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煎丸

麻煎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六十四引《海上名方》。主治骨並魚刺,梗在喉中。

基本介紹

  • 名稱:麻煎丸
  • 出處:《普濟方》卷六十四引《海上名方》
  • 組成:蓖麻子仁、百藥煎
  • 主治:骨並魚刺,梗在喉中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

組成

蓖麻子仁,百藥煎。

用法用量

蓖麻子仁研爛,入百藥煎,成劑即止,為丸如彈子大,青黛為衣,井花水磨下半丸,咽之即下。

主治

骨並魚刺,梗在喉中。

附方

名稱:天麻煎丸
組成:五靈脂、附子、白朮、赤小豆、天麻、乾蠍、羌活、防風
用法:上先以沉香二兩,酒一升,煎為膏,無犯鐵器,入藥搗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以荊芥湯或荊芥酒送下,過五日加至三十丸;夏、秋宜荊芥湯,春、冬宜荊芥酒
主治:風氣不順,骨痛,或生赤點癮疹,日久不治,則加冷痹,筋骨緩弱
出處:《蘇沈良方》卷二引《博濟》
名稱:天麻煎丸
組成:天麻、牛膝、杏仁、生地黃、胡蘆巴、天雄、石斛、沉香、巴戟天、玳瑁、桂、白花蛇、檳榔、獨活、川芎、大腹、當歸、木香、益智、遠志、乾薑、酸棗仁
用法:上二十二味,前四味於銀器內以水三斗煎至五七升,以布絞取汁,卻將滓於木臼內搗令極細,後以水三五升浸取汁,同於銀器內熬,更用無灰酒五升,安息香三兩,慢火煎成膏。余藥為末,入前膏內和為團,於木臼內杵一二千下,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五丸,加至三十丸,酒送下,若常服空心一服,有疾早、晚各一服。
主治:肝腎久積風冷痰滯氣,上攻眼目,腫澀疼痛,肌肉隅動,心神多倦。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七
功用:去痰涎,壯筋骨,補元氣,益心利肺。
名稱:白衣丸
組成:烏賊魚骨、白茯苓、砂仁、山豆根、甘草、僵蠶、貫眾、硼砂、麝香、珍珠、象牙、腦子
用法:上為細末,飛羅白面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用蚌粉為衣,陰乾。每用二丸,冷水浸化,頻頻咽服。又將一九口噙化尤妙
主治:男、婦、小兒誤吞麥芒、針刺、銅錢、雜魚等骨梗在喉中,及喉閉腫痛,死在須臾
出處:《回春》卷八
名稱:雞足散
組成:雞足
用法:燒灰細研,以溫水調服
主治:食諸肉骨梗
出處:方出《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五,名見《聖濟總錄》卷一二四
名稱:白龍散
組成:柑子皮、白梅、象牙屑
用法:上為細散。每用一錢,綿裹含化
主治:魚骨鯁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名稱:立竹湯
組成:立死竹三七莖
用法:用水二盞,煎七分,去滓頓服
主治:諸魚骨鯁在喉中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