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煎丸

巴戟煎丸,中醫方劑名。主治小腸積冷,飲食減少等。

基本介紹

  • 主治:小腸積冷、飲食減少等
  • 組成:巴戟、舶上茴香、川楝子等
  • 出處:《普濟方》卷二二一
組成,用量,製法,用法,主治,

組成

巴戟、舶上茴香、川楝子、馬藺、牛膝、黑附子、蓯蓉、破故紙、蕓薹子。

用量

巴戟1兩(另研末,去心),舶上茴香2兩(炒),川楝子2兩(面炒),馬藺2兩(醋炒紫色),牛膝1兩(酒浸3日,去苗,焙乾),黑附子1兩(炮,去皮臍),蓯蓉2兩(去土,酒浸3日,焙乾),破故紙1兩,蕓薹子2兩(炒)。

製法

上為末。將巴戟末以好酒2升,入白麩少許,同熬成膏,與眾藥拌勻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

每服15-20丸,空心鹽湯送下。

主治

小腸積冷,飲食減少,面多虛黃,手足常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