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權縣石匣學校

左權縣石匣學校

石匣學校是2007年由原來的石匣中心學校和恢復的石匣中學合併而成的一所中國小一體的九年一貫寄宿制學校,學校現占地10027平方米,建築面積2380平方米。全校有中學、國小兩個學部和3所幼稚園。全校在編教師50人,中學教師16人,國小教師27人,幼兒教師7人,在校中小幼兒學生342人,有15個教學班,住校生109人,教師達歷率為100%,中學高級教師2人,中學一級教師3人,國小高級教師18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左權縣石匣學校
  • 類別:中國小一體的九年一貫寄宿制學校
  • 面積占地:10027平方米
  • 教師達歷率:100%
學校概況,校訓,成果,學校發展三年規劃,辦學現狀分析,學校的發展目標,具體措施,歷任校長,趙立新,原晉國,范小紅,地圖信息,

學校概況

校訓

近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以“讓學生體驗成功快樂、讓教師享受教育幸福”為宗旨,以“塑專家學者型的教師,育合格加特長的學生,辦規範加特色的學校”為目標,努力把學校創辦成“和諧相處的家園、刻苦求知的樂園、健康成長的樂園,環境怡人的綠園”,學校凝結成了:“博學、致遠、尚文、勵志”的團隊精神,“勤學、樂學、博學”的學風和“嚴謹治學、求真務實”的教風,實現了“教育思想現代化、辦學條件標準化、學校管理規範化、課堂教學信息化、學生素質優良化”,辦學整體水平不斷提高。
實驗室實驗室

成果

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優良的教育教學質量,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的關注和讚譽。學校曾榮獲左權縣“教學成績綜合獎”、左權縣“小學生桌球賽女子組第三名”、左權縣“小學生桌球賽男子組第四名”、左權縣“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左權縣“中小學生文化藝術節優秀組織獎”、左權縣“運動會國小組團體總分第一名”、晉中市“信息化先進學校”、左權縣“國小教學成績進步幅度獎”、左權縣“科學學科優勝獎”。
幾年來,我們各項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發展,面對令人矚目的驕人業績,石匣學校的全體教職工將以滿腔的熱情,創新的精神,務實的作風去努力工作,力爭把我校打造成“平安、和諧、文明、衛生”的特色學校。
學生宿舍學生宿舍

學校發展三年規劃

走向現代學校是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為紮實推進我校“走向現代學校”建設工程,結合我校實際,及時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及早部署,自上而下,經過反覆討論、論證,制定了促進我校教育內涵式發展的三年發展規劃。
左權縣石匣學校教學樓左權縣石匣學校教學樓

