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神廟

東海神廟

宋太祖開寶六年[公元973年]開始,在前代海水祠基礎上,大修海廟,並立碑,相傳宋太祖趙匡胤當年曾在萊州掖縣落難,被敵兵追殺,單身躲進海水祠,安然脫險,登極後即派大將鄭子明來掖縣,重修東海神廟。東海神廟占地四十餘畝,三進院落,中為大殿,前為廟門,後為寢殿。建築氣勢宏偉,金碧輝煌,大殿頂部為黃琉璃瓦,中飾綠心,藍綠紫色剪邊,紅牆,檐灰色斗拱,繪以仙鶴圖案,檐角飛翹,古樸清雅,雄偉壯觀。檐下兩巨匾橫懸,上匾藍底金字題寫萬派朝宗四個字,渾厚有力,相傳為清代乾隆皇帝御筆親書,下匾金底黑字題寫海天浴日四個字,蒼勁挺拔,相傳為明代嘉靖時宰相嚴嵩所書。大殿四壁彩繪海神龍王出宮入蹕圖,所繪諸神形態各異,造型威武,栩栩如生。相傳為唐代大畫家吳道子所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海神廟
  • 占地:四十餘畝
  • 開始時間:公元973年
  • 朝代:宋代
神廟歷史,古代,模型,史料,遺址考古,簡介,祭祀,廟會,

神廟歷史

古代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古代,有一個崇祀“岳鎮海瀆”,即祭拜名山大川的禮制或文化傳統。追溯起來,這種禮制發端於遠古的原始宗教。數千年前,在文明初始階段,古代先民出於對自然界的無知和敬畏,曾經把一切超越人力的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都看做是神力所致,舉凡日月星辰和風雨雷電都被視為神靈,星象占卜相應而生,在朝廷、百姓之間風行。周至西漢時期,統治階級藉助人們崇拜星象,大肆宣揚神的威力,從而達到統治社會局勢的目的。西漢時期的天文學家與星象學家根據星象的位置,經過縝密考察、測算定位,朝廷祭海祭龍的最佳位置應在一國之東的山東萊州的海邊,史書上記載的秦始皇、漢武帝、漢宣帝等到萊州祭海就是最好的見證。
萊州有悠久的歷史。夏代寒浞封子澆建立過國、商為萊侯國、周春秋為萊子國。戰國時,齊置夜邑,城址在今城附近,相傳因“東萊有日夜出”而得名。古時“夜”與“掖”通用,這是後來地方稱“掖”的根據。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置掖縣,屬青州東萊郡。晉為東萊國,治所在掖縣。南北朝北魏置光州,轄東萊、長廣、東牟三郡,光州與東萊郡兩級治所均在掖城。隋代易光州為萊州,不久又改為東萊郡。唐代為萊州,治所仍在掖城,此後,宋、金、元都沿襲唐制稱萊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升萊州為府,府治與縣治都在掖城。明清兩代,萊州與西鄰青州、東鄰登州,一直合稱“登萊青”,在清代,還曾設“登萊青道台”,道台署也長期駐掖城。民國初年廢府留縣,暫時擱起了“萊州”這箇舊稱,一時間人皆知有掖縣而不知有萊州。當其時也,膠東的“蓬(萊)黃(縣)掖(縣)”曾被認作是會做生意、生活富庶的地方。
天文學家是對人生至關重要的八位星神(天主、地主、兵主、陰主、陽主、月主、日主和四時主)按星宿之位選準了祭祀之地。根據陰主(今萊州市三山島)與月主(今平度市大澤山鎮的北隋村之北)的位置,要成危宿之像,萊州城西偏北十八公里處的海邊,即為祭海最佳處。
月主、陰主兩山相距一百零八里,形成了八主二仙(浞與膠萊河)共護東海蹕宮的的陣勢。八位神仙的祭祀處中就有兩處神位選定在萊州。《山左郡志》載:“甲天下者有三,兗曰闕里,濟曰泰山,萊曰東海,闕里為民生未有之聖,泰山為帝王首巡之地,東海為萬壑朝宗之墟,三者甲天下”。作為皇家祭祀的場所,祭天到天壇、祭地到地壇,祭山到泰山,祭海到東海神廟。萊州的東海神廟與泰山、與北京的天壇、地壇,具有同等地位。至宋朝,朝廷將祭海之事做了定製,記於《志》,以後歷代帝王均循此禮。每年的立春之日萊州東海神廟祭海。凡天子巡狩、發兵之前,國有大災,國君有病,都要舉行隆重的祭奠,祝告山山,祈福消災,以求海神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模型

