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左英 (1919.01—2011.08),女,曾用名瞿虹霞,
漢族,1919年1月出生,
上海人。1938年2月參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
肄業。上海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任期:1985年7月至1988年4月)。中共七大代表,第四、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原顧問。左英系開國中將
劉培善的夫人。
2011年8月16日15時18分,左英在上海
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3歲。
人物生平
1936—1937年,參加上海市職業救亡協會,從事
抗日救亡運動;
193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9年3月,赴皖南
涇縣參加
新四軍;1941年1月,任新四軍衛生部華中衛生學校教員、教務主任、軍衛生部保健科長;
1945年8月,參加中共“七大”;
1945年11月,任
華中野戰軍第七縱隊、十縱隊衛生部副部長;
1949年6月,任
福州市軍管會衛生處長,福州市衛生局長;
福建省第二、第三屆省人民委員會委員,中共福建省委候補委員;
1972年8月,任上海第二醫學院黨委書記;
1985年7月—1988年4月,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兼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和人事工作委員會主任,同時兼任上海市計畫生育協會會長。
個人榮譽
1944年,獲延安模範醫生獎;
1995年,獲計畫生育協會個人模範獎。
人物故事
1919年出生的左英在讀國小時,就對革命有了一些了解。1934年秋,中學畢業後,她考入
英國教會辦的
上海仁濟醫院高級護士職業學校,也接觸到了一些進步青年。1937年
“七七”事變後,她們全校參加了上海市職業界救亡協會。年底,仁濟護校的一批抗日積極分子先後離校參軍,她就擔負起救亡協會的工作,並交了入黨申請報告。翌年2月,剛滿18歲的她便光榮加入了
中國共產黨,組織抗日救亡活動。同時,她和同志們抓緊了建黨工作。這樣,仁濟的地下黨組織就誕生了。
左英於1938年畢業,正遇上
新四軍組建急需用人,她提出了參軍的要求。經過組織上同意,她便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並且一直在新四軍軍部工作。1941年夏,“
皖南事變”後,在
鹽城重新成立新四軍軍部時,她擔任軍部衛生部直屬華中衛生學校的教務處長。
陳毅軍長十分關心衛生工作。當時正是日寇
鹽城大掃蕩的前夕,華中衛生學校開學之時,他還是堅持出席了開學典禮並講了話。陳毅軍長要求學員一定要好好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真正做一個合格的醫生、優秀的醫生,為我們的戰士和人民救死扶傷。
離休後,左英總想能夠儘自己的力,繼續幫助有需要的人們,為社會為人民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左老腿腳不方便,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有困難,於是,她就每年捐款。她的捐款,主要用於幾個方面:一是
皖南新四軍助學基金;二是購買一些《大江南北》雜誌送往
老少邊窮地區;三是向“安康通”捐款幫助需要安裝的老年人;四是向離休支部結對的單位助貧捐款。逢突發事件,左老另外再捐款。2007年、2008年一共捐了11萬多元。
回顧自己的革命生涯,戰爭的硝煙,炮火的錘鍊,生活的磨難,左老始終淡定自若,即使是講述丈夫在“文革”期間遭到
林彪反革命集團迫害致死、自己受到的種種誣陷和衝擊時,依然如此。她內心對我們黨的無比忠誠,以及對後輩的無限慈愛,都讓我們深受感動和鼓舞。
左英專項護士基金
按照左英同志遺願,左英同志的子女把各級組織的關懷、左老生前積蓄以及子女捐款捐獻出來,委託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代為辦理以左英同志名義設立的專項護士基金。
左英同志之子、解放軍總後勤部副政委
劉曉榕中將代表左英同志家屬致辭。劉曉榕表示,以母親左英同志名義設立護士基金,一是希望繼承左英同志遺志,進一步發揚她“心憂天下、心繫民眾”的無私精神和崇高品格;二是希望秉持人道準則,傳遞友善關懷,營造扶危濟困、團結互助的良好風尚;三是希望為上海市的醫護人才培養盡綿薄之力,期盼湧現出更多德技雙馨的優秀醫務工作者。左英同志之子、解放軍總裝備部副部長
劉勝中將代表左英同志家屬捐贈,捐款金額總計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