,除茂密濃綠的草原外,其他旅遊資源按“旅遊資源分類表”可分為兩大類,即:遺址遺蹟類和水域風光類。
在農場草原安家落戶的百合花。在農場草原安家落戶的百合花。

遺址遺蹟類

位於巴達爾胡農場北部,被場內職工稱之為“古城”的金界壕的一段分支之一,全長400餘米。金界壕又稱金長城、兀朮長城,始建於天會年間,金界壕由外壕、主牆、內壕、副牆組成。放眼望去,連綿的山丘上,一條臥龍狀的壕塹蜿蜒而去,雖歷經800餘年風風雨雨。至今仍然清晰可辨。壕溝上面長滿了野草和山花,內牆建築經過歲月的洗禮,已蕩然無存。
金兀朮主持修建的長城遺址金兀朮主持修建的長城遺址
金長城已作為我國古代巨大的軍事活動實物資料。目前,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已將金長城列為重點保護文物,自治區旅遊部門也相應開發了特色金長城旅遊項目。金界壕遺址於2001年6月25日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在巴達爾胡農場的只是金界壕遺址的一部分,在遺址坐落的山腳下,是蜿蜒曲折的綽爾河支流,不知是河流的常年沖刷還是很久以前的地殼運動,形成了山體的北部是懸崖峭壁,在峭壁上生長著各種頑強的植物,有山杏樹、山丁樹、柳樹、野玫瑰、山葡萄等十幾種樹種。是踏青旅遊的絕好去處。
長城毗鄰著綽爾河長城毗鄰著綽爾河
在山腳下,農田縱橫交錯,水域寬闊,原始風光與當代農業相結合,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水域風光類

(觀光遊憩河段):在巴達爾胡農場的西北部,有一條綽爾河的支流把農場與胡爾勒的地界分開,在支流平緩的地方形成了寬廣的河灘,有野雞、野鴨、白鷺、長嘴魚鷹。
兩岸芳草淒淒的綽爾河。兩岸芳草淒淒的綽爾河。
在群山與綽爾河的拐角處,河流的回擊,形成了一處天然的魚塘,盛產柳根魚、鯽魚、鯉魚、鯰魚、泥鰍魚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