千佛閣裡面有東海神廟復原模型。據傳:東海神廟在明朝時曾與萊州城一起大規模擴建,正殿與北京故宮太和殿一模一樣,氣勢雄偉,據說只比太和殿矮了三層磚,每次擴建都是朝廷撥專款,因為這是國家級廟宇,與山東曲阜孔廟一樣。

史料

萊州東海神廟最早可追溯到西漢時期修建的“海水祠”,後經歷代維修和擴建,至民國時期,東海神廟已經具有東西兩跨院、前後各三進的院落規模,總占地面積約40畝。
據《海廟祀典考》、《舊唐書》等史籍記載,萊州東海神廟皇家祭祀始自唐代,自宋代已成定製,明清兩代尤為重視,至清光緒十六年最後一次祭海,有文字記載的帝王祭海共有81次,沿襲千年之久。

遺址考古

2018年2月3日,考古學家完成萊州東海神廟遺址考古勘探,出土了大量建築和文物遺存,並初步明確了這座祭海“國廟”的建築規模和布局。
走進大門,左側至今仍保存一段廟牆,牆高5.5米,厚1.5米,這是遺址內僅存的地上建築。右側有巨石雕刻的贔屓,由於年代久遠,石像身體已經嚴重風化,但腳部和背部的花紋仍清晰可辨。遺址內隨處可見雕刻著精美花紋的石柱底座和碑座,還有不少鑽孔和回填的痕跡。
參與這次考古勘探考古人員每4米打一個1.5米至2米深的探孔,初步確定了神廟的建築規模和布局,以及各建築的功能,進一步明確了東海神廟作為祭海‘國廟’的地位和價值。

簡介

東海神廟位於萊州城西18里處海廟姜家村,占地四十餘畝(宋太祖並在海廟西御賜良田40畝,由“佃戶”、“廟戶”專一耕種,辦納籽粒,以供本廟祭祀等項支用),三進院落,中為大殿,前為廟門,後為寢殿。建築氣勢宏偉,金碧輝煌,大殿頂部為黃琉璃瓦,紅牆,檐灰色斗拱,繪以仙鶴圖案,檐角飛翹,古樸清雅,雄偉壯觀。檐下兩巨匾橫懸,上匾由乾隆皇帝御筆親書的藍底金字“萬派朝宗”四個字渾厚有力;下匾為明代嘉靖時宰相嚴嵩所書的金字黑底“海天浴日”四個字蒼勁挺拔。殿正中一米半高的神台上裝有神龕,龕內供奉東海龍王神像,像高五米,頭戴珠冕,身穿日月金龍皂袍服,下著淺綠色內裙,手捧玉圭,銀髮紫面,高大端莊,威嚴肅穆。神龕上懸巨匾,上面是明太祖朱元璋奉“東海神殿”四個大字。東海龍王神像兩側塑有兩位侍童。神台下東西兩邊是著碧藍色朝服的“左輔右弼”二臣,再前面是巡海夜叉二將塑像,夜叉金盔銀甲,手執矛刀,威風凜凜。神台上擺著高大的香爐、臘台,台前懸綠色圍裙。南北牆壁畫有海神出巡圖。四海龍王斗悟空圖,畫中旗鑼幡傘、樓台亭閣,雲霧茫茫,栩栩如生,極其精巧。東壁繪海龍王出宮行雨圖,有風婆、閃光娘娘、雷公、雲雨五神在前施展神威開路,海龍王乘御輦指揮發令。西壁繪海龍王入蹕凱旋圖,眾神行雨完畢,偃旗息鼓,簇擁龍王回宮。這些壁畫便是掖縣八大勝景之一的“海廟畫壁”。畫作宏大,氣魄恢弘,人物形態各異,造型威武生動,惟妙惟肖,視之如身臨其境,相傳唐代大畫家吳道子所畫。廟四周廣植楊、柳、椿、榆、松、柏等樹千餘株,殿後有四棵白果樹,三個人才能合抱過來,高四十餘米,枝繁葉茂,樹冠可籠罩半個廟宇,遠在百里之外的“濰河”也能看清楚。廟內各種雕塑,精美絕倫。莊嚴的龍王、慈祥的孫母、堅毅的杜構、聰慧的魯班個個栩栩如生;蟹將擂鼓、蝦兵撞鐘、夜叉巡海、精靈點燈件件鮮活靈動,諸神喜、怒、哀、樂、愁、惱、慈、愛、闊、達、豁、善處處惟妙惟肖。
東海神廟
東海神廟

