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不如拙,諺語。指機靈不如笨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巧不如拙
- 拼音:qiǎo bú rú zhuō
巧不如拙,諺語。指機靈不如笨拙。
巧不如拙,諺語。指機靈不如笨拙。釋義巧:機靈。拙:笨拙。指機靈不如笨拙。例句這調是說~。我嘗道拙的計在遲鈍,尺寸累積,鳩巢燕壘,畢竟成家;巧的趨在便捷,一旦繁華,海市蜃樓,終歸消滅。(《三刻拍案驚奇》二七回)...
拙(讀zhuō)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時期文字。本義是笨拙,不靈巧。後由笨拙引申為事物粗劣,事情不順。《老子》第四十五章中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這裡的“拙”字是自謙之辭。古人對...
你心靈手巧,編出的活兒跟你這人兒一樣水靈,都道是“~”,活如其人嘛!(陳昌本《“花腳王”開棺·山民軼事》)︱俗話說:兔毫無優劣,管手有巧拙;靈人一點就到,笨人一摸就躁;~。可見巧與笨是大相逕庭的。(王守仁《百...
子墨子謂公輸子曰:“子之為鵲也,不若匠之為車轄,須臾劉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謂巧,利於人謂之巧,不利於人謂之拙。譯文 公輸班削竹木做成了個喜鵲,讓它飛上天空,三日不落,公輸班認為這是最巧不過了。墨子先生對...
蹇(jiǎn)拙:猶笨腳笨手。蹇,跛,行動遲緩;拙,笨。手目開利:謂手巧目明,幹活利落。“組紝(rèn)”句:組,補縫。紝,機縷,紡織。將無滯於心焉:指心手相應,無所阻塞。“乃纓”句:弁(biàn),冠。衽(rèn)...
拙誠,讀音zhuō chéng,漢語辭彙,釋義是指心中不存惡念,誠心誠意地做事,或許有時行為舉止略顯愚直拙笨,但從不欺瞞別人。解釋 雖然愚鈍但卻真誠。出處 1、《韓非子·說林上》:“‘巧詐不如拙誠。’ 樂羊 以有功見疑, 秦西...
大成若缺出自《道德經》之四十五章,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成語出處 出自《道德經》之四十五章。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
“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土一丸土。”宜興紫砂壺素麵素心,充滿人文氣韻。造型講究“形、神、氣、態”,巧不如拙——質樸、文雅、簡約忌浮艷。壺與書畫是工藝與文化的結合點,它綜合哲學、文學、書法、繪畫、金石、篆刻、考古...
他們同樣拙笨可笑,卻同中有異,各具神態。作者在開篇和結尾處點明了文章的用意:巧之用與拙之效是相對而言的。巧者有時會引來不幸;而拙者也會有所得。作者借《拙效傳》,表達了對為人處世之道的深沉感慨,文筆詼諧有趣,又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