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中學

巫溪中學

重慶市巫溪縣中學校前身為“四川省巫溪縣立初級中學”。1940年4月,為解決本縣學生“因額見遺”和“無力遠道求學”之困境,奉節巫山巫溪三縣聯合設立初級中學於巫溪。校址訂於縣城南門灣麟山腳下,廣場後方,校名訂為“四川省巫溪縣立初級中學”,8月招生,9月行課。1940年至1944年,學校辦得很有生氣,巫山、奉節、雲陽等鄰縣亦有學生來巫中就讀。為解決本縣師資匱缺問題,學校曾於1942年設立國民教育師資訓練班一個,1947年設簡易師範班一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巫溪中學
  • 簡稱:巫中
  • 創辦時間:1940年4月
  • 所屬地區:重慶市巫溪縣
  • 類別:中學
學校簡介,班級教職工情況,政府政策幫助,辦學理念,辦學思路,榮譽稱號,

學校簡介

1950年4月,學校複課,學校更名為“川東區巫溪中學”。
1952年,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政區合併為四川省,1953年秋,學校更名為“巫溪縣級中學校”。
1958年秋,學校升格為完全中學,開始招收第一屆高中班(高61級),學校更名為“四川省巫溪中學”。1961年至1963年,學校高考成績顯著,特別是高63級,39人參考,16人上大學本科,名列全地區第二,受到專署文教科表彰。
1964年,學校遷址,校址由縣城南門灣遷至離校5華里的趙家壩,占地約45畝。
1971年3月,巫溪中學、上磺中學、塘坊中學、大河中學四校聯合,在紅池壩辦農場,師生分批到紅池壩勞動鍛鍊。
1979年秋,學校被定為全地區16所重點學校之一,開始面向全縣招生。1980年5月,學校更名為“巫溪縣中學校”。1983年高考上線人數超過前三年總和,地區教育局、行署文辦發來賀電。
1989年10月,學校舉辦50周年校慶,設定了“校友獎學金”。
1993年8月,學校實施校長負責制和全員聘任制。初一開辦家長學校,在高一開展軍事訓練,高中開辦黨章學習班。
1997年,重慶市直轄後,學校更名為“重慶市巫溪縣中學校”。
1999年、2001年,學校兩次擴校。2002年至2004年,學校又征地40餘畝,相繼建成了千兆校園網、多媒體教室、新教學大樓、學術報告廳、重慶市一流的現代化男女生公寓、師生食堂、300M環形跑道的塑膠運動場,科技大樓正在建設之中。
2012年 巫溪中學分為3個校區 , 國中部一個校區 ,高中2個校區。
學校把握住科教興國和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進一步最佳化辦學條件,美化校園校貌,完善設備設施,提高教學質量,取得了可喜成績,得到了上級部門的大力表彰和社會的廣泛讚譽。學校年年獲縣教育局綜合考核一等獎,獲重慶市文明單位、綠化先進單位、模範職工之家,縣紅旗文明單位、安全文明學校、教研示範學校、德育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巫溪中學
六十年代的巫溪中學。
1958年,四川省教育廳批准巫中升格為完全中學,校名由“巫溪縣初級中學校”更名為“四川省巫溪中學”。秋季招收第一個高中班50人,為高61級,學制三年。六十年代初,校址仍在老縣城南門灣。高中三個班,國中九個班,班額50人,全校十二個班,學生約600人。教師40餘人,職員、工人十四人。先後由外地分配來巫中的教師32人;校長嚴文焜〔榮昌人〕、黨支部書記,副校長張尚機〔萬縣市人〕,教導主任冷永鑒〔銅梁人〕,副教導凌之玉〔成都人〕;語文教師陳明昭〔開縣人〕,孫宗浩〔萬市人〕,王國玉,習繼聯〔達縣人〕,蔣元爵〔長壽人〕,張煥湘〔萬縣人〕;化學教師李明榮〔忠縣人〕,葉宏英〔成都人〕,李正容〔宜賓人〕;數學教師冷長庚〔大竹人〕,袁大秀〔重慶人〕,敬萬桂,唐宗族〔萬市人〕;物理教師陳維宣〔宜賓人〕;劉蘭芬〔開縣人〕;饒家湘〔巫山人〕;外語教師陳孟志〔湖南人〕;彭茂盛〔萬縣人〕;地理教師洪仁鈞〔萬市人〕,歷史教師任志群〔萬縣人〕;政治教師張書吉〔雲陽人〕、湯國安〔忠縣人〕;生物教師易大孚〔梁平人〕、鄧學文〔雲陽人〕;美術教師梁文郁〔忠縣人〕;體育教師郭惜時〔榮昌人〕、劉修全〔萬市人〕、金良泉〔巫山人〕、苟承前〔雅安人〕;校醫張德全、吳元彬〔萬市人〕。本縣籍語文教師譚伯唐、李徽伍、陳家政、邱萬福、秦遠猷、肖承濤、姜學畢。數學教師杜正邦、邱雍彥、向家烈;物理教師羅開地;生物教師胡光英;政治教師周道純、張道根;英語教師陳文述;職員金忠賦、趙義文、李永福等。
一、克服困難, 力求上進。
教師隊伍經過56年機關‘肅反’,57年‘反右’,58年 “交心”,59年反“右傾”等一系列政治運動,三人被劃為“反革命”,三人被劃為“右派”,三人被劃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受批判、罰勞動、降工資、控制使用〔粉硨‘四人邦’之後,都已糾正,平反〕。許多同志雖未劃“分子”。但在思想感情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緊接著又是嚴重的自然災害,真如雪上加霜。由於當時四川省主要領導執行極左路線,全省口糧定量比其他省市低得多,學生每月24斤,教師每月18斤,人稱“二、四兩”時代。蔬菜,副食奇缺,每人每月半斤肉,二兩油,吃不飽,營養跟不上,腫病患者日益增多。學校回響上級號召,大力開展勤工儉學,生產自救活動,師生每周勞動八小時〔兩個半天〕六零年全校在趙家壩新校址的土地上,開墾“南泥灣”田七個,種南瓜2474窩,栽大窩紅苕1200窩,栽青菜2萬株,種黃瓜2000窩,積肥9萬斤,種洋芋20畝。每天派一個班的學生到趙馬二壩和大彎,剪刀架等地打豬草,每人20斤的任務。學校養豬103頭。基本上做到了每人每天吃上一斤半蔬菜,一月吃上一次豬肉。
這一時期,師生生活雖然清苦,勞動任務十分繁重,但在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教學成績還算不錯:
高61級,39人參考,9人考上大學。
高62級,45人參考,13人考上大學。
