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哩姓

巴哩姓

巴哩[巴哩、巴里、伯力,讀音作bā lǐ(ㄅㄚ ㄌㄧˇ),滿語為Bari Hala]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族伯力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蒙古族伯力氏,亦稱巴里氏,漢義“弓、弩”,世居科爾沁(今內蒙古赤峰阿魯科爾沁旗),後多冠漢姓為博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哩姓
  • 外文名:bā lǐ(ㄅㄚ ㄌㄧˇ)
  • 源於:滿族
  • 性質:姓氏
  • 類型:漢化為氏
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姓氏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族巴哩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巴哩氏,亦稱巴里氏、伯力氏,滿語為Bari Hala,漢義“弓”,世居哲魯(海參崴,今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庫葉島(今俄羅斯庫葉島),後多冠漢姓為博氏。

遷徙分布

巴哩氏複姓是蒙古族、滿族共有的姓氏,今已很少稱呼,多漢化為博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族人大多分布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市、吉林省的長春市、遼寧省的撫順市等地。

郡望堂號

郡望

通 遼:通遼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民國七年(戊午,公元1918年)由遼源縣析置通遼縣,取通達遼東之意命名。1949年哲里木盟盟府駐通遼縣。轄通遼、開魯兩縣及扎魯特旗(駐魯北鎮)、科爾沁左翼中旗(駐巴彥塔拉)、科爾沁左糊龍祝主翼後旗(駐吉爾嘎郎)、庫倫旗、奈曼旗(駐大沁他拉)。1951年由通遼縣改置通遼市,哲里木盟盟府駐通遼市,轄一市、兩縣、五旗。1953年哲里木盟所屬各旗、縣均由東部行政區直轄。1954年恢復哲里木盟,盟府駐通遼市。轄通遼市及通遼、開魯兩縣,扎魯特旗、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遷甘旗卡)、庫倫旗、奈曼旗五旗。1956年科爾沁左翼中旗由巴彥塔拉遷駐保康鎮。1958年撤銷通遼縣,狼旋斷併入通遼市,哲里木盟轄一市、一縣、五旗。1964年恢復通遼縣(駐通遼市),哲里木盟轄一市、兩縣、五旗。1965年原屬呼倫貝爾盟的科爾沁右翼中旗劃入哲里木盟,轄一市、兩縣、六旗。1969年將哲里木盟劃歸吉林省。1979年哲里木盟由吉林省劃入內蒙古自治區,轄通遼市及通遼(駐通遼市)、開魯兩縣,科爾沁左翼中旗(駐保康鎮)、科爾沁左翼後旗(駐甘旗卡)、庫倫旗、煉翻葛奈曼旗(駐大沁他拉)、扎魯特旗(駐魯北)、科爾沁右翼中旗(駐白音胡碩)六旗。1985年11月9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霍林浩特市,以扎魯特旗的霍林河辦事處為其行政區域,駐珠斯花鎮。1986年7月2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通遼縣,併入通遼市。1999年1月13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9]5號)撤銷哲里木盟和縣級通遼市,設立地級通遼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科爾沁區。通遼市設立科爾沁區,以原縣級通遼市的行政區域為科爾沁烏挨疊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科爾沁大街102號。通遼市轄原哲里木盟的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庫侖旗、奈曼旗、扎魯特旗、開魯縣和新設立的科爾去頸協沁區。原哲里木盟的縣級霍林郭勒市由內蒙古自治區直轄。
科爾沁:“科爾沁”是蒙語,漢義為“弓箭手”。在歷史上,科爾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管轄的遊牧區之一,位於內蒙古東部,在松遼平原西北端,包括整個興安盟和通遼市的一部分地方。科爾沁草原西與錫林郭勒草原相接,北鄰呼倫貝爾草原,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科爾沁草原現大部分已變為農耕地以及部分沙地,也有稱科爾沁沙地。它是沿用古代蒙古族科爾沁部落名稱命名。早在五千年前的舊時器時代,科爾沁草原就已經開始有人類棲息活動,在當地人民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獨特品味和風格魅力的多元複合文化——科爾沁草原文化,曾先後湧現出清朝國母孝莊文皇后、愛國將領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達梅林、革命烈士頸請麥新、呂明仁、徐永清等歷史名人。