祭祀

在東海神廟祭祀,福華夏大地、祚九州之民,歷來被認為是人間仙境,有“神窟仙宅”之說。尤其是秦始皇、漢武帝兩位歷史上非常有作為的皇帝,更是把這裡看成神域仙鄉,先後多次到此求神拜仙,留有“始皇游而忘返,武帝過以樂留”的千古佳話,更使東海神廟顯名。
中國祭祀活動起源於原始社會後期的父系社會。分祭天地、社、祖、灶幾種。在酒沒有出現之前祭祀主要用水,稱為玄酒,從商代的陶器和青銅器出土文物中以酒器為最多。《禮記·禮器》中的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表明商代舉行宗廟祭祀活動禮儀已有等級制度。
東海之神在四海中成了至高無上的神,東海神廟也就在全國成了至高至尊的“海神宮”了。隨著海神地位的升遷,朝廷的祭海儀式有一次比一次隆重。明朝成化二十二年(1486)重修東海神廟之後,祭海儀式便有了定製。神前桌椅及器皿擺放都得按規矩來,連樂人演奏的曲調也由朝廷樂師提供。代天祭海者祭拜海神時,必須有文、武官員陪祭,以示對海神的尊重。明後期至清代,祭海儀式的規格一次比一次高,所有祭者對海神行“三拜九叩”之禮。自秦皇、漢武祭海,到清光緒十六年朝廷最後一次祭海,有文字記載的帝王祭海共有八十一次。有時皇帝不能親臨,也要派重臣持御書,伴鑾駕代天致祭,視為皇帝親臨。
東海神廟的祭祀,《萊州府志》進行了記載。 聽海廟姜家村劉善基等老人回憶,沿海居民十分崇拜海龍王,把它當做海神。每年正月十八、四月初三、六月十三、十月初三都要進行拜祭。
民間祭祀海神時,先選出德高望重的“祭官”,主祭人要先整衣冠、洗手後才能到海神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時年長者居中。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後,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後。主祭人恭讀祭文,宣告海神為民眾帶來福祉,百姓感戴,並請求海神繼續保佑,然後擺祭品,依禮致祭。祭品一般為當地土特產、壽桃石榴各種麵食點心及時果等。祭品前有一張公案,上陳海神神位、印璽、文房四寶、簽簿等物,最前面擺放著香爐、燭台和功德箱,供善男信女祭拜納貢。祭祀活動中,酒要先奉獻給海神享用,還要講究“烏豬拱地,綿羊大顫”。挑選黑色公豬二口,黃土一包置放於大殿內,現在則置放在供桌上。相傳若此刻海神高興,烏豬一上供桌即會直奔黃土,用嘴去拱,此為“烏豬拱地”。若此刻海神不高興,烏豬就會邊拉邊尿,這時,人們就要靜候吉時。 “綿羊大顫”指當主祭跪告祭祀事畢,綿羊即會渾身發抖,意為海神領牲。 “擺祭”也成為祭祀海神儀式中老百姓最為關注的焦點,也是漁民、村民文化素質和村莊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
舊時漁民無論貧富,家家戶戶均供奉海神。正月十二“樹高照(也稱篙招)掛神旗(寓為神靈在此、也有航標之意)”、正月十三天不亮到海廟請海神,正月十四供奉海神。有講究的大戶人家還要在家裡布置“供台”,擺上各式供品,先拜天、再拜海神、後拜祖先,叩謝神明與祖先的護佑。神桌上還要供“神飯”、點蠟燒香、燒金紙 、燃爆竹,在街門掛起紅燈籠。海上漁家要打著彩旗,抬著整豬,拿著祭祀用品,一路敲鑼打鼓,吹吹打打,放著鞭炮前往海廟處進行祭祀。
1937年後日軍侵華抗戰爆發,祭祀活動走向衰落。1946年秋解放戰爭初廟宇拆毀,廟祀終止,海神祭祀蛻變為沿海民間一年四次趕廟會,民眾自發祭祀活動。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瀕於消亡,1966年文化大革命後基本絕跡。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重視文化建設,也重視傳統文化的保護。近幾年又重新自發組織起大規模的祭拜活動,一年勝似一年。東海神廟的民俗拜祭活動由永安路街道海廟姜家村新任黨總支、村委會主辦,沿海養殖戶、社會各界代表、民眾上萬人參加,以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為依託,以東海神廟為核心,整合利用膠東豐富的民眾文化元素及民間民俗文化資源,集遊樂、民間工藝、美食、民俗拜祭等活動相結合,全面展示海廟民俗文化藝術、民俗文化。

