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縣誌》是趙朝忠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縣誌
- 作者:趙朝忠
-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4年05月
- ISBN:7536625367
- 編纂單位:四川省巴縣誌編纂委員會
《巴縣誌》是趙朝忠編纂的地方志。
《巴縣誌》是趙朝忠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本志包括地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人物。1作品目錄封面巴縣誌巴縣縣誌編纂委員會巴縣縣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巴縣誌》總編室圖片縣城魚洞鎮現狀及規劃示意圖中共巴縣縣委、縣人大常委會...
明代曹學全所撰《蜀中名勝記》記載“郡學後蓮花壩(今渝中區七星崗蓮花池街),有石麟石虎,相傳為古時巴君冢。” 清雍正、乾隆、道光年間,巴郡官民多次“修立墓表”、“砌以石”、“行春秋至祭”,明確祭祀巴蔓子將軍。清代《巴縣誌》及民國《巴縣誌》均記載蓮花池為巴蔓子將軍墓地。民國十一年(1922年)...
歷史上,《巴縣誌》有三部,第一部是王爾鑒修的乾隆《巴縣誌》;第二部是清同治《巴縣誌》;上世紀三十年代向楚主編有民國《巴縣誌》。被後人引用最多的,以乾隆《巴縣誌》為最,又稱王志,乾隆舊志。個人作品 尼山 寰中五嶽插天起,神龍半隱青霄里。锺靈何地無偉人,毓聖特異尼之址。可知名山不在高,...
龔秉權 龔秉權(1876-1951),字春岩,巴縣龍風鄉人,龔秉樞三弟,留學日本,民國時修《巴縣誌》,善文工詩。
一九三三年,主持《巴縣誌》的修撰工作。一九三八年,被 選 為 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抗戰勝利後,一些老同盟會員于右任、居正、等人認為:重慶是鄒容的故鄉,烈士雖死,其精神長存,他們為紀念烈士,倡議創辦鄒容中學,並公推朱之洪為籌辦鄒容中學的董事長,三月之後,鄒容中學在重慶市大坪馬家堡建成。全國解放...
今重慶市)城南居義里忠興鄉清風漕人。清鹹豐五年(1855年)乙卯科舉人,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三甲第179名進士,授湖北鹹豐縣知縣。在官二年,丁憂歸里後絕意仕進,先後主講歸儒、字水兩書院。年逾七十卒。工詩,善為七言歌行。著有《冷淡吟詩草》(未刊),縣人多傳誦之。《巴縣誌》有傳。
《巴縣誌》就是編寫老重慶志書的根底。長久以來,本埠史家曾多次修繕《巴縣誌》,均因種種原因未得大成。民國14年(1925),文伯魯受聘參加編纂《巴縣誌》,負責編纂兼總校,主纂《工業》、《交通》、《商業》篇。與著名學者向楚、梅際郇、陶闓士、龔春岩、賴以莊等一起共事,經過四年努力,終於完成《巴縣誌...
鶴皋岩是重慶市的地名,因歷史故事得名。地名含義 據《巴縣誌》清嘉慶庚辰年版載:“河高崖,縣四十五李,智二甲,渡船二,慈智二里米口”。相傳道光二十五年文人龔靖皋經此見白鶴飛鳴於岩上林中,即揮毫書鶴皋岩並刻於岩上(現已毀)。源出“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際”,因此取名鶴皋岩。歷史沿革 清末以來...
重慶覺林寺位於重慶市南岸區蓮花山下。為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百餘年前重慶最早的商埠郵票以此作為票面風景。概況 據《巴縣誌》記載:覺林寺興建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距今已800餘年。宋朝名將余玠曾作《覺林晨鐘》云:“木魚敲罷起鐘聲,透出叢林萬戶驚。一百八聲方始盡,六街三市有人行。”覺林寺...
據《巴縣誌》、《重慶府志》的記載,明代巴縣人中擔任過總督御史一職的僅李文進一人。加之《明代進士登科錄》載:“李文進,貫四川重慶府巴縣民籍……娶陳氏。”這與墓地中女性墓主身份相吻合。綜合各方面推測,該墓墓主為明朝嘉靖年間副都御史李文進及其妻陳氏的可能性最高。白九江指出,石馬灣明代墓是重慶迄今...
1901年9月24日,清政府川東兵備道兼重慶關監督寶棻才同日本駐重慶領事山崎桂正式簽訂《重慶日本商民專界約書二十二條》,劃定王家沱的一段地區為日本專管租界·王家沱日租界位於彈子石楊家灣復興街,大有巷及武警二院部分土地範圍內,根據《巴縣誌》重慶交涉署民國四年檔案記載:全界丈尺,深約400丈,寬約250丈...