海參崴:名稱源於滿語,漢譯為“海邊的小漁村”。一說是由於當地曾經是盛產海參的地區,而“崴”是指窪地的意思,而其他兩種說法都指此名來自於肅原住民語言,一說是“海邊的曬網場”,另一說為“海邊漁村”。“海參崴”這個名稱至今仍被中文使用者熟知。海參崴在元朝時期稱“永明城”,位於綏芬河口海灣東岸,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海參崴,因盛產海參而得名。唐朝時期渤海國時期屬率賓府轄地,金國時期屬恤品路,元朝時期屬水達達路。濱海地區比較富庶,“率賓馬”名貴一時。海參崴附近的波謝特灣,為元朝東北邊區的對外貿易海港。元朝為加強同東海諸族的聯繫,開闢了西祥州府祖酷整至濱海永明城的東南驛道,即從西祥州(今吉林農安東北三十公里萬里塔古城)起,途徑十八站,終點站永明城(海參崴,今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清初屬大吉林寧古塔副都統,後劃歸吉林琿春副都統管轄。自公元十七世紀中期,俄羅斯皇朝伺機東侵,尋求在遠東地區開拓不凍港口。俄羅斯和清朝曾有著多次領土上的糾紛。雖然在清康熙年間清朝和俄羅斯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明確訂明海參崴屬清朝,但是,清朝中葉國勢日衰,鴉片戰爭後,在清鹹豐六年(丙辰,公元1856年)清政府和俄羅斯簽訂不平等的《璦琿條約》,規定包括海參崴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為中俄共管。清鹹豐八年(戊午,公元1858年)不平等的《中俄璦琿條約》簽訂後,俄羅斯便迫不及待地把侵略魔爪伸向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清鹹豐十年(庚申,公元1860年)農曆5月,俄羅斯軍隊悍然占領中國重要的港口海參崴,並將海參崴改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為“控制東方”、“控制中國”,作為在遠東進一步擴張的基地。同年11月,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後,中國失去烏蘇里江以東至海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吉林領土,海參崴也被劃入俄國版圖。俄國十月革命後,逐步發展成為有數十萬人口的海濱城市,並建成軍港。歷史上海參崴曾自唐、遼、金起,這裡已漸見人民活動。元時稱為永明城。清時該地被劃為吉林將軍的領地內。四年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國又與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俄東段邊界以黑龍江、烏蘇里江為界,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劃歸俄國;原住這一地區的中國人,仍準留住(注意:海參崴在烏蘇里江以東,共管從此被取消)。腐敗的滿清政府割讓了吉林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和海參崴在內的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隨後其成為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不過由於距離俄國本部太遠,所以該地的發展緩慢。在清光緒十七年(辛卯,公元1891年)西伯利亞鐵路開通至此,亦開始有海運路線由其往返日本神戶、長崎及中國上海等地。清光緒三十~三十一年(公元1904~1905年)間日俄戰爭中,其曾被日本海軍派遣的分遣艦隊突襲。幸有俄軍巡洋艦隊堅守,使日本海軍轉移目標攻擊遼東半島和大連。民國六年(丁巳,公元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由於蘇聯國內戰爭的混亂情況,反共勢力在海參崴和俄國遠東地區滲入,當中包括一些外來勢力如英國、美國和日本,日英聯軍在民國七年(戊午,公元1918年)4月藉口當地有日資設施被襲,進駐金角灣和此城,民國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遠東濱海地區建立“遠東共和國”,持續至民國十一年(壬戌,公元1922年)由前蘇聯收復。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海參崴成為前蘇聯流放政治犯的主要地點,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先後囚禁在這裡的包括蘇聯和日本的戰俘。1954年蘇共第一書記赫魯雪夫到臨此城,並表示其可以跟美國的舊金山相比,亦奠定了其作為蘇聯遠東地區最重點的發展城市之地位。海參崴目前是俄羅斯濱海市邊疆區行政、工業、文化、商業中心,面積七百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萬,位於莫拉維耶夫·阿穆爾半島之上。市內有五個區:列寧區、五一區、別爾沃列琴斯基區、蘇維埃區和費倫多斯基區。海參崴是太平洋岸畔的世界名城,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第二大城市,瀕臨日本海,控制鄂霍茨克海(北海),是重要的軍事要地,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第二十三空軍司令部、遠東戰略飛彈基地即設在該地。海參崴是國際級交通要塞,海陸空運輸都很發達,距中國黑龍江的琿春市一百八十公里,有直達莫斯科的鐵路線,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海參崴是海員城、漁業城、商業城,市內有多類企業及工廠,如海洋漁業集團公司、船舶製造廠、工具廠、漁類加工廠、肉聯廠、糖果廠、牛奶廠等。海參崴又是文化城市,市內有俄羅斯的遠東大學、工藝大學、海軍學校、綜合技術學校、醫科大學、藝術學院等。被稱為世界十二大奇蹟之一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就在海參崴,西伯利亞大鐵路全長九千二百八十八公里,是聯接歐亞的交通紐帶。港口是海參崴的心臟,分為軍港、商港和漁港,與世界很多國家都有海運往來,如中國、日本、加拿大等。此外,城市的空中航線也是四通八達,每天海參崴都有飛往莫斯科等地的班機。由於海參崴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日本、越南、韓國等國家都在該處皆設立了領事館。

