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神廟

巨石神廟

馬爾他巨石廟亦稱為“馬爾他巨石文化時代的神殿”或“屬於巨石文化時代的馬爾他的神殿”,是馬爾他在戈佐島等地的著名歷史古蹟。在眾多的神殿中,尤以傑剛梯亞神殿和哈格爾基姆神殿聞名於世。其中傑剛梯亞神殿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神殿,其建築結構之複雜,工藝之精湛,堪稱奇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其他巨神廟
  • 英文名:megalithic temples malta
  • 發現時間:3600年
  • 地理位置:歐洲 馬其他
  • 所處年代:公元前3600年代
簡介,基本資料,巨石廟,傑剛梯亞神殿,哈格爾基姆神殿,地理地貌,地理位置,天然良港,傳說,藝術風格,巨石建築,吉乾提亞神廟,穆那德利亞神廟,歷史淵源,塔爾申神廟,巨石建築 用途,內部結構,送子娘娘,弧形凹室,建築意義,

簡介

中文名稱:馬耳它巨神廟   
英文名稱:megalithictemples malta   
國家:馬爾他   
所屬洲:歐洲   
批准時間:1980 1992   
編號:549-003   1
980 1992年根據文化遺產c(iv)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1980年稱作ggantija temples (傑剛梯亞廟群)   
1992年擴展範圍並改為megalithic temples malta(馬爾他巨石廟)。

基本資料

巨石廟

馬爾他戈佐島上發現了7個巨石廟,其中每一個都是獨立發展的結果。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莫過於公元前3600年(青銅時代)在戈佐島上的詹蒂亞綜合建築,它展現出超人的建築藝術。另外,對當時的建築者來說,資源非常有限,考慮到這一點,馬爾他島嶼上的哈格爾基姆、姆納耶德拉和塔克西恩也可以看做是舉世無雙的建築精品。馬爾他寺廟傳統在塔哈格拉特和斯科巴得到了不斷發展。

傑剛梯亞神殿

形成於公元前24世紀以前,是馬爾他神殿中最著名的神殿,它面向東南,背朝西北,用硬質的珊瑚石灰岩巨石建成,是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古蹟。傑剛梯亞神殿的廟宇大門和牆壁都是用巨石壘成的,廟外至今散落著曾經用來搬運這些巨石的滾石球。神殿外牆的最後部分所用的石材高達6米,最大的巨石重達幾十噸。在那久遠的年代,人們就能用原始工具將這些巨石用於建築之中。如何將這樣巨大的石塊運送到工地,至今還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神殿的內部裝飾使用的是軟質石灰岩。神殿最早只有南廟後部的3個穹頂,公元前2200年左右又增建了兩個小穹頂。美觀典雅。傑剛梯亞神廟位於馬爾他戈佐島中部,形成於24世紀前新石器時代晚期,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神殿,其建築結構之複雜,工藝之精湛,堪稱奇蹟。神殿的內部裝飾使用的是軟質石灰岩。神殿最早只有南廟後部的3個穹頂,公元前2200年左右又增建了兩個小穹頂。美觀典雅。廟中供奉肥碩婦女的石雕像,象徵生育旺盛的大地之母。
大門內的宰牲台,鑿有盛血的坑穴,據說是用來祭神的。一條走廊從大門處延伸至內殿,兩對相對稱的半圓形配殿分列在走廊兩邊,形成一個完整的建築體系。各殿內均設有神龕,還供奉有婦女的石雕像,她們體形肥碩,象徵生育旺盛的大地之母。各殿中的石雕神像都沒有頭部,專家推斷,可能由於頭部是用木雕成的,現在已經腐朽風化,故蕩然無存。

哈格爾基姆神殿

到目前為止,馬爾他群島上已發現了30座神殿。除傑剛梯亞神殿外,還有5座神殿於1992年被擴展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中的哈格爾基姆神殿,坐落在馬爾他群島南部的克雷蒂,建築年代晚於傑剛梯亞神殿,因而技術更先進,巨石之間吻合得天衣無縫,令人嘆為觀止,是當時建築技術的極品。在該廟宇中的很多石頭的位置都被精心地調整過,其中一塊長達660米用做鋪路石的大石板,是馬爾他群島中最令人矚目的巨石塊。

地理地貌

地理位置

位於地中海中部,有“地中海心臟”之稱,面積316平方公里,是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被譽為“歐洲的鄉村”。全國由馬爾他島、戈佐、科米諾、科米諾托和菲爾夫拉島五個小島組成,其中馬爾他島面積最大,為24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80公里。馬爾他島地勢西高東低,丘陵起伏,間有小塊盆地,無森林、河流或湖泊,缺淡水。馬爾他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