辦學現狀分析

(一)、學校基礎資源
石匣學校的前身是石匣中學,2007年和原來的石匣中心學校合併成為了一所中國小一體的九年一貫寄宿制學校,學校現占地10027平方米,建築面積2380平方米。全校有中學、國小兩個學部,有幼稚園2所。全校在編教職工49人,專任教師41人,幼兒教師4人,在校中小學生332人,有16個教學班,住校生120多人,教師達歷率為100%,中學高級教師2人,中學一級教師3人,國小高級教師18人。學校領導班子健全,教師隊伍結構良好,專科人數占75%,本科人數占15%,90%以上的教師具有計算機國中級合格證書。擁有8名校級學科帶頭人。學校擁有齊全的配套設施:電腦室、電子備課室、圖書室、多媒體教室、學校廣播系統等,成為設施較齊備的現代化校園。學校各項制度日趨健全,內部管理運作良好,“三風”良好。教師隊伍相對年輕,平均年齡38歲,恢復重建三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幫助下,在全校師生的努力工作下,學校的辦學水平、教學質量、社會效益均有顯著提高,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2009年被評為市級“信息化先進學校”,2008年縣“先進集體”,08、09年度連續兩年被評為左權縣德育工作先進單位,09年評為左權縣首屆中國小藝術和體育展演活動優秀組織獎。
(二)、辦學現狀分析
1、學校辦學優勢
(1)、學校管理務實規範,硬體實施不斷完善,育人環境得到進一步改進。近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人性化管理,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在管理工作中凸顯成效,在建設學園、花園、家園的基礎上,信息化環境建設已初步到位,為學校發展奠定了紮實基礎。
(2)、教師樂於奉獻。在校專任教師大專率75%,本科率15%,在新課改實踐中,廣大教師積極投身於各類學習、培訓、教學等活動,進一步更新觀念,外樹形象,內煉真功,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甘於奉獻,和諧、合作、高效的團隊日趨形成,是學校今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3)、課堂教學成效顯著。注重課堂教學的風格、內涵和實效,學校實踐“主體性滲透精講、自主、互動”及“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效性整合”兩大課題,課堂教學紮實、豐富、生動,受到家長和上級領導的一致好評,我校成績在同級同類學校均名列前茅,中考成績喜人,現實因素最佳化了社會學校的評價,激勵著師生的奮鬥激情。
(4)、辦學特色日趨鮮明。信息教育,學校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信息意識和技術的培養與教育。著力研究和實現校園信息化與課程改革的有效整合。現多媒體學科覆蓋率達到100%,學科平台使用率初步達到40%。藝術教育,重點在興趣小組課的培養,開展了傳統的藝術活動及比賽、展覽,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發現並培養藝術苗子,培育學生們的藝術細胞,發掘他們的藝術天賦,促進他們向更高層次發展。
2、學校辦學困境
(1)、隨著撤點並校,學生大量流入縣城,生源逐漸減少,特別是優秀學生的流失,給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2)、學生親職教育狀況整體較差。我校地處山區,均屬農民,學生家長文化層次較低,思想觀念落後,親職教育方法簡單、粗暴,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發展,給學校教育帶來了負面影響。
(3)、隨著生源的減少,各種收費政策的規範化,學校在自主發展中面臨經費上的挑戰。
(4)、學校最大的問題是教師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老化,教師不配套,缺少專業教師,缺少學科領頭教師,部分教師的職業倦怠思想明顯,敬業精神和創新精神不足,嚴重影響著學校的後續發展。
(5)、學校辦學歷史較短,辦學傳統、文化積澱不夠厚重,經驗性的傳承不夠豐富,制約著學校的今後建設。
3、學校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分析
機遇之一:國家對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的重視,是學校的硬體改善的希望所在,是走向現代學校建設的基礎。
機遇之二: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為改善農村師資隊伍建設提供了平台,從政策上給予極大的支持,有利於提高師資水平,有利於學校的自主發展。
機遇之三:撤併恢復後的學校領導班子會為學校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小班化教學會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保證。
挑戰之一:教師由於年齡老化,競爭意識不強;新教師缺乏教育教學經驗,帶頭人枯竭。
挑戰之二:生源的複雜性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級管理和對學生的教育問題的挑戰,調整育人手段已成為教師的根本任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挑戰之三:教師專業化發展能力較低,學習意識不強,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師較少。