辛亥後重慶各界人士一再提出修《巴縣誌》工作,因時局動盪,遲遲未能進行。1933年先生與朱之洪等籌設巴縣文獻委員會,著手修志,聘向楚為總纂主其事。1937年《巴縣誌》初稿完成,先生被推為審查主席,組織人力時全面審查後開刻。1937年抗日戰爭發生,重慶學校疏散四鄉,先生閤家隨贛江中學從城內萬壽宮遷巴縣人和鄉...
據清朝《巴縣誌》記載,在舊時大坪一帶曾有牌坊39座,碑刻180餘塊。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間,這裡陸續修建起5座節孝坊(余氏節孝坊、韓氏節孝坊、徐氏節孝坊、余氏節孝坊和楊氏節孝坊)、1座百歲坊(淡氏百歲坊)和1座樂施坊(金陶氏樂施坊),七牌坊因此得名。但其中6座牌坊於...
1933年,即與朱之洪、向楚、文伯魯等共同編纂《巴縣誌稿》,未就而疾作,卒年62歲。梅際郇工詩文書法,精通古典文學。著有《巴語雅訓》、《篆隸決嫌錄》、《念石齋詩》等。人物經歷 梅際郇(1873—1934),四川巴縣人。字黍雨,號念石,念石翁,室名念石齋、小梅庵、木蘭精舍,別署小梅庵主、木蘭精舍...
佛圖關,位於重慶老城西,地勢險竣,兩側環水,三面懸崖,海拔388米,自古有"四塞之險,甲於天下"之說。為兵家必爭的千古要塞。重慶半島三面環水,古代漲水季節不可卒渡時,出入重慶必經佛圖關至二郎關一線要道。《巴縣誌》記載:“渝城三面抱江,陸路惟浮圖關一線壁立萬仞,磴曲千層,兩江虹束如帶,實為...
重慶地域歷史文獻選編 《重慶地域歷史文獻選編》是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波 內容簡介 前言,凡例,華陽國志,蜀鑒卷一,方輿勝攬,輿地廣記,蜀中廣記,乾隆巴縣誌,道光重慶府志,同治巴縣誌,四川通志,重慶鄉志,民國巴縣誌,四川郡縣誌,以上都附簡介,正文,選文和選編後記.
據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巴縣誌》記載:“東華觀,在東華巷,元至元年間(1335~1340年)建,明朝天順七年(1463年)、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有唐宋御製碑贊,按《蜀中名勝記》引舊《志》云:城中有東華觀。觀後有東華十八洞,皆相通。今士人呼其為神仙口,相傳東華真君於此得道。觀之後殿,民國毀於火”。19...
一首云:“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長生不老年年在,松石同歲萬萬春”。“歲在戊申仲冬”。出釵墓葬,俗稱駙馬墓,即蹇芳墓。據《巴縣誌》記載:明永樂年間吏部尚書蹇羲之子蹇芳早卒,永樂帝賜以早歿的公主,封為駙馬,實行冥婚,葬於江北鳳居沱,此釵為殉葬之物。1957年四川重慶江北蹇芳墓出土。
2000年,巴蔓子墓被列為重慶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詩文歌賦 歷來對巴蔓子加以歌頌的詩文很多。清代進士龍為霖《踏青過巴蔓子墓》:“刎頸高風懸日月,存城舊事邈山河。行經西路孤墳慣,思入東風芳草多。得如此臣真足矣,無降將軍更如何。廉頗生懦歸忠魄,歲歲遊人莫浪過。”乾隆《巴縣誌》作者王爾鑒《巴蔓...
鮀魚,俗稱肥鮀。《說文》:“鮀,鮎也。”《齊民要術》有鮀臛湯法。按,吾縣所稱為肥鮀者,口腹俱大,背黃腹白,身滑無鱗。——民國二十八年修《巴縣誌》(2) 動物名。即揚子鱷 [Chinese aligator]。《圖經》曰:“鮀,生南海地澤,今江湖極多…形似守宮陵鯉輩而長一二丈,背尾俱有鱗甲,善攻鮀岸,夜則鳴吼...
私立興華國小舊址是重慶市地名,因其歷史事件而得名。地名含義 私立興華國小曾於此教學,是當時商界重視教育興商、教育興國的重要物證之一,故名。歷史沿革 據《巴縣誌》查證,1935年藥材公會於此創辦私立興華國小,當時藥材公會在羊子壩興建會所,以便藥商和職工子女免費入學,私立興華國小就在藥材公會旁,附設幼稚園。
清乾隆《巴縣誌》里附有一張《重慶古城圖》,圖上標有定遠門,還特地註明定遠門就在通遠門與臨江門之間。稍感遺憾的是,這張《重慶古城圖》只是一張平面示意圖,並沒有將定遠門周邊的街道地名逐一詳盡介紹,因而定遠門究竟地處何處?今人猶如霧裡看花一般,對之仍然是個謎。坐南朝北,面對嘉陵江,地處通遠門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