高63級,37人參考,16人考上大學,升學率達到43.2%,名列全地區第二。
高64級,29人參考,6人考上大學。
〔高65級升學情況待查〕。
62年,按文教科指示,巫中教師下放8人到國小任教。63年,中央檔案規定,凡1958年以前參加工作者提一級工資。
二、課餘生活活躍
60年代巫中仍沿解放初期舊例,實行封閉式管理,城鎮學生和農村學生一樣,都讀寄學。每天早上分班級出操鍛練,下午第二節課之後,全校按課表安排開展課外活動,或打球,或唱歌,或練器樂,或閱覽圖書,或開故事會。
這幾年,巫中教工籃球隊十分活躍,按技術水平分甲,乙兩個隊,常與其他單位球隊比賽。甲隊有陳家政、易大孚、郭惜時、洪人鈞、張道根、嚴文焜、冷長庚、秦遠猷;乙隊有陳維宣、饒家湘、蔣元爵、向家烈、鄧學文、陳孟志、孫宗浩。那個年代社會文化生活單調,打籃球是各機關單位主要的體育文化生活。經常在大操壩的籃球場參加比賽的有:人委隊、縣委隊、公安隊、商業隊、縣中隊、郵電隊、糧食隊、火柴廠隊、小教聯隊和巫中隊。其中實力較強的有巫中隊、小教聯隊、公安隊、縣委隊。幾乎每天下午都有球賽。看籃球賽,成了機關幹部,街道居民主要的娛樂活動。
當時校園裡最流行的歌曲有“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學習雷鋒好榜樣”、“洪湖赤衛隊”主題歌等。
三、巫中遷校
1964年,農村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縣直屬單位〔包括巫中〕進行思想整頓。學校個別領導和部分教師再次受到批判。白天上課,晚上開批判會。運動持續數月之久,老師們思想負擔很重。當年特彆強調貫徹階級路線,高64級和初64級有一部份成績較好的學生因受家庭出身影響而未被錄取上大學和高中。
十一月中旬,巫溪中學由老縣城南門灣遷校到離城五華里的趙家壩新校址。遷校時停課一周,學生的行李、書籍、桌凳由學生自己搬運,部份小件公物也由老師和學生搬運,大件公物從水路用船裝到趙家壩。新校址占地45畝,校舍極其簡陋,僅有一座教學大樓,乾打壘的木樓板結構,一樓一底,共十六大間。九間作教室,另七間分別作教研室、實驗室、辦公室。有兩棟一樓一底的宿舍,共42間寢室。西樓住男同學,東樓樓上住女同學,樓下住教師,兩人一間,學生14人一間。另兩棟平房作教師和後勤人員住房。餘下幾間分別作一伙食團保管室、會計室、廚房、開水房。平房檐口接有一排偏水,作學生簡易食堂,僅能避雨。檐口低,夏天似蒸籠,冬天風刺骨。當時沒有自來水,無論吹風下雨,每天都派兩個班的學生,一個班上午,一個班下午,由老師帶領,從河裡挑水到學校蓄水池,供應全校師生洗漱和食用。落雨天,學生戴著斗笠,撐著雨傘,排隊打飯。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都很差。環形200米跑道的操場,凹凸不平,泥土飛揚。雨天道路溜滑,常有人跌倒。學校組織師生,在操場四周和道路兩旁植白揚樹、桉樹、欒樹等;自己動手燒石灰,修道路,平操場。春播秋收時,學校放農忙假五至七天,農村學生回家勞動,城鎮學生分班由老師帶隊到生產隊,由生產隊長安排到困難戶,與貧下中農同吃同住同勞動。
四、歷史的輝煌,學校的驕傲
六十多年來,巫溪中學歷經新舊社會的洗禮,學校規模逐步擴大,教學條件逐漸改善,教育質量不斷提高,七八年成為萬縣地區的重點中學,2005年成為重慶市重點中學。
八十年代以來,國家先後給學校撥款和學習自籌資金修建了教學大樓、辦公樓、實驗大樓、師生食堂、學生公寓、學術報告廳、科技樓、階梯教室,總建築面積41700餘平方米;多次擴征土地,學校占地面積已達53300平方米;教育教學設施逐步進入現代化,學校環境優美,教學設施設備齊全。擁有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語音室、理化生實驗室及遠程教育設備設施。教學閉路電視、有線無線廣播覆蓋全校。全縣一流的新教學大樓、教室內的電子監控、男女生公寓、師生食堂、千兆校園網、新建成的重慶市一流的塑膠運動場的使用,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科技大樓、階梯教室及學校天文台即將投入使用,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可靠的平台。
學校現有12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6000餘人,教職工206人,其中專任教師178人,高級教師40人,中級教師81人,本科學歷達100%。全國優秀教師2人,教育部勞動模範1人,重慶市勞模1人,中學特級教師2人,市級優秀教師1人,市級青年骨幹教師5人,首屆巫溪名師3人,縣級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50人。近幾年來,高考、中考取得優異成績,連年獲全縣一類學校綜合考核一等獎。教師輔導學生獲國家級獎勵100多人次,縣級以上獎勵150多人次,教師教科論文獲縣級以上獎勵380多人次,兩件自製教具獲國家級獎。巫溪中學的校友遍布祖國各地及海外,他們正以高漲的熱情,辛勤地勞動,為人類作貢獻。
歲月匆匆,巫溪中學已走過了一個人生的花甲。她,曾經有過輝煌,也曾有過創傷,真實的歷史錄下了輝煌的一章。95年榮獲國家級“讀書教育”教育團體優勝獎;近些年,先後榮獲地區、市“先進學校”、“育人先進集體”、“愛國衛生先進單位”、“模範職工之家”、“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先進黨支部”、“紅旗文明單位”、“紅旗團委”等眾多榮譽由縣委、縣府授予。
“路漫漫其修遠兮”,巫溪中學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正以高昂的氣勢迅速雄起,全校上下齊心協力,為把學校建成條件一流、環境一流、管理一流、質量一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巫溪人民引以為榮的重慶市優秀重點中學而努力奮鬥。
巫溪中學校歌
巫溪中學校歌巫溪中學校歌
巫溪中學校徽
巫溪中學校徽巫溪中學校徽
高中部老校區