學校的發展目標

(一)、總體目標:
遵循“以人為本、質量立校、特色強校、科研興校”的指導思想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廣聚教育資源,深化教育改革,彰顯辦學效益,以創建現代名校為目標,以形成特色為突破,以全面發展做示範,紮實開展課程改革。把握機遇,以全新的理念和視角理性審視學校,設計學校,力爭通過三年時間的努力和探索,形成“職責分明、目標明確、調控及時、成效顯著”的目標管理,以一流的管理彰顯辦學質量,一流的校園文化提升學校品位,一流的師資實現學校的發展,把學校打造成一所學生自我教育,教師主動發展,教育質量優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圍濃厚的可持續發展的、實施現代化教育的品牌學校。
(二)、發展目標
通過三年的努力,力爭把我校建設成為管理規範、特色鮮明、高質量、高品位的優質現代學校。具有:1、超前性。教育觀念意識超前。各項規劃及配套設施具超前性。
2、開放性。藉助信息高速公路,廣泛與兄弟學校、家庭、社會交流溝通,不斷調整辦學舉措、教育方法及課程設定等。3、示範性。辦學方向、科學管理、教育科研、教學質量等各方面在全縣具有較強的示範帶頭作用。4、實驗性。繼續加強課題研究,做到“人人參與課題,課課在研究”。不斷提高教師的課題研究能力。
通過三年的努力,爭取實現如下辦學目標:
1、辦學規模。
第一年學生人數280人(國小9個班,國中4個班)的“九年一貫制”學校。
第二年學生人數300人(國小8個班,國中4個班)的“九年一貫制”學校。
第三年學生人數320人(國小6個班,國中4個班)的“九年一貫制”學校。
2、教師隊伍。三年內在原有基礎上,培養1-2名縣級學科帶頭人,專任教師本科率85%。同時打造一支理念前瞻、師德高尚、教藝精湛、富有創意穩定的教師群體隊伍。
3、課堂教學。新課程改革成效顯著,課堂已連結學生生活、社會、自然,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建立並運行具有明顯的風格,體現新課程理念的“自主探究合作”教學模式,師生廣泛享受教育、享受課堂。國中教學質量接近縣城學校水平,高中錄取率逐年提高,國中抽測和非抽測考試成績位居全縣學校前列;國小畢業質量在全縣學校名列前茅。
4、育人環境。實現兩大突破。一是有限向無限的突破,建立“大課堂”理念,倡導綜合化,讓課堂融入社會、生活與自然之中。二是有形向無形的突破。通過網路開闢空中學校,實時開展教育教學、校際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5、學生群體。具有五種能力:實踐探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交往合作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創新能力。具備四大優勢:基礎紮實優勢、英語口語優勢、文藝特長優勢、可持續發展優勢。
(三)、階段目標
一年目標:(2010年—2011年)強化管理,夯實基礎落實硬體配套,配備現代化的實施,完成師資隊伍的重組和最佳化,建立學習型教師組織,生員數量有一定規模,教學秩序規範、充滿活力,學生行為習慣良好,校園環境優美,富有人文氣息,創建特色,教育質量穩步提高。
二年目標:(2011年—2012年)學校以“信息技術教育為龍頭,拓展多元藝術教育”的辦學特色建設形成板塊品牌;學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良好意識和行為習慣,教師形成“學習、研究、創新”的科研意識和工作習慣,現代化教育逐步實施,成功創建優秀學校、創建安全文明學校、綠色學校,發展特色,增強活力。
三年目標:(2012年—2013年)全面提升辦學品位,以人為本,努力打造一流的師資隊伍,科學管理,自主發展,完善機制,爭創一流現代學校。