天然良港

馬爾他最大的天然良港――大港位於首都瓦萊塔與比爾古、聖格萊亞和考斯皮卡三座古城之間,港區海岸線長15.56公里,萬噸貨輪可進港裝卸貨物,年吞吐量為160萬噸。港內有多處深水碼頭以及   裝卸、加油和儲糧等設施。瓦萊塔(Valletta)是一座歐洲文化名城,以聖約翰騎士團第六任首領拉·瓦萊特的名字命名,是全國政治、文化和商業中心。它有許多有趣的別名,諸如“聖約翰騎士團之城”、“巴洛克的偉大傑作”、“歐洲藝術之城”等。人口約7100人(2004年)。

傳說

傳說哈格爾基姆(另一資料譯為:哈扎伊姆)是“大石頭”的意思,因為在神廟中有一塊狀似煙囪的大石頭。神廟有很多門,均由完整的大石頭搭成,石上有雕刻和一些古代的書寫符號。在戈佐島,有兩個“詹蒂亞”廟宇。“詹蒂亞”在馬爾他語中是“大得驚人”的意思。兩個廟宇中較大的一個包括三個苜蓿形狀的房間,大約有30米寬。其中最大房間的前院有一個石圈,大概是用來做儀式的炭盆。在後部,有一個桌子狀的結構,至於它的用途,人們尚不得知。

藝術風格

巨石建築

馬爾他真是個神奇的島國。在這個小小的國家,不僅有十字軍時代的宏偉建築,而且還有眾多更為古老得多的、新石器時代的神廟遺蹟。這些遠古的建築都用巨大的石塊建成,散布在馬爾他島上的哈加琴姆、穆那德利亞、哈爾。薩夫列尼以及塔爾申等地區的村落中。雖大多已在過於悠久的歲月中坍塌,但基本結構仍較完好。這些巨石建築氣魄非常宏大,所用的石灰石有的雕鑿粗糙,有的琢磨光滑。其建築物本身有的牆上有粉飾,有的還看得出來當年的精細雕刻。在這些巨石建築遺蹟中,考古學家們發現裡面有黝黑的凹室,看起來很像神龕,還有平滑的石塊酷似祭壇,猜測它們是一些祭祀用的建築,所以就把這些建築物稱做神廟。

吉乾提亞神廟

在這些巨石建築中,最先引起人們注意的是戈佐島上的吉乾提亞神廟。這座神廟經考證建於公元前2500年前,當地人稱之為“戈甘蒂扎”,意思是“巨人的傑作”。它面向東南,背朝西北,是用硬質的珊瑚石灰岩巨石建成的。這座神廟正面高達8米以上,用緊密銜接的石灰石板拼成,被稱為世界建築史上最早運用拼接技巧建成的傑作。神殿內部使用的是軟質石灰岩,有多處精美的裝飾。神殿最早只有南廟後部的3個穹頂,後來又增建了兩個小穹頂。最令人難以理解的是神殿外牆最後部分所用的石材竟然高達6米。在人類還沒有發明任何機械的史前時代,這樣巨大的石塊是怎樣運送到工地的,至今還無人能夠回答。   坐落在馬爾他島嶼上的哈加琴姆神廟也是用巨石建成,是當時建築技術的極品,也是最複雜的巨石遺蹟之一。考古人員發現,這裡很多石頭的位置都是精心安排的,似乎有著令人難以理解的宗教意義。其中一塊長達660米用做鋪路石的大石板,是馬爾他群島所有的神廟中最為巨大、也最令人矚目的超巨型石塊。在這座巨石神廟中,人們可以看到,在通往神殿門洞內的兩側,有一些用巨大的石塊做成的“石桌”,這些“石桌”到底是祭台還是柱基,至今仍未定論。在這座神廟中,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多尊母神的小石像,有人據此估計這座神廟與當時的母神崇拜有關。

穆那德利亞神廟

穆那德利亞神廟俯瞰地中海,其扇形的基本構造因峭壁的掩遮,而減少了風化的侵蝕,保存得相當完整,非常清晰地呈現出馬爾他巨石建築的特徵。這座廟宇大約建於4500年前,它又被稱為“太陽神廟”。有人仔細測量了這座神廟後提出,這座廟宇實際上是一座遠古時代的“太陽鐘”。根據太陽光線投射在神廟內的祭壇和石柱上的位置,可以準確地顯示夏至、冬至等一年中的主要節令。直到現在,這些神奇的功能依然存在。這又引發了人們新的猜測:有人提出,4500年前,神廟的建造者們怎么能有那么高深的天文學和曆法知識,能夠周密地計算出太陽光線的位置呢?

