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家沱日本租界
- 發生時間 : 1901年9月24日
- 雙方 : 中日之間
- 地點 : 重慶南岸王家沱
- 租期 : 30年
基本 信息,基本簡介,性質,相關歷史,起因,結果,
基本 信息
基本簡介
只交納一次。年租:上等地每畝2.25元,中等地每畝2.20元,均按年交納。日本商人在租界內先後開辦工廠、洋行有鄰公司、大坂洋行、宮坂九郎、又新絲廠、武林洋行、日清公司、海軍集會所等。有資料載他們每年交納的租金僅200多元,實屬一種不折不扣的掠奪。在租界他們實行治外法權,形成一個“國中之國”,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和不可估量的損失。時過境遷,王家沱日租界經過100年的歷史,以往租界建築已不復存在,僅存武警二院內的日軍俱樂部舊址,也都是90年代末期拆除後,按原貌重新修建的。
性質
王家沱日租界,是重慶開埠後帝國主義在重慶建立的第一個租界,也是帝國主義在重慶建立的惟一一個租界
相關歷史
起因
鴉片戰爭後至甲午中日戰爭止,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在中國沿海、沿江的上海、廣州、廈門、福州、天津、鎮江、漢口、九江、煙臺、蕪湖設立租界。此時的日本,既未在中國設立租界,也沒有取得片面最惠國待遇。甲午中日戰爭後,日本強迫清廷於1896年7月訂立中日《通商行船條約》。該條約第25款規定:“大清國大皇帝陛下已經或將來如有給予別國國家或臣民優例、豁除利益,日本國家及臣民亦一律享受”。至此,日本夢寐以求的片面最惠國待遇終於到手。它可以依據這條規定在中國享受西方列強已經奪得的侵略權益,包括在通商口岸設立租界。此約簽訂後兩個月,日本就在杭州建立了租界。
與此同時,即在中日《馬關條約》簽訂不久,日本就乘勢向清廷提出了在重慶設租界的要求。1896年2月,日本指派其駐上海總領事珍田舍己為設租界事到重慶,向重慶地方政府索取某一地段作為日本租界。同年4月,珍田與川東道台張華奎談判後,達成了將日本租界設在南岸王家沱的原則性協定。同年10月1日,駐華日使林董向清廷提出在新開口岸和過去已開口岸設租界,要求就此與中國訂立條約,並要總理衙門限時答覆。在日本的威脅下,腐朽的清政府於10月19日與日本簽訂了《中日公立文憑》,規定:“添設通商口岸,專為日本商民妥定租界,其管理道路以及稽查地面之權,專屬該國領事”。這個《公立文憑》,成了日本向清朝地方政府索要租界的法律依據。
結果
經過與清政府數年的交涉,日本駐渝領事山畸桂與川東道寶菜於1901年9月24日正式簽訂了《重慶日本商民專界約書》22款。其第一款即明確規定:“重慶府城朝天門外南岸王家沱,設立日本專管租界。”約章還規定:“日本專界者系專為日本商民之界,專管者系日本領事官專管界內商民之事”。“租界內警察之權、管轄道路之權及其餘界內一切施政事宜,悉歸日本領事官管理”;“界內地基只準日本人民承租執業。但華人願在界內居住者,準其居住自行貿易,只能居住營業,即不能在界內租地;各國人亦同一辦理”。“所有租契應以三十年為限,限滿後,仍應換契續租。以後永照三十年一換契之例辦理”。這樣,王家沱日租界就成了日本控制的“國中之國”,成為日本侵略重慶乃至四川的據點。日本侵略者憑藉這個租界,向重慶及四川傾銷商品,奪取原料,投資設廠,輸出資本。日輪橫行川江,頻頻製造沉船慘案。界內日人,更是目無法紀,凌辱華人,暴行累累。
不忍國權喪失、國民受辱的重慶人民,在王家沱租界設立後,開展了多次鬥爭。1928年,重慶各界組成重慶市民反對帝國主義大同盟、重慶市國民廢約促進會、重慶江北巴縣自治促進會等,積極展開收回王家沱日租界的活動。1931年,隨著日本加緊侵華,重慶收回王家沱日租界的鬥爭也進入高潮。是年8月,重慶各界2萬餘人在夫子池舉行反日救國大會,要求迅速收回王家沱日租界。9月18日,江北、巴縣、重慶市各界78個民眾團體的100餘名代表集會,決議成立“四川各屆民眾自動收回王家沱日租界運動籌備會”,以領導運動的開展,並決定“約滿之日”舉行收回日租界民眾大會。9月24日,《重慶日本商民專界約書》簽訂屆滿30年。次日,全市數萬民眾罷工、罷市、罷課,舉行集會遊行,並實行對日經濟絕交,強烈要求收回日租界。重慶人民的反日怒潮,使在渝日人陷入“米炭既無人售給,而僱工亦相繼辭走’’的困境。在此情況下,駐渝日本領事清野長太郎致函重慶市政府,表示願率僑民離開重慶,所有日方房屋及王家沱日租界均請市府“代為接管”。重慶市政府乃“令飭南岸市政管理處將王家沱日租界接收管理”,並接收了日人在渝房屋17所。10月22日,日領率日僑乘日本軍艦離渝回國,重慶人民收回王家沱日租界的鬥爭取得重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