具體措施

(一)學校管理:
1、全面深入實施現代管理,深化改革,真正使管理成為服務學校發展、服務教師發展的有力手段。
⑴、加強班子隊伍建設,著力建設一支事業心、責任心、進取心強的高素質的幹部隊伍。班子成員要樹立全局、合作、服務、責任和榜樣意識以及超前意識、到位意識和科學創新意識,要以正確的思想引導人,以高尚的人格薰陶人,以實際行動帶動人,形成一個“理論學習好、團結協作好、廉潔自律好、工作實績好”的強有力的領導集體,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辦事效率。
⑵、堅持以人為本,倡導“研究先於決策,服務大於領導,協調多於控制,觀念重於方法,環境優於制度”的管理理念,構建現代學校管理體系,形成以“落實目標責任”為核心,以“規範管理、目標管理、民主管理”為主要內容,以“科學、民主、高效、和諧”為基本特徵的、具有我校特色的、科學高效的崗位目標管理辦法;形成科學的考核、評價和激勵等方面的管理規範;堅持以法治校,以情育人,構建人文校園,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師生校園生活質量;
⑶、推進考核制度改革與創新,真正把崗位責任制、考核獎懲制落到實處,特別是教職工的績效工資一定要發揮好它的激勵作用,努力提高教師待遇。引入競爭機制,實現學校管理的科學化和民主化,逐步最佳化教師隊伍結構,真正體現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形成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用人機制,使每一個教師都想到我校工作。
⑷、通過科學規劃,建章立制,有效管理,力爭使學校管理水平有大的飛躍,基本形成切合我校實際的管理特色和管理理論,創建縣一級品牌學校。
2、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完善名人畫像、系列校園文化,注重內奠基礎,外樹形象,打造人文校園、書香校園、活潑校園的特色品牌。
(二)隊伍建設:
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著眼點,以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為中心,以培養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為重點,形成教師現代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健全獎懲機制,建立一支結構合理、責任心強、素質較高、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
1、開展豐富多彩的師德建設、敬業精神教育的主題活動,牢固樹立現代教育的思想和觀念,大力宣傳和推廣師德先進典型,完善師德評價制度,每學期對教師的師德進行全面的、綜合的評價,每年推出1-2名師德先進典型,通過召開現場展示會、舉行演講報告會等形式對先進典型加以宣傳和推廣,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圍;把師德表現納入教師綜合考核的主要內容,並作為教師評先評優與職務評聘晉升等方面的依據,同時,建立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四位一體的師德建設監督網路。
2、努力建設一支學歷層次較高,綜合素質較好的教師隊伍。
3、以“名師工程”為載體,以業務培育為關鍵,建立高層次的教師業務進修制度,特別是校本師資培訓力度,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現代化教學水平;建立教師外出學習交流制度,組織教師參觀一流學校、拜訪一流名師、學習一流經驗;不斷完善教師苦練內功的教學比武制度,通過開展優質課比賽、說課競賽、三筆字比賽、課件製作比賽等教師崗位練兵活動,強化教師基本功,使教師具有良好的知識素養、理論修養和紮實的專業技能,能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確保60%的教師能勝任縣級及以上級別的公開課、觀摩課、示範課教學,湧現1-2名市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促進我校教師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4、以學科帶頭、骨幹教師為龍頭,開展以構建素質教育教學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教研教改活動,鼓勵教師積極撰寫論文,爭取每年在縣、市、省、國家級的學術研究會或刊物上交流或發表論文的教師達總數的20%左右;
5、加強信息技術的研究和培訓,鼓勵和提供條件讓教師學習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操作技能,90%以上專任教師三年內能夠熟練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教學,能根據教學需要自行設計各種輔助教學課件;能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設施資源、網上教育資源和信息技術手段,進一步強化信息技術的功能效益,最佳化教學方法、豐富教育內容、彰顯辦學效益;
6、教師能根據學科特點、教育對象,在學校統籌規劃下,承擔相應的教育科研任務。
(三)教育科研:
學校的一切工作都不能脫離教育教學這箇中心。這三年,學校將引進多個重點課題,以新課改為契機,堅持課題研究“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原則,強化課題建設,吸取教研科研一體化的成功經驗,做到兩個確保:確保每次活動都有智慧火花的碰撞,確保每次活動都有質的提升,建立高效的教育教學運行體系,使課堂有人文精神、生活氣息和感性經歷,並不繼總結新課改課堂實踐的理性經驗。
1、轉變觀念,樹立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的價值觀、人才觀、質量觀,提高對規範化教學管理的認識,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新方法,形成“圍繞課堂抓考核、圍繞質量抓教研、圍繞科研抓提高、圍繞特長抓競賽”的學科特色建設,使實施新課程與提高質量有機地結合起來;
2、加強教學目標管理和教學過程管理,強化督查評估力度,基本實現整體教學最最佳化,確保各科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3、實施全面質量監控,形成規範的質量監控的分層負責、分層管理。(教師自控、教研組互控、學校調控、社會協控);
4、加強教研組建設,逐步形成立體型教研工作機構,形成造血型的教研工作模式,通過這種結構模式,把學校的各類有關教學信息傳遞給教師,為課堂教學提供服務指導,通過教研組全體組員的教學觀念、知識、技術的更新,使教研工作規範、創新;
5、建立、完善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堅持客觀、全面、公平、有效的原則,對教學管理中的各層面實施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和絕對評價、相對評價、自我差異評價;
(四)學生管理:
1、與時俱進,改革現有的學生管理制度,以培養“德才兼備,適應社會發展競爭的現代人”為育人目標,對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地位、內容、方式、方法、途徑、層次等問題進行探討,不斷完善一套重視流程管理、講究實效的學生管理制度;
2、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網路,為學生營造健康的活動內容和空間;
