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左權開花調
據《遼州志》記載,上古五帝顓頊之子祝融封於遼陽(上古時的左權縣),人們在供奉遠祖祝融的祝融祠舉行祭祀活動時,曾經反覆吟唱、祈禱祖先賜予他們光明和幸福。隋開皇十年(590)恢復縣制後,民歌獨特的風格開始形成,大腔、小調、雜曲三種形式交相輝映。事實上,從現在左權民歌“大腔”的曲牌結構中,仍然可以找到宋代“唱賺”、元代“散套”的痕跡。明清時期,民歌已經成為人們抒發懷抱、寄託情感所不可或缺的表達方式,《武軍山詩抄》《遼陽痴士詩抄》等文集和流傳至今的《
繡荷包 》《鬧五更》《禁洋菸》等歌詞中都不難找到歷史的印記。抗日戰爭時期,當地人們用民歌宣傳抗日。
左權民歌分為大腔、雜曲、小調三種形式。左權開花調是小調的一種。20世紀30年代以來,從小調中派生出了一種獨特的山歌藝術形式——開花調。左權開花調屬“山歌體”,因唱詞精巧新穎,以“開花”為比興,故稱開花調。開花調主要分布於左權、和順、武鄉、襄垣各縣,其中以左權開花調最為出色。
文化特徵 形式 小調是左權民歌的主體部分,屬曲牌體音樂,有單曲重複與多曲連綴兩類,適合人們在從事較輕鬆勞作時哼唱,曲調簡短,可以自行填改歌詞,唱詞以7字句為多,間有10字句、5字句,可敘事亦可抒情,格調明朗,內容豐富,易於流傳。
音調 左權開花調音調簡潔,深情感人,絕大多數由相互呼應的上下兩個樂句組成,旋律進行以級進七聲性音階為主,間或出現大跳音型,用於表現情緒、情感的起伏跌宕,大大增加了音樂的感染力。
左權開花調
左權開花調多屬情歌,音調簡潔,大多由相互呼應的上下兩個樂句組成,上句起興,下句點題,歌詞大都是人們在鄉間田野勞作時即興而作,上句借喻花開,下句說情敘事,所謂的“花”,不僅植物可以開“花”,日常生活用品、物品中的剪刀、笤帚、石頭等也可開“花”,如“門搭搭開花撲來來,門外走進哥哥來”“玻璃開花里外明,遠遠照見俺咯蛋兒親”“山藥蛋開花結疙瘩兒,吃蛋親足俺的心肝瓣兒”。本地方言“啊咯呀呀呆” “親咯蛋兒” “親呀咯親呀么呆呀咯呆”作為襯詞、襯句,凸顯了左權的方言特徵,也表達了一種親昵、愛戀的情感。
內涵 從左權開花調所揭示的內容,可以看到情歌的實質含義。花兒是美麗的,是令人愉悅的,花兒開了,即是美麗的展現,表達了女性青年對男性青年的愛意。是一種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對生活與生命延續的嚮往。進一步還可以發現,在歌詞中除了有充滿了幻想,充滿想像的各種各樣的“開花”的比喻之外,開花調中的方言襯詞,親切、自然、真摯,樸實而動聽。這襯詞,最多的是“小親訖蛋”,對“小親訖蛋”的考察可知,“訖蛋”是當地的土語,意即樹上或地里的果實。如《苦相思》中的“山藥蛋開花結訖蛋”,即指的是果實。但更多的時候卻被擬人化了,“訖蛋”是指情人,並且加了“親”字,成為“親訖蛋”。如“親訖蛋下河洗衣裳,雙腿腿跪在石頭上”;“麻雀飛在房檐上,心想這訖蛋親見不上”。這就是說,既然開了花,就要結果找到了心上人“親訖蛋”,就是得到了愛情結成的果實。由此也可以說,開花調里用方言演唱的襯詞,其效果是無論使用什麼實詞也取代不了的,同時也增強了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更加突出了情歌的韻味。
左權開花調
代表作品 左權開花調的代表曲目包括《桃花紅,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來》《會哥哥》《格旦親》《想親哥》《土地還家》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左權開花調是中國傳統民間音樂形式,在整個音樂專業基礎領域和專業創作領域裡,可以說是獨具代表性的一個中國民歌歌種,獨樹一幟,自成脈絡,曲調清麗而優美,風格委婉而溫柔,意境新穎。
傳承人物 劉改魚 ,女,漢族,1939年生,山西省左權縣人。2009年5月,劉改魚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左權縣申報。劉改魚自六七歲起跟村里人學唱民歌和左權開花戲,後師從程計年等當地民歌手學習經典民歌。
保護措施 左權民歌傳承主體既包括民歌村中的原生態民歌乎,也包括國家批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還包括有縣政府和文化部門管理的“開花調”藝術團、麻田八路軍總部藝術團,同時還有太行山盲人藝術宣傳隊,以及三壇蛋藝術團、四壇蛋藝術團等班社組織,構成了從民眾個體到演出班社,再到縣級演出團體的不同層級構成的傳承體系,他們在不同的演出環境中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左權縣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門特別重視民歌傳承人的培養與發掘,開展了民歌進校園活動,做到保護民歌從娃娃做起,重視民歌保護的“培根”工程,他們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審美需求,編寫出了對應性的音樂教材,以加強原生態民歌的傳承教育。把本土的音樂資源轉化為本地中國小的鄉土音樂教材,擴大了民歌的流傳範圍,極大地增加了民歌客群,提高了民歌延續自發性傳承的可能性。
左權開花調演出
2015年3月27日,以劉改魚命名的民間音樂傳習所在山西晉中特殊教育學校成立,劉紅權希望在此找到後繼人才。
2019年11月12日,左權開花調入選調整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保護單位為左權縣民歌研究中心。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左權開花調項目保護單位左權縣民歌研究中心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左權縣人民文化館。
社會影響 衍生作品 2015年,大型左權花戲歌舞劇《太行奶娘》在北京舞蹈學院劇場上演。《太行奶娘》在劇本、唱詞上傳承了左權傳統“小花戲”及“開花調”原汁原味的藝術特色。
國際傳播 2009年10月,左權開花調藝術團首次走出國門,赴土耳其伊斯坦堡參加國際藝術節。
2016年山西左權籍作家劉紅慶的《親圪蛋:唱“開花調”的人們》被旅居美國的音樂家周勤如翻譯成英文,以《Qingedan Singing Kaihuadiao》為題在面向世界介紹中國音樂的英文學術刊物《MUSIC IN CHINA》(《音樂中國》)第6卷春季號上作為首篇發表。這彰顯了左權開花調研究進入了國際音樂學術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