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遠門是重慶的古城門,坐南朝北,面對嘉陵江,地處通遠門與臨江門之間的定遠門,是重慶古城十七門中的一道閉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定遠門
- 地理位置:重慶
定遠門·較場壩
這個標題,是從昔日那首《重慶歌》里取其一枝採擷下來,為我所用的。定遠門在哪?今天的重慶人大多深感陌生,年青人更不知其舊址所在。較場壩是個老地名,現在的較場口就是因之而衍變得名。
沒有多少名氣,沒有耀眼光環,定遠門是明朝戴鼎築重慶城時專門設定的一道城門。清乾隆《巴縣誌》里附有一張《重慶古城圖》,圖上標有定遠門,還特地註明定遠門就在通遠門與臨江門之間。稍感遺憾的是,這張《重慶古城圖》只是一張平面示意圖,並沒有將定遠門周邊的街道地名逐一詳盡介紹,因而定遠門究竟地處何處?今人猶如霧裡看花一般,對之仍然是個謎。
坐南朝北,面對嘉陵江,地處通遠門與臨江門之間的定遠門,是重慶古城十七門中的一道閉門,有城門的形制,有城門的模樣,城門卻長年關閉。似乎這道城門完完全全是道“死門”,並不真正具有城門的功能,充其量應應景而已,只是一種故作姿態的擺設。
名為城門實為閉門的定遠門,確實是作應景擺設的,事情緣於築城主事者戴鼎。戴鼎身為朝廷命官卻篤信道家,講求風水,他築渝城按的是道家之說,取的是“九宮八卦”之象,重慶古城十七道城門的大號,無不寄託寓意,十分講究。
重慶古城的十七道城門大多面向兩江,惟城西處的城門只通陸路,戴鼎將這道城門定為通遠門,寓意的是通向遠方的坦途光明之路。通遠門豈止是通向遠方的坦途大道起點,它還是渝城西面的一道天然屏障。為顯示軍事要塞的堅實與重要性,戴鼎特地在通遠門左右兩邊設定了金湯門與定遠門。
在戴鼎眼底心中,金湯堅城,揮戈定遠,只有通遠門安然屹立,重慶城自便平安無事。至於其餘十六道城門,大多臨江據險,大可高枕無憂了。這種心理,是一種美好的祈盼,也不乏求神護佑的迷信色彩,不管怎樣窺探,事實就是這樣。於是,在重慶城西重要關隘通遠門的下方,這才有了定遠門的萌生出世。
為應景而設的定遠門畢竟是道閉門,屬性注定了它從萌生那天起就要遭遇冷寂,因系閉門,舊時這裡的人們出重慶城都須轉經通遠門或臨江門。正因這緣故,明代渝城行政區劃八坊二廂之中少了定遠門的蹤跡,定遠門一帶歸屬通遠門轄區之內。清康熙四十六年,巴縣知縣孔毓忠重劃城區為二十九坊、十五廂,定遠門這才粉墨登場,也才有了定遠坊、定遠廂的名號單獨立世。
公元1932年興修七星崗至朝天門的中城經路,城垣遭拆圍,定遠門走完它五百餘年曆程,終於物是人非雲散煙消。1935年,重慶市下設五區二十二坊,定遠坊復歸入通遠門、走馬街、紅廟子區域,隸屬第二坊,定遠坊、定遠廂亦悉數消亡了。
若問定遠門究竟在哪裡?如今的東周巴將軍蔓子墓的馬路對面,七星崗下面的民生巷沿崖邊坡頂處,一號橋石梯內側堡坎高處,那裡正是定遠門舊址呢!
令人疑惑的還有一問:定遠門與較場壩,兩者相距少說也有一二里之遙,怎么會扯在一起的呢?重慶的較場,是考武科的場所,武生操練武藝,為的是保家衛國,守城護土。有騷客好事,強拉配景,附會詠句:“定遠門,較場壩,舞槍弄棍。”一句歌謠,便風行濫觴開來。
如同夜空中的流星,在天宇暮色中飛馳而過,留下的長長弧線亮光,閃爍即逝。形同流星雨般的定遠門消亡了,它留給人們的,只是淡淡的依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