堂號

通遼堂:以望立堂。
哲魯堂:以望立堂,亦稱永明堂。
科爾沁堂:以望立堂。
雍正末乾隆初記載:巴哩氏系隸滿洲旗分之䝉古一姓,此一姓世居科爾沁地方。托克托輝,正白旗人,國初來歸,其曾孫開圖原任主事,元孫色倫泰登特俱原任驍騎校,賚圖原任䕶軍校,韓逹理原任歩軍校,四世孫清額勒原任郎中,後由參領出征擊賊,受傷原品致仕,現食全俸,五世孫巴靈阿現任三等侍衛。
海參崴:名稱源於滿語,漢譯為“海邊的小漁村”。一說是由於當地曾經是盛產海參的地區,而“崴”是指窪地的意思,而其他兩種說法都指此名來自於肅原住民語言,一說是“海邊的曬網場”,另一說為“海邊漁村”。“海參崴”這個名稱至今仍被中文使用者熟知。海參崴在元朝時期稱“永明城”,位於綏芬河口海灣東岸,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海參崴,因盛產海參而得名。唐朝時期渤海國時期屬率賓府轄地,金國時期屬恤品路,元朝時期屬水達達路。濱海地區比較富庶,“率賓馬”名貴一時。海參崴附近的波謝特灣,為元朝東北邊區的對外貿易海港。元朝為加強同東海諸族的聯繫,開闢了西祥州至濱海永明城的東南驛道,即從西祥州(今吉林農安東北三十公里萬里塔古城)起,途徑十八站,終點站永明城(海參崴,今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清初屬大吉林寧古塔副都統,後劃歸吉林琿春副都統管轄。自公元十七世紀中期,俄羅斯皇朝伺機東侵,尋求在遠東地區開拓不凍港口。俄羅斯和清朝曾有著多次領土上的糾紛。雖然在清康熙年間清朝和俄羅斯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明確訂明海參崴屬清朝,但是,清朝中葉國勢日衰,鴉片戰爭後,在清鹹豐六年(丙辰,公元1856年)清政府和俄羅斯簽訂不平等的《璦琿條約》,規定包括海參崴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為中俄共管。清鹹豐八年(戊午,公元1858年)不平等的《中俄璦琿條約》簽訂後,俄羅斯便迫不及待地把侵略魔爪伸向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清鹹豐十年(庚申,公元1860年)農曆5月,俄羅斯軍隊悍然占領中國重要的港口海參崴,並將海參崴改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為“控制東方”、“控制中國”,作為在遠東進一步擴張的基地。同年11月,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後,中國失去烏蘇里江以東至海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吉林領土,海參崴也被劃入俄國版圖。俄國十月革命後,逐步發展成為有數十萬人口的海濱城市,並建成軍港。歷史上海參崴曾自唐、遼、金起,這裡已漸見人民活動。元時稱為永明城。清時該地被劃為吉林將軍的領地內。四年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國又與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俄東段邊界以黑龍江、烏蘇里江為界,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劃歸俄國;原住這一地區的中國人,仍準留住(注意:海參崴在烏蘇里江以東,共管從此被取消)。腐敗的滿清政府割讓了吉林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和海參崴在內的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隨後其成為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不過由於距離俄國本部太遠,所以該地的發展緩慢。