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差餉
- 所屬:間接稅
- 來源:源於英國的稅款
- 正式名稱:Rates, Land Rates
- 中國實施地區:香港
差餉,概述,釋義,歷史,徵收數額,用途,估值,繳交,差餉寬免,香港差餉的誤解,
差餉
概述
差餉的正式名稱是地稅或土地稅(Rates, Land Rates),是間接稅的一種,差餉是香港對地稅的說法,承襲自中國的古文。中國內地目前並沒有差餉。差餉是一種源於英國的稅款, 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以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存在,金額主要按土地價值、房產價值或物業租值根據一個比例作為計算,由政府向房屋或土地的擁有者徵收。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差餉每年或每季度繳納一次。在香港,差餉早期稱警捐。在2009年度,差餉占香港政府年收入約5%。除差餉外,部分香港物業須另外向政府繳納地租。
釋義
差餉「差」與「差使」者同音。與之相關的是「差人」,粵語解作警察。差餉 (Rates) 是一種源於英國的稅款, 主要是按徵稅地的房產價值或租值抽取一個比例的款項作為地稅。在香港,差餉早期稱警捐,是香港政府向香港境內房地產業主徵收的一種間接稅。除差餉外,部分香港物業須另外向政府繳納地租。
歷史
徵收數額
香港早於1845年已開始徵收差餉,《差餉條例》於1888年制訂。香港政府首年差餉收入為529英鎊,約2540港元(當時1英鎊可兌4.8港元。)。早年維多利亞城的差餉,按屋租計算每100元租金收13.5元,山頂則每100元租金收8.75元,九龍及其他鄉村則收7元。在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差餉增加至每100元租金收17.5元。
用途
“差餉”的詞語有“差役的糧餉”,即警察的薪金之意。差餉的收入在早期主要用以維持香港警隊所需,除此之外,差餉亦被用作其他公共服務,包括食水、街燈及消防等服務開支。在市政局及新界區域市政局解散前,差餉收入亦供兩局用以提供各種市政服務。
估值
差餉的徵收及估值由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負責。差餉的計算,是先由差餉物業估價署為每項物業計算應課差餉租值,應課差餉租值的定義,是估計物業在指定估價依據日期作出租用途時,可取得的合理年租金。應課差餉租值是參考同區類似物業於估價期間租金的市價,按照物業的面積、位置、設施、質素及管理水平等進行調整而計算。假如樓價上升,租金會跟隨上升,應課差餉租值亦會隨之而上升。物業的應繳差餉則是以應課差餉租值乘以一個百分比的差餉徵收率計算(2006-2007的財政年度仍然是5%為差餉徵收率),再分四期繳交。
繳交
差餉約占政府總收入的5%。在2005年至2006年財政年度,估價冊約有220萬項估價,單位總數約有283萬個。2005年至2006年度,差餉徵收率為5%,估價則以2004年10月1日的租值為依據。
差餉寬免
香港政府曾在2001年、2002年的施政報告及2003年沙士爆發期間,寬免所有物業的差餉,以紓緩香港市民當時面對的經濟困境。2001年及2002年寬免第一至第四季度的應繳差餉,以每戶HK$2,000為上限;2003年則寬免7月至9月季度的差餉,住宅物業寬免額上限為HK$1,250;非住宅物業上限則為HK$5,000;此外,於2007年的施政報告,寬免兩季所有物業的差餉。2007年寬免第二及第三季度(4月至9月)的應繳差餉,以每戶HK$5,000為上限。
此安排不適用於地租(如有)。
香港差餉的誤解
有些人會把差餉列為直接稅,但是差餉本質上是間接稅。因為差餉是以物業的估值作計算,不是以出租的價格作計算,所以是據業主資產作計算,並非收入,因此差餉能以出租物業把稅項轉嫁予第三者。
與物業稅不同,因為物業稅是以出租收入作計算,所以不能藉以提高價格轉嫁予第三者,提高價格只會繳付更多稅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