3、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營造良好校園文化,豐富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師生情操,提高素質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展示學校精神風貌;
4、以各種競賽活動為載體,努力營造“綠化、美化、淨化、藝術化、教育化、人文化”校園環境,增強美感體驗,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薰陶;開展爭創“文明班級”、“優秀班級”等系列活動,引入競爭機制,創造良好的學風和校風。把優美的環境設施與校風、班風、學風的培養、學校的辦學理念、目標結合起來,促進教育資源建設與內涵發展的有機整合;
5、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以精神文明建設為載體,以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為重點,實現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展,達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功效;
6、引導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旺盛的求知慾,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經常反思的習慣,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
7、積極開展小製作、小發明等科技創新活動、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8、關注學生的心靈世界,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持之以恆,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應,幫助學生形成自信、自尊、自強、自律、勤奮的健康心理;設立心理健康輔導室,開展心理健康諮詢活動,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進行解答和幫助,培養學生參與競爭的勇氣和面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9、注重人文教育,養成交流與合作的習慣,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和團結友愛,健康和諧的生生關係,教育和引導學生學會與家人和睦相處與交流,使學生能綜合運用各種交流和溝通的方法進行合作生活與學習,發展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培養學生與人和諧相處的意識與能力;
10、構建學生髮展性綜合評價方案。通過觀察、交流、測驗、實際操作、作品展示、特長表演等,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評價內容涉及校內外,涉及德智體等各個方面,貫徹全過程;注重學生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的評價,建立綜合、動態的成長記錄手冊,全面反映學生的成長曆程;科學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效,淡化分數評價意識,注重學生個體成績發展過程的評價、能力形成的評價、學習方法與學習效率的評價,要求學生能比較客觀評價自己,正確對待他人評價,善於根據評價調整自己的行為。
(五)特色建設:
加強特色學校建設,是加強學校內涵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學校品位的重要舉措。努力打造學校的信息技術、藝術教育辦學特色,打造學校特色品牌,在內涵建設上求發展,以贏得師生、家長及社會的廣泛認可。
1、施展五個抓特色學校建設的策略,即“以營造氛圍來推動特色建設;以教育科研來支撐特色建設;以師資建設來保障特色建設;以課堂教學來彰顯特色建設;以課外活動來豐富特色建設”。
2、以美育為主旋律、以民俗文化、書畫、社區互動為龍頭、以課堂為主渠道、以基地為依託,推展多元藝術教育,擴大美育效果,真正收到以藝輔德,以藝增智,以藝滋體,以藝怡美,以藝補勞的整體效果,培養學生學習民俗文化的興趣,用民間文化藝術點燃當代少年兒童的心靈,全面構建“優勢-特色”的名牌九年一貫制學校;
3、舉辦校園藝術節。把文藝引進課堂、引進學生課間活動;做到人人會學、會傳、有絕活,組建師生民俗文化表演團。使學校多元教育“環境化、德育化、課程化、社區化、課題化、網路化”得以充分體現;在不斷實踐、總結、積累的基礎上,在新校園內開闢教育藝術中心,爭取在左權縣乃至晉中市有一定知名度;
4、弘揚辦學特色是促使學生生動活潑發展的有效渠道,也是展示學校亮點的重要手段。充分挖掘社區教育資源,立足學校實際,揚長避短,選準特色項目,採取有力措施,逐步形成藝術、信息教育或其它方面的辦學特色。
近三年,學校的辦學特色將在兩個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提升辦學特色層次。今後三年,要力爭在全縣有較強的聲譽。藝術教育:鞏固藝術教育成果,書法、美術、舞蹈、民樂等特色班要不斷調整、充實、提高,形成梯隊,實現語文、美術、音樂、舞蹈、信息技術等學科的最佳化整合,同時爭取在各級比賽中提高獲獎等級、層次和“含金量”,從而擴大知名度,塑造特色品牌。信息教育,要把注意力指向“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上來,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二是擴大辦學特色領域。根據時代要求,使更多方面成為我校特色。尤其是英語,進一步從教師、教學、教科研入手,著重以活動化的形式,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六)辦學條件:
2010-2013年,我校將充分發揮現有設施設備的應有作用,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充分保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備課電子化、教學網路化,營造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創造良好教學環境,使我校整體辦學條件居於全縣一流水準。
1、完善實驗室、電子備課室、圖書閱覽室、體育器材室、心理諮詢室等設施設備建設。確保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
2、以校園網配套為重點,搞好信息媒體設備的裝備,使所有教師和學生都能隨時隨地藉助網路自由獲取信息、溝通交流,實現計算機網路輔助教學。
3、在注重硬體建設的同時,加強教學軟體建設。堅持自主開發與統一購置相結合的原則,搞好各個學科教學軟體的裝備,使各科教學軟體系列化、網路化。
4、逐步完善校園的美化、綠化工作,並把這一工作與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營造高雅、濃厚的教育氛圍,創建“綠色學校”、“左權縣標準化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

歷任校長

趙立新

2007年9月----2013年8月任石匣學校校長,中國小高級教師。
趙立新校長在教師大練兵動員會上趙立新校長在教師大練兵動員會上

原晉國

2013年9月-----2017年8月任石匣學校校長,中國小二級教師。
原晉國校長在教師節會上原晉國校長在教師節會上

范小紅

2017年9月----今任石匣學校校長,中國小一級教師。
范小紅校長在教師節座談會上范小紅校長在教師節座談會上

地圖信息

地址:晉中市左權縣049鄉道與352縣道交叉口西南150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