班級教職工情況

學生3900餘人,教職工178人。學校現有102個教學班,學生7000餘人,在職教職工354人。其中專任教師223人,本科學歷達100%,高級教師109人,中級教師93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教育部勞動模範1人,中學特級教師2人,市級優秀教師3人,市級骨幹教師9人,巫溪名師7人,縣級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50人。巫溪中學自恢復高考以來,向高等院校輸送新生6千餘人,一部分學生先後進入北大、清華等全國名校學習,或遠赴海外深造,數百名學子已獲碩士、博士學位。

政府政策幫助

新校區系政府全財政投入,現共投入1.36個億。縣財政每年投入1仟萬,已撥付3年共3仟萬,從市發展銀行貸款4仟萬元,其餘資金均為付債。

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 和諧發展

辦學思路

第一步是2001--2004年創建市級重點中學;
第二步是力爭2011年創建成市級示範高級中學;
第三步是在10年左右建成渝陝鄂邊區“條件一流、環境一流、管理一流、質量一流”的教育明珠。

榮譽稱號

學校以良好的校風和優異的成績受到上級的大量表彰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受到中宣部表彰;獲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實驗基地、重慶市精神文明單位、重慶市模範職工之家、重慶市中國小思想道德建設先進集體、重慶市綠化先進單位、重慶市園林式單位、重慶市中國小德育示範校、重慶市衛生與健康促進示範學校、重慶市校務公開先進集體、重慶市依法治校示範校、重慶市普教系統退教工作先進集體,重慶市教科院教育科研實驗基地,重慶市中國小教研組建設先進教研組,縣紅旗文明單位、安全文明示範校、衛生紅旗單位、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近幾年來,高考、中考取得優異成績,連年獲全縣一類學校綜合考評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