歷史淵源

塔爾申神廟

在馬爾他神廟中規模最大也最著名的要屬塔爾申神廟。很久以來,島上塔爾申村附近的農民在犁地時就常遇到犁被地下的大石塊碰壞的情況。但樸實的農民們並未想到刨根問底,直到1913年,當地有個人才將此報告了島上的有關部門。考古學家經過挖掘發現,這裡竟然是歐洲最大的石器時代廟宇的遺蹟之一。
由於年代久遠,塔爾申神廟只有較低的外圍牆和地基還基本保持完整。但通過艱難細緻的考證,考古學家們終於把這座約建造於5000年前的廟宇的原貌重新拼砌出來。這座神廟遺蹟占地達8萬平方米,已挖掘出來的有幾間廳房,包括一座廟宇的兩個大廳,另一座大殿的一個大廳以及第三個大殿的進口。
通過反覆考證,考古學家認為,塔爾申神廟的頂蓋似乎是用橫樑加樹枝再覆以黏土或者石灰石造成的。神廟的大廳前有個前院通往廟內。神廟厚厚的外牆嵌有石灰石板。有關人員發現,石牆上的石頭與石頭之間沒有灰漿黏合,牆頂上砌有石磚及其楣石。那么,馬爾他島上的這些巨石神廟到底是什麼人建造、又是如何建造的呢?再進一步追問,那些遠古時代的人們為什麼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建造如此巨大的建築,它的目的和用途又是什麼呢?

巨石建築 用途

自從中世紀起,人們就開始絞盡腦汁地追究這些巨石建築的由來和用途。幾百年過去了,神廟遺蹟和資料又發現了不少,具體的考證和研究也有許多進展,但這些關於神廟的根本問題卻始終在困擾著人們,至今無法弄清。馬爾他,這個只有316平方公里的島國,因為出現了這么多巨石建築遺蹟,給全世界的考古學家們出了一個巨大的難題。

內部結構

送子娘娘

神廟的正門通往第一個大殿的正廳,內有一尊大石像,據考古學家研究,這尊石像可能是被稱為“送子娘娘”的主神。石像右邊有個祭壇,祭台上邊有螺紋雕刻,有人分析說,這可能代表娘娘的慧眼(這些雕刻在塔爾申好幾處地方都發現過)。在石像右邊的祭壇上,還遺有動物的骸骨和一把燧石刀,附近還有個石盆可能用來盛放獻祭時的用具。

弧形凹室

塔爾申神廟有兩個闊大的門洞通往弧形的凹室,其中一個凹室有另一條通道連線第一個廟殿與第二個廟殿的主廳。兩個大石盆可能是用來焚香或者盛放獻祭的牲畜。獻祭用的祭壇位於通道的兩側,通道旁有道石頭台階,石頭台階頂端有一個形狀十分奇特的平台,這個平台的用途到底是乾什麼的呢?至今用途不明。塔爾申神廟的另一個神秘之處在於,經過通道出了廟門之後,外面有個形狀更為奇怪的亭子,亭子的頂部蓋著大石板。亭子裡面滿地小圓洞,石洞附近還有大小與石洞完全吻合的石珠,但這些石珠到底是乾什麼用的呢?至今無法弄清。

建築意義

考古學家認為,總的來說,馬爾他巨石神廟建造的年代約在公元前3500~公元前1500年,也就是距今5500~3500年前。但人們至今在馬爾他沒有發現任何建造這些神廟使用的工具。不論從建築規模、工程技術上還是從它所體現的科學內涵上,馬爾他巨石神廟都使考古學家們感到驚異和難以理解。這些神廟大多數比金字塔建造的年代還要久遠,根據歷史學的常識,那時的人們應該還沒有文字和輪子,對機械和金屬的使用也一無所知。它們如何搬運、挪動、豎立起來這些龐然大物般的巨石,又如何精確地規劃和設計這些巨大的建築?另一方面,不少研究卻顯示這些神廟的建造者在數學、建築學、天文學和曆法等方面都具有極高的造詣,而且他們還應該擁有深思熟慮的社會組織,這才能使他們不依賴外力完成這些巨大的建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