在清光緒十七年(辛卯,公元1891年)西伯利亞鐵路開通至此,亦開始有海運路線由其往返日本神戶、長崎及中國上海等地。清光緒三十~三十一年(公元1904~1905年)間日俄戰爭中,其曾被日本海軍派遣的分遣艦隊突襲。幸有俄軍巡洋艦隊堅守,使日本海軍轉移目標攻擊遼東半島和大連。民國六年(丁巳,公元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由於蘇聯國內戰爭的混亂情況,反共勢力在海參崴和俄國遠東地區滲入,當中包括一些外來勢力如英國、美國和日本,日英聯軍在民國七年(戊午,公元1918年)4月藉口當地有日資設施被襲,進駐金角灣和此城,民國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遠東濱海地區建立“遠東共和國”,持續至民國十一年(壬戌,公元1922年)由前蘇聯收復。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海參崴成為前蘇聯流放政治犯的主要地點,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先後囚禁在這裡的包括蘇聯和日本的戰俘。1954年蘇共第一書記赫魯雪夫到臨此城,並表示其可以跟美國的舊金山相比,亦奠定了其作為蘇聯遠東地區最重點的發展城市之地位。海參崴目前是俄羅斯濱海市邊疆區行政、工業、文化、商業中心,面積七百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萬,位於莫拉維耶夫·阿穆爾半島之上。市內有五個區:列寧區、五一區、別爾沃列琴斯基區、蘇維埃區和費倫多斯基區。海參崴是太平洋岸畔的世界名城,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第二大城市,瀕臨日本海,控制鄂霍茨克海(北海),是重要的軍事要地,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第二十三空軍司令部、遠東戰略飛彈基地即設在該地。海參崴是國際級交通要塞,海陸空運輸都很發達,距中國黑龍江的琿春市一百八十公里,有直達莫斯科的鐵路線,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海參崴是海員城、漁業城、商業城,市內有多類企業及工廠,如海洋漁業集團公司、船舶製造廠、工具廠、漁類加工廠、肉聯廠、糖果廠、牛奶廠等。海參崴又是文化城市,市內有俄羅斯的遠東大學、工藝大學、海軍學校、綜合技術學校、醫科大學、藝術學院等。被稱為世界十二大奇蹟之一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就在海參崴,西伯利亞大鐵路全長九千二百八十八公里,是聯接歐亞的交通紐帶。港口是海參崴的心臟,分為軍港、商港和漁港,與世界很多國家都有海運往來,如中國、日本、加拿大等。此外,城市的空中航線也是四通八達,每天海參崴都有飛往莫斯科等地的班機。由於海參崴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日本、越南、韓國等國家都在該處皆設立了領事館。
通遼堂:以望立堂。
哲魯堂:以望立堂,亦稱永明堂。
科爾沁堂:以望立堂。
雍正末乾隆初記載:巴哩氏系隸滿洲旗分之䝉古一姓,此一姓世居科爾沁地方。托克托輝,正白旗人,國初來歸,其曾孫開圖原任主事,元孫色倫泰登特俱原任驍騎校,賚圖原任䕶軍校,韓逹理原任歩軍校,四世孫清額勒原任郎中,後由參領出征擊賊,受傷原品致仕,現食全俸,五世孫巴靈阿現任三等侍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