廟會

廟會源於遠古時期的宗廟制度———祭祀。
數千年來,廟會一直是老百姓一年中重要的日子。祭祀神靈而產生的集會可以看做是後世民間廟會的雛形。先建祠後有廟,有廟才有廟會;有了東海神廟,也便有了東海神廟廟會(也稱“趕海廟”)。
農曆正月十八過廟會是海廟沿海村莊的漁民一個習俗,民間也叫“出魚日”,是漁民出海捕撈開始的日子。要選在這一天舉行拜祭活動,準備“搬吊”、“拈船”,過了二月二龍抬頭,漁民祈求“一帆風順、滿載而歸;順風而送、舵後生風”,出海捕撈“開春鮻”。當地漁民都會在這天清晨一大早,來到東海神廟遺址擺上供品,焚香燒紙,鳴放鞭炮,行叩拜禮,為漁家祈福,舉行獨有的漁家特色祭神活動。四月初三是開寶六年(973年)三月六日鄭子明奉旨到萊州修建東海神廟主殿奠基,萊州府和掖縣衙門組織官吏和百姓搞歡慶敬神活動紀念日。再就是六月十三,這天定為雨節。俗話說“大早三年,不忘六月十三”。據說這天總要灑幾點雨星,也是關老爺磨刀的結果。所以,每到這一天,家家產戶到東海神廟燒香焚紙,擺供祭祀。還有十月初三,是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朝廷祭海時啟興的廟會。四大海廟當屬正月十八的規模較大。民間還對一年四大海廟又有新的詮釋:“正月十八,海廟萬樹芽始發,春風百帆遍天涯;四月初三,春潮如煙,百魚上灘;六月十三,求雨祭天,雷公閃電;十月初三,秋風肥蟹到海邊,斜陽魚蝦滿船歸”。在民間,每次廟會從開始籌備至結束一個多月的時間,附近村民民眾,家家戶戶請客迎賓,招待親友,拜祭海神,到東海神廟進香,拜竭海神祈福求安,海不揚波。
海廟遠近環集如市,樓船花艇,小舟大舸,連泊十餘里,有不得靠岸者,架長篙接木板作橋,越數十重船以渡,其船尾必豎進香燈籠,入夜明燭萬艘與海浪輝映,管弦嘔啞,嘈雜競十餘夕。連聲爆竹,起火通宵,登艫而望,真天宮海市不是過矣。至十八日,海神誕期,謁神者……絡繹廟門填塞不能入廟……官貴人燒香拜佛,戲子藝人吊嗓子獻藝,“景芝戲班子”唱的“對台戲”齊聲喝彩,“西洋片(鏡)”勝似“天津書場”,蘇杭綢緞東北皮貨齊涌海廟,村民百姓開的騾馬市、農產品市場,凡民日用器物,閨閣之飾,兒童之樂,萬貨聚萃,陳列炫售,照耀人目,十里長街家家店鋪門口生意都好不興隆……。四鄉民眾白天祭神營商、詩文會友、款待親朋,晚上聽戲娛樂,漁歌唱晚。
廟會上眾多西洋片(鏡)勝似“天津書場”,時不時的切換著西洋鏡里的幻燈圖片,人用手攏住西洋鏡頭,共同體驗西洋先進的文化,去尋找曾祖父輩們的生活歷程成為廟會一大亮點
傳統的踩高蹺、廟鼓、海廟大秧歌、皮影戲、剪紙等民間藝術同時上演,展示了傳統民俗文化的無窮魅力
廟會歷史悠久,能展現多元民俗文化,其本身就是民間宗教祭祀活動、商品交換和文藝活動集大成的一種民間文化形式,三個要素缺一不可。廟會作為一種粗放的商品交換形式存在著,它與農民的購買方式分不開。一次廟會,可看盡世間百態。不過,如今的“趕海廟”早已成為萊州沿海各村豐富久遠的民俗文化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場所,一年又一年的廟會如同一個偌大的“民俗大舞台”,對於老人來說,可以勾起對往事的回憶,對於年輕人來說,則又是一種新奇的體驗。這不僅大大增加了這些活動自身的吸引力和熱鬧程度,也使這些活動中的商貿氣息隨著民眾性、娛樂性的加強而相應增加。
有人把“趕海廟”稱為“民俗文化節”,有人稱其為“中國式狂歡節”,此言不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